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虽然已大约猜出不会是包拯,心里的紧张却一层层漫上来,只和展昭一起盯着梁文平,等着那个答案。
梁文平唇角微扬,似乎他们问了什么好笑的问题,“大人以为,我会认不出包拯包大人吗?”
果然不是。
展昭重重叹气。
公孙策垂下眼睛,试图从纷乱的思绪中重新寻找先前的话题。
虽然早有准备,却还是会失落。
“梁公子明明掌握了案情的关键线索,却没有立刻上报知县知州两位大人,而是等到我来才破案,就是因为你的冤情吗?”
梁文平站起身,道:“正是。”他突然躬身跪地,向公孙策行官民之礼,表情第一次严肃起来,“请大人助我伸冤。”
展昭张大嘴巴,看一个傲骨铮铮的人突然低下头总会让人无比吃惊。
公孙策反应过来,忙上前扶起他,“有事起来说话。”
梁文平起身,仍是站着,“大人请坐,容我细说。”
公孙策只好坐下。
原来梁文平本是冀州人,家中父母早逝,由伯叔抚养长大。后来学有所成,上京赶考,但时运不济,名落孙山。他自觉无颜面见父老,消沉之下,辗转流落到长乐府,做了名教书先生。后来因为一场游园会结识了王家小姐即他后来的娘子,王嫣。二人情投意合,因为老家主早逝,王家亲戚邻友见梁文平还有个秀才的功名,便同意了这桩婚事。
只可惜好景不长,成亲半年后,梁文平再次上京赶考。这次他金榜题名,却在赶回来的路上得知,妻子已得重病亡故。
妻子平日从未得过疑难病症,梁文平不能接受,疯狂之下要验看尸身,发现本该七日之后才发丧的妻子,却早早就被葬进土里,令人生疑。梁文平曾多次把这件事作为疑案跟知县乃至徐知州上报,却始终没有回应,这次因为王家二公子的案子,才等到公孙策来。
展昭听完不胜唏嘘,原来这孤傲书生还有这段伤痛经历。
梁文平说完,语声已微微哽咽,“请大人助我伸冤。”
公孙策轻声一叹,只剩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等的是我?
梁文平默然片刻,缓声道:“我那位朋友说,只要是公孙大人愿意勘察,冤情定会平反,案情,也一定会真相大白。”
公孙策莞尔,“如果方便,我倒是想见见你这位朋友。”
梁文平已经平静心情,这时温声道:“他最近出了远门,要过些天才能回来,到时我会为大人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