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灯光洒在餐桌上,气氛平静,只有刀叉碰触餐盘和酒杯轻触桌面的声音偶尔打破沉寂。
沉默良久,明愿停下手中搅拌意面的动作,也拿起酒杯抿了一口。
红酒顺候而下,带着微醺的甘甜和一丝刺喉的热感,让她神思恍惚了片刻。
明愿试探地问:“厉总,关于晶圆厂的事情,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厉京承未语,只是抬起眸子,目光如水般静静地落在她脸上。
明愿有些不自在地避开了他的目光,轻轻放下酒杯,“关于蒋氏,我们拟定的合同其实与江氏那时给拓澜科技的条件差不多。既然您已经决定接受蒋氏的合作,为什么不考虑继续与江氏合作呢?”
她轻轻一顿,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桌面,补充道:“毕竟江氏是合作多年的老伙伴,彼此之间的默契足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磨合。”
厉京承静静听完,开腔道:“ 明愿,吃饱了吗?”
明愿微微一愣,“……,吃饱了。”
厉京承:“看来是吃太饱了。”
明愿:“……”
明愿不禁低头瞥了一眼桌面,他的那份几乎没动,她面前的几乎是干干净净了,她能没有吃饱吗?
吃饱喝足了,就不能多管闲事了吗?而且她也是员工,怎么就不能关心一下公司之后的发展动向呢?
厉京承轻轻晃动着酒杯,红酒在杯中荡漾出优雅的弧线。
他靠在椅背上,眼神若有所思, “既然你对晶圆厂的事这么关注,那不如告诉我,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局势?”
她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与他相对, “目前晶圆厂已被厉京临控制,但未必能够彻底掌控这块资源。”
大家都知道,厉钦一口气说要将晶圆厂出售,以维护集团股东的利益,但实际上不过是在左手倒右手,卖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厉京临,也就是厉京承的堂弟。为了这个决定,外界更是看着厉京承的笑话,戏谑声不断。
厉京承微微挑了挑眉, “哦?怎么说?”
明愿目光沉静,语调却笃定:“晶圆厂的价值在于它的技术储备和生产潜力,但这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业资源的支持。厉京临的公司虽然背靠历氏集团,资金充裕,却缺乏真正懂技术的人才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可以说,掌控晶圆厂只是为了争一口气,未必能真正利用它。”
厉京承:“他没有战略眼光,那我又如何?”
明愿微微前倾,认真地说道:“您有,这是您与他最大的不同之处。拓澜科技的研发计划不仅立足当下,更着眼于未来的技术革新。晶圆厂若是在您的手里,它将不仅是一个资源,更是您实现技术突破的跳板。”
厉京承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未置可否:“继续。”
明愿见他有兴趣,心中一松,接着说道:“其次,晶圆厂在市场上的上下游链条尚未完全稳定。我们和蒋氏的供应链正在逐渐形成,而这正是突破的关键点。如果能够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晶圆厂的价值将被最大化释放。”
厉京承轻笑,语气依旧淡漠:“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这些道理未必能改变现实。”
明愿神色依旧自信,缓缓说道:“现实未必不可改变。棋局总有变数,关键是您是否愿意掌控局势。”
“所以呢?你想让我变卖全部身家,去把晶圆厂买回来?”
“厉总难道不想吗?”
厉京承凝视着她,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明愿,跟着我做事,你似乎比我还野心勃勃。”
明愿坦然一笑,拿起酒杯轻轻碰了碰他的:“这不是野心,而是相信厉总能扭转乾坤的信心。”
“呵~”厉京承发出一声笑。
明愿继续道:“其实我很好奇一件事,听说您在美国创业时,研发的第一款产品时关于医疗设备的便携式诊断仪?”
“你还真的是家住大海边,连我在在美国的旧账都翻出来了。”厉京承眯了眯眼,嘴角勾起一丝讽刺。
明愿眨眨眼,不理会他的讽刺,“说实话,我来拓澜科技是因为厉总,既然如愿以偿跟着您做事,总要了解厉总曾经的辉煌历史。”
他听得眉头微挑,语气透着嘲弄,“辉煌?那时候可算不上,团队没几个人,实验室破得连空调都坏了,很多设备还是临时租来的。”
明愿歪了歪头,若有所思,“但就是在那种条件下,您还是做出了抗癌靶向芯片的原型机,这种能力是多少人没有的底气。”
“所以你觉得我现在的底气,是因为这些旧事吗?”
明愿沉思道:“我想,人的底气还是人自己。厉总当年产品设计的理念至今仍被很多业内人推崇,你当时对医疗数据精准化的执着,现在看来,已经完全超乎了当年的需求。”
“你很会说话,不过技术瓶颈搁置了许久,人总有做不到的事情。”
明愿浅笑,语气坦然,“我觉得你以后一定会做到的,现在的厉总和刚创业那时候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野心更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