包拯醒来后才得知,得知长生草入口是假后,梁文平便去查探王家和知州府的动静,但是毫无所得,就在几人不知该去哪里,差点绝望地就要去明月山一寸寸找时,老方丈派人来寻他们,说是要带他们去尸冢入口。
包拯先前还疑惑为什么老方丈不告诉他尸冢早已没有尸体,这时才得知,老方丈是故意要引出那个为恶作乱野心勃勃的控尸人。
他感慨连连也只好无奈地叹息一声。
如果那天他真的是带着公孙等人去找老方丈的话,也许就不会在生死鬼门关走一遭了。
而且,还有件更麻烦的事。
虽然展昭说公孙策在他醒来之前一直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但是他醒来之后,公孙策却不搭理他了。
他知道公孙策在生他的气。
而且气得还不轻。
这一路都回了汴京,公孙策还是没跟他说一句话。
包拯无奈,只好先去皇宫向皇上复命,然后回家报了平安。
等他回到开封府时,众人见他安好无事又破了大案子,都非常高兴,便闹着要摆宴庆祝他平安归来。
公孙策再怎么生气,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只好参加。
席间热闹非凡,展昭在眉飞色舞的叙述那天的惊心动魄,讲的众人又是恐惧又是兴奋,而包拯已经被灌了许多酒。
公孙策就在一旁冷眼看着,只专心吃菜。
等到宴席结束,众人离场,公孙策站起来也要走时,本来还趴在桌子上的那个似乎已经醉得不轻的人,却一把拉住了他。
“公孙,我……送你。”那人眼睛湿漉漉地,醉意朦胧。
公孙策也不好在人前冷他,所以就应了一声。
包拯便站起来,先是摇摇晃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正常了。
看来酒席上一直是装醉。
两人无话。
一直走到一处河岸。
今日月色清透皎然,银白色的光芒星星点点的落在湖面上,闪闪烁烁,波光粼粼。夜色渐深,河岸处只有凉风习习,柳枝摇摆。
包拯走到这里,停了下来。
“阿策,我有话跟你说。”
公孙策脚步一顿,转回身看他。
“那个……”
包拯酝酿了许多道歉的词句,这时却好像都派不上用场。
“阿策,是我做错了。”
“嗯,哪里错?”公孙策冷笑一声,积压许久的怒气都涌了上来,他咬牙切齿道:“包大人舍己为人,遇到危险就自己一力承担,我感动都来不及……”
“不但给我下药,还处心积虑撒谎骗我!”
“包大人你好得很,好得很!”
包拯被公孙公子这一顿夹枪带棍的话打击的再无余力,他只能陪着笑,等公孙策这一阵怒气平静下来。
公孙策骂着骂着,却发现根本没人回应他,顿时觉得自己的话都白费,他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包拯连忙拉住他,“阿策,你别走!”
公孙策挣扎,“放开!”
包拯已经决定死皮赖脸了,自然是不放的。
“阿策,我错了……”
“我真的知道错了……”
“我以后再也不会给你下药,再也不会骗你。”
“你要是生气,就打我,我绝不还手。”
“阿策,你别走。”
公孙策听到他小心翼翼地赔着不是,虽然明知不能心软,但还是松了劲,不再挣包拯的手。
他蹙起眉,眼神很是怀疑,“真的知道错了?”
包拯连忙道:“真的知道,真的。”
公孙策咬了咬唇,“答应绝不再犯?”
包拯点头点的干脆利索,“绝不再犯。”
公孙策审视着他,似乎还是不能相信。
包拯一咬牙,伸出了三指,看样子是指天发誓。
“我包拯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给公孙策下药,也绝不会再欺骗公孙策。”
“如果有违此誓,便天打雷劈,不得好……”
公孙策伸手便捂住他的嘴,恨恨道:“你就这么想死啊?”
包拯拉下他的手握住,“那你肯相信我了?”
公孙策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包拯看着他,心里温软一片,他低声道:“阿策,原谅我吧。”
公孙策哼了一声,虽然还在别扭,但明显是原谅了。
小河波光粼粼,偶尔有鱼在河面上跳出一朵水花。月亮极安静地投下几缕柳枝的影子,一阵风吹来,影影绰绰的。
包拯犹豫了片刻,还是没忍住,“阿策,那个……玉佩……”
公孙策眯起眼看他。
包拯赔着笑,小声道:“那块玉佩,我走的时候不小心落在桌子上了,你有没有看到啊?”
公孙策扯了扯嘴角,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提起来。
绿意莹润,色泽悠然。
正是那块玉佩。
包拯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拿。
公孙策已经收回掌心。
“阿策……”包拯脸一苦。
公孙策冷笑,“你不是已经不要了吗?”
“天大的冤枉……”包拯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我当时只是以为自己很可能回不来了,所以有心还给你的。”
公孙策面无表情,“咦,既然是还人之物,又岂有要回之礼?”
包拯听到这熟悉的语气,知道他开始翻旧账,顿时头疼,“阿策,我现在不是回来了吗……你就当暂时帮我保管了一下……还是给我吧。”
公孙策磨牙,“给你?为什么?这是我将来要送给妻子的定情信物,本来就是我的东西。”
包拯正色道:“因为我当年为你洗脱嫌疑,你爹为了答谢我,就把它送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