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也算去了一块心病。
不过她还有一个儿子。
“雪璎啊,你都嫁人了,你二哥的事还没动静,娘想到这事就愁。”
陈雪璎的二哥比她大两岁。
男子二十及冠,待及冠后娶亲也不晚。
可一般人家都会提前张罗着。
除了赐婚这种日子没法定,普通人家走完六礼都要很长时间。
更别说找到合适的人家,相看定日子了。
这个时候给二哥张罗婚事,确实不算早了。
可魏国公还有一个儿子,今年都二十三岁了,还没定下是人家。
哪有越过哥哥先给弟弟订婚的。
陈雪璎安慰李氏,别着急这事,二哥聪慧有才学,肯定能找到一位好姑娘。
李氏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你爹怎么想的,两个儿子,一个都不给张罗。”
陈雪璎倒是猜到一些。
魏国公府现在的地位比较尴尬。
儿子娶妻不像女儿出嫁。
出嫁从夫,以后娘家怎么样,都管不到了。
可娶回来的妻子,就成了国公府的人,荣誉生死全都绑在一起。
谁家女儿不得考虑清楚。
门第高的,担心被魏国公耽误。
门第低的,魏国公又看不上。
最重要的问题,魏国公不许两个儿子进官场。
大儿子整日留在家里读书练武,毫无正事。
但凡有志向的人家,都不愿意女儿嫁给这样的男子。
一时间陈雪璎也没什么好办法:“娘,咱们先留意着,到时候看情况再定。”
……
韩氏之前认为女儿的回门礼比陈雪璎的贵重,一直都很高兴。
直到小王爷拿出皇上送的礼单。
和女儿独处的时候,难免担心:“雪惠啊,你老实跟娘说,你公婆对你是不是很不好?”
陈雪惠不想她娘担心,含糊道:“还行吧,再说还有三郎护着我。”
韩氏可不这么想:“三郎是个庶子,真能护得住你?”
陈雪惠不说话了。
几个姐姐带的回门礼,她都看过,公婆给的礼单虽然不少,可她知道上边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值钱物。
没办法,谁让她看上田楚筠了。
慢慢熬呗,只要三郎有出息了,她的日子也就出头了。
韩氏心里难受,“你四姐那样,还以为你能好些,如今又是这样,娘这心里,唉——”
母女两个正伤感着,丫鬟忽然进来通报:“三姨娘,六小姐,尚书府来人了。”
母女两个都是一惊,下意识怀疑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
丫鬟注意到他们两个人的神色,解释道:“是田尚书派人送礼来了。”
韩氏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真的?”
陈雪惠也有些不敢相信,她扶着韩氏往外走,“娘,我们过去看看。”
母女两个来到门口,还真看见田家的管家带人送过来好几盘子礼品。
什么人参、灵芝、新下来的茶叶,二三十年的陈酿等等。
全都是不容易获得的好东西。
母女两个不由得看向对方。
不会是田尚书听说庸王府的事,害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