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小镇修仙家把上神始乱终弃了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打醮,本是凡人求福禳灾的仪式,哪怕是一个最小的村镇,一年也会有几次这样的盛会,游方道子携带经幡神像,经乡野游行,一路诵念祈福,凡人献饭,也一同饮食,一同酒足饭饱,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诸事顺遂。

而风清大醮位于人间都城,队伍更将纵横坊市,即使是在华京,也是难得的庆典。

打醮的队伍寅时就会从从风清观出发,一路游经华京六市三十六坊,一路上接受献食献礼,也沿街派发绣球、挂穗,缎带、珠串、糖荷包、用纸包着的小丹等零散物件,游行最终停在皇城脚下金吾门外,由宫里的礼官献上最后一份礼,再请神像御剑归于风清山门云端之上,方显凡世礼重,仙界雍容。

虽然路之说丑时才会开始筹备,可这一夜谁也睡不着,风清观内忙得是热火朝天,赵兰辞一行人住的客房附近也不乏兴奋的香客。才至子时,许多人还未入睡,袅袅炊烟已经在风清观的外厨烟囱上空飘荡。

风清正殿内,仪式已然开始,那子阳道人头戴混元巾,足踏十方靴,位于道场中央,拂尘一挥,口中念念有词,在弟子们的包围之中,升起一座纯金的塑像,圆盘中间雕出一只三足鸟的形状,正是那太阳金乌,代表了日升日落。紧接着,后面的弟子门人,每十六人抬起一尊丈高的塑像,用以指代天外三清。

天外三清中,太玄娘娘的形象是一个手执武器的老妇人,额上有一圆圈,中心有一红点,代表着万事万物运行的本格天条;笑忘生则是一个咧开嘴笑的凡人,因其是凡人的守护神;而第三位玉尘子——眉目低垂,头戴高冠,座下是一只未点睛的鹤。太玄娘娘已无实体,笑忘生久不现世,与凡人关系最密切的竟只有一个玉尘子。

待这三座雕像走出二重门,早早就站在外面的凡人官员也已到齐,无一不是非富即贵,按品级列好,赶在一切民众前率先敬香——就连这种事也要论资排辈。林路之等一干人就站在神像之侧,不住地行礼、还礼、接香、散礼,等这一批人都退下,才能走出一重正殿大门,也就是赵兰辞一行人可以观礼的地方。

在门外,气氛则轻松得多,能看得到里面恢弘的队伍,又不至于肃穆,风清门内外弟子都聚在此处,红药偷偷溜去和元宏他们站在一起,迷迷糊糊地讲笑话,喊困,小道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在厨房看见了多少大馒头和菜碟子,还有豆腐皮的包子,一捏都能流出透明的香油。

赵兰辞站在人群堆里打量着,路之待上前敬香的人少了之后,便从师弟手里接过一个盘子,半跪下身来,将盘子举过头顶,一旁有人唱喏道:“子阳道人门下大弟子林路之率平辈为天外三清敬献菱花石。”

子阳道人笑了笑,身子虽微微弓起,脸上却尽是满意,早有人端着盘子绕到后面去,把盘子里的东西一一呈现给二重门内那些观者细看,自然也有很多达官显贵注意到了风清观这位大弟子,也有人慷慨解囊,拿出身上挂的宝物放在托盘上,作为非正式的赠礼,一同游赏。

赵兰辞在人群中扯扯应雪晴的衣袖,踮起脚凑到他肩膀边轻声说:“送给你的。”

应雪晴看了他一眼,以同样的低声回道:“我要他们的献礼做什么。”

“那是向你祈祷风调雨顺。”

“你都没送过我东西。”应雪晴没头没脑地说。

赵兰辞疑惑起来:“我送了你就收么?”

“你又没送过怎知我不收?”

“我若真送,你便能为栖灵山一整年风调雨顺,生灵安泰?”

“不能。”

“那我还送什么?”

“你送东西就为了这个?”

“我要怎么讨神仙的好?”赵兰辞踮起脚尖看那块即将游行到自己跟前的宝贝,嘴里嘟哝,“我又不知道你喜欢什么。”

“雪晴公子都已经是那个……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赵兰辞怕旁人听见,故意把那个词含糊掉,“还会有所求之事吗?”

“不见得,”应雪晴把头扭回去,淡淡地扫视着前面几个小道童的后脑勺,“我若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那便成麻烦了。”

“为何这么说呀?”

应雪晴启唇说道:“如果因为有了私欲,便因此动摇心绪,修改天象,满足其愿望,那岂不是一切都乱了套。”

赵兰辞低头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像玉……这样的职责,和我等不同,和人打交道多有圆滑之处,你自然是必须不以外物为转移的。”

赵兰辞回想起自己在栖灵山的事:“我最常收到的东西,便是庙会时的猪头,猪耳朵,橘子……好多好多的猪头。”

“凡人献礼敬香贡饭,都有愿所求,”应雪晴的声音轻轻的,“你有什么愿要许呢?”

赵兰辞回身看了看他,那人眼皮低垂,一如塑像上,只不过眼前这个眼角还带着红妆,比塑像更灵气动人,赵兰辞便笑道:“那我便许愿玉尘子身体康健,心情舒畅,好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