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重回初三带着家人过好日子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泡去年蒸馒头时留下来的干发面饼,泡开后,一点点加面粉和水,面越涨越多,就转移到缸里发,每天煮一锅白米粥,凉了倒进去。

蒸馒头前一晚,根据家里的情况,将今年要做的百十斤面粉和好。

记得小时候家里做馒头,要两百多斤面粉,一小部分做带馅的,大部分拉长长的馒头条,切片晒干妥善保管,能一直吃到秋冬天。

后来条件好起来,家家户户过年的馒头越做越少,有的人家只做二三十斤面粉,量太少没必要大干一场,常常三五亲友家合并在一起做。

百十斤面粉和一缸,一共两缸,要把这么多的面粉和均匀,保证明天一早刚好能用是门技术活。馒头蒸的好寓意着明年顺顺利利,这天大人们不许说不吉利的、不利于蒸馒头的话,比如“做饼”就不能说。

有的人家没和好面,就会发生一群人等一缸面发酵的情况,有的大聪明甚至用电热毯裹着缸,催发酵。

第二天早上外公会带蒸笼过来,今年外公、小舅来帮忙做馒头,于爸爸提前劈了很多木柴,他主要负责烧笼锅,跟小舅一起端蒸笼,于静于军捡馒头,热馒头排整齐,凉透了再转移至大竹匾。

刚蒸出来的菜肉馒头、萝卜丝肉馒头、豆沙馒头暄软诱人,特别是没包好的透油大包子,油汪汪,每当这天,于静能吃六、七、八、九个,仿佛包子自己有意识,不知不觉就进了她的肚子。

凉了之后再蒸的馒头,永远没有刚出笼的好吃,一次也只能吃两三个。

三种馅用完,剩下的发面会用来蒸实心的长馒头条,人就轻松了,三两下就能拉好六条,晾凉了,于静和于军开始切馒头片,用竹匾接,摊开晒。

于静小时候最喜欢的零食就是干馒头片直接放油锅里炸,又脆又香,好吃地很。

每家做好了馒头,会分送亲友家,互相品尝。

老师布置了相当多的寒假作业,每一门都有N张试卷,于静开始写作业,于军也没法玩了,跟着姐姐写。

期末考得好,程文兵有些松懈,看不见于军去找他玩,就知道他们在写作业,也逼着自己来了,三人一起学习氛围好,能专心些。

三人连写四天,写到腊月二十八收工。年前采购年货,都没空去,只叮嘱爸妈帮忙多买点奶粉、钙片,他们在坚持跳绳,想长个子。

过年前的一个好消息,收到杂志社涨薪的通知,因为故事很受欢迎,从千字40涨到千字100,翻了一番,于静打算早点写完作业去市里网吧写稿子,趁着假期多挣钱。

山中不知日月,困在农村,忙于备考,出门不便,于静并不知道杂志销量如何,她的故事受众如何,只能从涨薪感觉应该是受欢迎的。

今年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姐弟俩早早起床,扫地、擦抹、拖地,先把楼上打扫干净。

太阳升起来了,两人拿了一沓纸钱开始折元宝,从小折到大,动作很熟练,两个多小时,叠满了三个油漆桶,空桶是于爸爸从工地带回家的,方便装东西用。

中午要祭拜祖先,于妈妈做菜,红烧肉、红烧鱼、红烧鸡、炸肉圆是基础,其他的看情况加,再炒个把素菜,有时为了隆重点,中午会包扁食,那别的菜就不用做了。

祭拜过太爷爷太奶奶、太太爷爷太太奶奶,把菜回锅,开始吃中饭,小时候最盼着这一天,肉可以多吃几块。

于静于军主动承担大扫除的任务,扎了稻草在竹竿顶端,清理一楼屋顶的蜘蛛网,清理旧的福字、对联、喜笺,擦灰扫地,两人搭伴,三点多就打扫完成。

于静翻出爸爸买的对联、喜笺和福字,调好面糊,一人扶梯子,一人贴,一个多小时完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