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青涩的回忆 > 第27章 第 27 章

第27章 第 2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彦宸刚在厨房拧开水龙头,听到这话,认命般地从厨房门框边探出半个脑袋,手里还攥着一把刚从袋子里掏出来的、沾着泥土的小青菜。他低声嘀咕着,语气充满了“果然如此”的无奈,像是在为一场注定要打响的、且毫无胜算的战斗提前哀叹:“唉……我就知道……逃不过这一劫……”他的声音,像秋风吹过无人打理的枯草丛,带着点拖泥带水的、令人好笑的无奈。他慢吞吞地蹭回茶几旁,极其不情愿地从书包里又掏出三张题卷,像献祭般摊在了张甯面前。随即,他低下头,偷偷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瞟了一眼张甯的脸色,语气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那个……我……我真的尽力了!昨天晚上我做到半夜十二点多呢!真的!”他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似乎生怕声音大点就会暴露自己的心虚。眼底深处,却依旧闪烁着一丝不甘被完全压制的、狡黠的反抗火苗。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抠着试卷的边角,几乎要将那脆弱的纸张抠破。

张甯的眼眸,如同警惕的小狐狸般,锐利地一眯。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清冷中带着点“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笑意。她的语气悠悠,如同平静水面下涌动的暗流:“哦?尽力了?我看看……嗯,还差整整一套半呢。”她的声音低缓,却字字清晰,绵里藏针,不给对方丝毫狡辩的余地。纤细的手指准确无误地点在其中一张化学卷子的某道错题上,“比如这道化学题,计算平衡常数,又把公式代错了。跟你说过多少遍,要先理解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记住了吗?”她的语气,像极了严冬里结了冰的泉水,包裹着一层寒霜,优雅中透着不容置疑的锋芒。手中的红笔“唰唰”几下,再次在卷面上划过,勾出的红叉利落得如同手术刀留下的精准切口。

彦宸的肩膀条件反射般地又是一缩,如同挨了一记无形的鞭子。他再次低下头,开始了新一轮的、带着浓浓挫败感的低声抗议:“理解……理解……我试着去理解了啊!可是……可是这脑子它就是不听使唤,跟不上趟啊!”他的声音,像一堆被雨水彻底打湿了的柴火,噼啪作响之后,只剩下几缕青烟和熄灭的无奈。然而,眼神中那丝不服输的火苗并未完全熄灭,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毫无征兆地陡然拔高,带着点不甘心的试探与揶揄:“你是不是也得一遍遍推公式?嗯?学霸也得吃这苦吧?!”他的声音,像是一串被再次点燃、却有些受潮的鞭炮,响声不再那么干脆,却依旧带着点执拗的、想要寻求心理平衡的意味。手指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敲打着茶几,节奏凌乱,如同他此刻翻腾不休的心绪。

这一次,张甯的眼神,是真的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彦宸这句带着点破罐子破摔意味的追问,又一次精准地戳中了她内心深处那个关于“天赋”与“努力”的敏感地带。她原本轻敲试卷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她轻轻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语气依旧保持着清冷,声线里却难以自控地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想要掩饰的倔强:“当然得推!公式不懂,遇到变题照样白搭!”她的声音,如同深潭静水,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却又因为那份急于辩解的心情而显得有些急促。目光下意识地掠过手边的习题册,像是想从那些严谨的公式和定理中,寻求逻辑上的支持,来掩护自己那一瞬间的窘迫。

她顿了顿,似乎是为了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具说服力,也或许是真的想帮助眼前这个“不开窍”的家伙,语气竟是难得地放缓了些许,甚至带上了一点极其罕见的柔和与耐心:“你……你试试把化学平衡想象成一个天平。反应物和生成物就是天平两端的砝码,反应条件改变了,就像是有人动了砝码或者改变了天平本身,那平衡自然就会移动,直到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两边……总是要尽量维持稳定的。”她的声音,像初春的微风,第一次拂去了平日里的冰冷与锐利,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优雅与耐心。指尖甚至在试卷的空白处,轻轻地画了一个抽象的圆圈,像是在为他勾勒出一幅无形的、帮助理解的图景。

彦宸原本因为挫败而黯淡的眼睛,在听到“天平”这个比喻时,猛地一亮!仿佛在浓密的迷雾中,终于抓住了一缕微弱却真实的光线!他的语气瞬间变得活泛起来,充满了惊喜与恍然大悟:“天平?!欸!你……你这么一说……好像……好像是有点明白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吹响的短笛,充满了“茅塞顿开”的喜悦。他立刻攥紧了手中的笔杆,低下头,在旁边的草稿纸上迅速地写写画画起来,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此刻听起来不再是烦躁的噪音,而充满了追逐灵感的专注与力量。

一时间,客厅里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安静。茶几上,那些摊开的试卷如同未完成的画作,红色的叉与蓝色的墨迹交织在一起,无声地记录着两人这场没有硝烟的“交锋”。张甯单手支着下巴,目光落在彦宸那难得专注的侧脸上,看着他紧锁眉头、奋笔疾书的模样,唇角,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极其缓慢地、轻轻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弧度。那神情,像是在看着一只平日里调皮捣蛋、此刻却笨拙地努力学习新技能的小狗,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淡淡的笑意。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已经渐渐低吟,不再像之前那般急促。客厅里的光线,因为厚重云层的遮挡而显得有些昏暗,却也因此而格外柔和,如同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暖色轻纱。这光线温柔地勾勒出两人埋头于题海之中的剪影——一个清冷沉静如月,一个毛躁跳脱如风,此刻却因为共同的目标而短暂地融合在同一片光影之中,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初夏青春速写,于静谧中,悄然涌动着难以言喻的热烈。

补课的时光,如同窗外屋檐滴落的雨点,细碎,无声,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连绵不断地滑落。期间,彦宸偶尔会抬起头,用笔杆挠挠后脑勺,语气带着点不确定的试探:“欸,张甯,你看……我这道题这样做……对了吗?”他的声音,像是在平静的湖面小心翼翼地投下一枚石子,带着点既怕被批评又渴望被肯定的涟漪。

张甯通常只是扫上一眼,便能精准地指出其中的谬误或是值得肯定的地方,语气依旧是那种标志性的清冷,偶尔还会附赠一句不痛不痒的“毒舌”点评:“思路还行,过程也算清晰。就是……下次记得把单位写对,别又犯同样的低级错误。”她的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淌过石面,冷静中带着点挥之不去的、仿佛已成本能的揶揄余韵。手指轻快地翻动着试卷,纸页发出清脆的“哗哗”声。

茶几旁的光影在缓慢地流转,试卷上的红叉与对勾也在逐渐增多、变化,像一幅由耐心与努力共同绘制的、正在慢慢成形的画卷。彦宸低声嘀咕着“天平……天平……”反复咀嚼着那个帮助他理解的比喻,而张甯则埋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用娟秀而清晰的字迹,快速地记录着什么。红色的批注与蓝色的演算交错辉映,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在这场名为“学业”的漫长奔跑中,于这个下雨的周日,正悄然并肩,共同前行。

雨声,终于渐渐稀疏、微弱,直至几不可闻。客厅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水馨香与雨后特有的、湿润清凉的气息。

张甯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合上了手中的习题册。她的目光掠过彦宸那件因为之前淋雨、现在还没完全干透、显得有些皱巴巴的衬衫,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像是在结束一段严肃工作后,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开个玩笑:“好了,今天的题卷轰炸暂时告一段落。那么……菜呢?别让我饿着等你的泡面。”她的声音低沉,如同雨后被洗净的青石板路,带着点恰到好处的、俏皮的调侃。唇角的笑意,如同雨后初霁的天空下,悄然绽放的一朵、带着晶莹露珠的花。

彦宸立刻从埋头的演算中抬起头,咧开一个大大的、自信满满的笑容,语气高昂得如同即将上阵的将军:“你等着瞧,豆瓣鱼!”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话音未落,人已经像一阵风似的,脚步轻快地冲向了厨房,带着点少年人独有的、急于证明自己的豪气与冲动。

窗外,雨意似乎真的渐渐停歇了,虽然天空依旧阴沉,但光线却明显亮堂了许多。桌上的时钟,指针不偏不倚地指向了下午一点。茶几上,那些摊开的习题册和写满了演算过程的草稿纸依旧静静地躺着,张甯那本摊开的笔记本里,夹着几张她随手写下的、关于化学平衡的公式推导和要点总结,字迹清隽工整,像一封无声的、写给未来的信笺。客厅里,补课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那份由专注、争论、点拨与领悟交织而成的独特氛围,依旧在空气中悄然弥漫,像是他们之间那个尚未完结的、关于成长与陪伴的故事,正在这雨后的寂静时光里,被轻轻地、温柔地延续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