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溺亡者上岸计划 > 第1章 靖州

第1章 靖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怎么也染上了???”

“好家伙我要的验资报告还没找到就在这评论是吧。”

……看着一圈卷王同事对她追截拦堵,姜复慈满意地笑了。

第二天,她原本准备睡到日上三竿的。这美梦被何早栀搅和了,对方八点整准时打来一通电话。

“…哪位。”她闭着眼听电话,话音里是浓得化不开的疲倦,动作和语气却是一色的疏远礼貌,一边把话筒熟练地举远。

“你妈!哪来的臭架子,中午从你那间破公寓滚回来吃饭听到没有!”

“……去哪?婆婆家我不去哈,我不想再吃在冰箱里放三年的腊肉了。”

“想得美呢,你奶奶家!你回来还没去过那边呢吧,还有你爸爸和爷爷,我也会去。吃完饭随便你去哪,这么久不回来,回来了也不吱一声,你知道你爷爷多挂念你吗?今天一早就跑到菜市场买烤鸭去了——我这边还有事先挂了,你能早点去就早点去,听到没有?”

“……听到没有!”

“不是你让我不吱一声的吗?”

何早栀一句话没说,把电话挂了。

寻完妈妈的开心,姜复慈在床上滚来滚去一直到十点,起床之后去厨房烧了开水。

这间公寓是何早栀的,早年一直出租,前几周听说姜复慈要回来才重新空出来,所以当然不可能有什么能吃的东西。冰箱里倒是有几盒牛奶和一袋麦片,但她看着冰冰凉凉的西式早餐就倒胃口,又懒得自己开火,想着反正也没什么事干,于是直接去了爷爷奶奶家。

她没开导航,照着记忆去了熟悉的公交车站,票价依然是一元钱,但是一路上市容已大不相同了。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以前街边那些亲亲热热挤在一起的店铺已经消失了大半,整座城市甚至有了一点邶市的影子——冷硬、不近人情的样子。

忽然,余光里出现一抹非常熟悉的颜色,姜复慈愣了三秒,忽然想起来,这是靖州中学——她的高中。

一想到自己第一眼竟然没认出来,有点遗憾。时间真的改变了很多东西,当年那么鲜明又深刻的地方,拉勾上吊一百年的誓言。

这个时间点,校门口只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无一不是神色倦怠,手比脸还要白,大概是刚刚军训完的高一新生。

姜复慈露出一点怀念的笑意来。

“军训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吃苦耐劳,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尺度。军训时我们班也涌现了一批军训标兵,我们需要学习他们身上的坚韧品质,军训的目的正是——”

——确实。

“尤其是姜复慈同学,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三伏天气暑气毒辣,她中暑了还坚持训练,这是多么——”

——啥玩意儿?

她那时候昏昏欲睡,乍一被点名,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血液已经呼啦一下涨红了脸颊。

新同桌撞了撞她的胳膊肘,吞吞吐吐又跃跃欲试地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军训饿晕了的’啊。”

这是她有记忆以来获得的第二个绰号。

姜复慈笑了笑,是那种很尴尬的笑,祈祷班主任不要把她拎起来,来段自我介绍。所谓的坚持训练只是因为经过一上午的暴晒,乍一进入空调打得过分寒冷的礼堂,加上低血糖的老毛病,令她眼前发黑,耳鸣腿软,跌倒在地。

不过这其实不要紧,要紧的是……

“不好了!有人饿晕过去了!老师!”

“快开饭吧!有人都饿死了!”

“什么!有人中毒死了?”

不过,即使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那天绿豆汤的甜蜜滋味也依然能被味蕾记住,加了白糖,又解暑,当然,要是周围没有围着惊慌失措的一圈老师和教官就更好了。

她那时还腹谤班主任,所谓的“高中和军训的辛苦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在烈日下锻炼的钢铁意志一定会有所收获——”其实就是被晒成刚果人。

“三水塘,到了。要下车的乘客请有序下车,先下后上……”

姜复慈一个激灵,几步冲下了车,由于动作太急差点没撞上一辆剑走偏锋、非要从车站走的电动车,多亏了她这些年在邶市地铁上练出的灵活身手,不然好歹得喜提第三人民医院一日游。

这样看来,靖中果然是万恶之源,一遇到就要倒霉!

到了三水塘,入眼才有一点熟悉。桥洞里有推着灰扑扑的爆米花车的老伯,身边堆着过年常吃的、但叫不出名的小吃;树下卖毛栗子的小车,香味和旁边门店里烘焙糕点的香甜味道混合在一起,慷慨地令所有路过的行人唇齿留香,都不白来;街边店铺混沌善良,窑鸡王明明在路边就有铺子,招牌却要挂在二楼住户的晾衣架下面,飘飘悠悠的几丛狗尾巴草,枯黄着一晃一晃,扎根几十年的洗发店和百货店已经发展到共用店面的程度,新开的自动售货机板正又扎眼,已经穿上了二次元人物的新皮。

这真是……太好了!

姜复慈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诚的微笑。

家里,爷爷还在灶台忙碌。奶奶没想到她来得这么早,高兴得四处乱转,只要她坐下,不要忙东忙西——虽然她也不会忙。

家里已经不是上次来的样子了。沙发和写字台调换了位置,餐桌边添了一架小小的缝纫机,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全家福,五个人的笑容都凝固在泛黄的相片上。旁边还有几张个人照,其中有一张非常显眼,首先是因为它明显很新,和那些几十年的老照片不一样,被很珍重地放在相框里,然后是因为那上面的人,实在是唇红齿白好看极了,在定格的时光里笑得没有一丝阴霾。

姜复慈凝神端详了片刻,撇了撇嘴,不置一词。

饭中,何早栀嘴上数落她不着家,实际上夹的菜在她碗里堆得尖尖;姜峻茂嘴上不说,眼尾的笑纹叠了几层。

晶黄赤红的腊肉要肥瘦相间,切得薄,用蒜苗爆香,煎炒土豆片和茨菇片,油光极润地端上桌;青菜加猪油小炒,辅以细细的姜丝和黑木耳,微咸后回甘;冬笋烧肉,酱红色,瘦肉酥韧而肉皮筋到,笋极鲜美;再加一个凉菜盐水鸭、白糖西红柿和烤鸭冬瓜汤,是过年团圆饭的菜式。

她很久都没有过有人在等她吃饭的日子了。大学时的所有寒暑假都在为实习奔波,大二以后就很少回靖州过年,工作后要么醉着酒睡过了年,要么是一个人冷冷清清地看着年份翻了篇。如今听着母亲在耳边唠叨,竟然也生出几分怀念意味。

回家自然是要连吃带拿的。

这天晚上姜复慈的厨房多了一锅鸡汤(半只煨得很烂的鸡)、一打金刚脐、封好的酱牛肉和一小罐猪油。

姜复慈这些年略通厨艺,不过也只是略通而已:仅限于把菜弄熟填饱肚子。

但是不知为何,看着那一小罐雪白的猪油安安静静地摆在灶台上,虽然知道自己不太可能有使用它们的可能,还是生出几分微妙的满足来——大概源自于安安稳稳过日子的踏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