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澜听了格林尼的回答,半晌没有说话。
他在权衡。
最终,他一握刀柄,一层幽蓝光芒自刀柄处亮起,沿着刀身上的血槽向前蜿蜒,直到落到刀尖,化作一抹明光之后,又倏然熄灭下去。
完成一次“镀火”后,他才迈步往前方发着白光的门扉走去。
穿越门扉的一刹那,视野先是一黑,旋即一点数据微光如萤诞生,又飞快地翻滚扩展出去,很快连成了大片发光的场景。
最后红、绿、蓝三色光芒在周遭猛地一闪,就化作了一副郁郁葱葱的山林场景。
沈平澜听到婉转鸟鸣遥遥从前方传来,有什么小动物穿越灌木,引起了轻微的沙沙声。
他在凹凸不平的泥土中走了几步,又伸出手,轻轻碰了碰旁边的一棵树木。
树干本身粗糙不平,但爬满树干的青苔,却又给了他一种滑润触感,十分奇特……也十分真实。
他四下看去,能看出来周围场景的规模与比例,都与现实中的一座数千米山峰没有区别。
基金会里肯定是装不下真实大小的一座山的,因此他能有这种感受,应当就是这一生态信息模拟平台的某种奥妙了。
“亲爱的游客,欢迎来到卡迪摩拉山系的副峰之一‘希铎’!”格林尼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沈平澜身边。
只见它此时已经换了一套装扮,穿着厚厚的冲锋衣,头戴帽子,手中还拿着一根登山杖。
它伸出短短细细的小手,在眼前搭了个凉棚,像模像样地介绍道:
“在卡迪摩拉山脚的本地人的语言中,‘希铎’专门用来指代‘神灵的脚’,这不是说山峰的形状像是一只脚,而是说它的位置位于主峰的正东方,同时又在这个方向其他副峰的最外围,正如人体上最远离躯干中心的双脚一般。”
沈平澜随着它的目光往前方望去,开口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模拟这里的……”
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他目光微凝,做出战斗准备,看到前方的树木簌簌抖动,出现了一个人影,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支全副武装的登山队伍从斜前方走出,就站在他前方,旁若无人地彼此交谈几句后,又继续向前方走去。
见沈平澜止住了话头,倒是格林尼贴心地介绍了起来:
“客人,您应当很清楚灾变初期的那段历史吧?
卡迪摩拉山系内普遍存在地磁场异常情况,又因为山下的本地民族视其为神灵居所,一向阻拦外人进入,故而一直以来,人们对这系列山峰的探索都不多。
直到有一次,东西两域的一批登山者想要挑战这座高峰,他们集合起来,对卡迪摩拉进行了一次联合探索。”
格林尼的目光变得深远,望着那支“登山队”即将消失在树林里的背影:
“那是第一次,人类的足迹真正深入到了卡迪摩拉之内,这支队伍发现了许多珍惜动植物,也发现了……一座遗迹。”
灌木“沙沙”地晃动起来,是沈平澜缓缓迈开脚步,不远不近地吊在了前方那支登山队身后。
既然模拟平台特意模拟出了这支登山队,他们必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总归是要跟过去看一看的。
格林尼也时刻跟在他身边,继续说道:“那看起来是一座古人类文明的遗迹,登山队将这则消息带回去后,两域各国的政府立即组织了官方的科考队伍,系统性地、大规模地开始探索卡迪摩拉山系。”
说话间,沈平澜也注意到前方这支“登山队”携带着一些相当沉重精密的设备,从他们时不时聊天的内容中也可听出,他们根本不是普通的登山者,正是当年政府派遣的科考队。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平台中模拟出来的数据。
“科考队伍很快发现了多座遗迹,每一座副峰都有至少一座,而卡迪摩拉主峰,也是当地人眼中的‘神灵居所’,更是保留了一座规模最大、极为复杂的遗迹。
这些遗迹完全依山而建,搭建在山体内部,科考队员们很快在遗迹附近建立起基地,井然有序地开展了对遗迹内的探索。
在随后的勘探中,他们发现,这些遗迹看上去似是人造的,但却又在许多地方,与人类的习惯对不上号……就好像,生活在其中的是一种类人而非人的东西。”
说话间,沈平澜也跟随科考队翻跃重重山林,前方豁然开朗,大片树木杂草被清理一空,空地上停放着几辆山地车,还有大量帐篷,甚至有一辆停在边缘的直升飞机。
许多人正在营地中来来往往,他们均是行色匆匆,忙于操作从山外带来的各类仪器。
沈平澜看到几个人站在营地正中央,他们前方是一台构造精密的侦测仪器,他们正就仪器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曲线讨论着什么。
格林尼站在他们身后,踮起脚看了看屏幕上的内容,又转身看向沈平澜,目光幽深,说道:
“还没等他们发现更多的内容……遗迹里的某种‘事物’就被释放了出来,它污染了科考营地的电子仪器,制造了历史上第一次‘广播’事件。
大部分位于卡迪摩拉山中以及附近的生灵,全部被广播声污染,受到蛊惑进入山中,帮助卡迪摩拉山完成了部分苏醒。
卡迪摩拉的伟力得以无边蔓延出去,将东西两域拖入了恐怖横行的时代……”
沈平澜在它的声音中向前走了几步,如树苗般丛立的帐篷之后,显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巨大洞口。
那就是“希铎”副峰上的遗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