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重回初三带着家人过好日子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军下午出去玩了一圈,傍晚回家,看到姐姐在写稿子,这可关系到他的零用钱和家里的伙食,必须支持。

零用钱——他们从小就没有这种奢侈品,小学时于妈妈为了哄他们干活,答应只要他们一个暑假都帮家里干家务,就一人给一块钱。

为了这一块钱,他们两个月里,每天扫地、煮三餐、洗衣服、刷锅洗碗、到地里帮忙除草、掰玉米运回家、晒(剥、收)玉米、帮忙收毛豆、烧洗澡水、喂鸡、铲鸡屎……家人们谁懂啊,举不完的例子。

八月末,于妈妈兑现了承诺,给了他们一人一块钱。

96年暑假的一块钱要怎么花?当然是中午吃完饭最热的时候,到几百米外村里的小卖店买一根2毛钱的冰棍嗦,一路嗦回家还剩能一点,每天来回的路上都被晒得冒油,但是心里可美了。

心里美的于静姐弟97年暑假还这么干了两个月,又各挣了一块钱,这次还奢侈地买过一次3毛钱的雪糕、四毛钱的赤豆冰棒吃过。

这次姐姐写稿挣了钱,一把就给了他5块,不通货膨胀计算的话,能买他十个月的家务活了。

于军没有打扰姐姐,默默把外面晒的衣服收了;打了两桶井水倒猪食槽给猪喝;看了一下鸡窝有没有蛋捡;到屋东头的草垛抱了几捆草堆灶膛边,晚上和明早烧饭烧水用;两口锅膛里的草木灰和风箱通道里的灰扒拉干净,用簸箕装了倒到专门堆灰的地方;早早把晚上喝的玉米粥煮好,天热,早点煮好,灶膛里余火的加持过的粥特别香,晚饭时吃温度正好。

于军到门口菜园,拿起地上的河蚌壳割了一把韭菜,择洗干净,切好一会儿晚饭前炒,干完家务,才去看书写作业。

三万多字的小说,为了多两个备份,她垫了复写纸,写字不能连笔,每个笔划都必须重,否则复写出来的字迹就不清晰,所以誊写速度很慢,手写得很酸。

誊写完成,她按次序叠好,逐份装订,没有订书机,稿纸边是用针线缝起来的。装入信封,放进书包,她把另外两份备份跟之前的稿子放一起收好。

可能是前世被班味腌透了,于静感觉有必要用个本子做台账,故事清单表——登记写故事的时间、地点、篇名、字数、备注等;投稿台账——登记投稿的时间、投稿对象、篇名、收到回复日期、稿费金额、备注等。

现在故事清单可以写上第三行、投稿台账也可以写上第三行了。

暑假投的另一份稿子两个月没有回复,她有提前在稿纸上备注三个月没有回复,视同拒收,她将另作打算。再有一个月收不到回复,她会将提前复写的备份换一家杂志社投寄出去。

第二天,于军没跟于静一起出去,他要留在家干家务:刷锅洗碗、扫地、洗衣服……。于妈妈没空干家里的活,于军跟着一起去的话,等回家了,这活儿也还是他们干。

虽然二十年后于静觉得这些事情都很小,做起来很简单,但她一直记得小时候,弯腰拿着笤帚扫地手腕可酸;洗衣服搓得手疼;煮过玉米粥的大锅,上半部分粥沫沫干了的地方特别难刷,钢丝球必须很用力才能洗干净。

总之,没有哪个家务对小孩而言是很轻松的。

于静先去镇上邮局投递,再去菜场,这里有好几家肉摊,鸡冠油一块钱一斤,她买了三十多斤,用蛇皮袋装了担在车后座。几家鱼摊没有小杂鱼,看到有人卖鲫鱼,于静买了几条好回家烧汤,又买了三四斤猪肝、4块豆腐和两斤小茶干,什么牛羊肉肥鱼活虾全是她高攀不上的贵菜,不看不看,载着一车的穷鬼套餐,收心回家。

回家后还有的忙,鸡冠油要去掉淋巴,洗干净、切块下锅熬油 ,买太多了,家里的大锅也得分两锅熬,她教于军怎么分辨猪网油上的淋巴,用剪刀剪掉,都收拾干净了再切块。

她去洗鲫鱼,鲫鱼不大,刮鳞破肚,杂碎扔给鸡吃,洗干净的鲫鱼先放一边。再把一块猪肝切片,泡在水里去血水,中午炒青椒吃;剩下的猪肝先泡水里去血水,下午下锅咸咸地卤了,回头分点猪油、油渣、猪肝给外婆。

于静刷干净装猪油的罐子,倒扣着晾水,再淘米煮饭、准备葱姜和中饭要用的蔬菜。

于军清理好了鸡冠油,她把两口锅洗了,让于军依次给两口锅烧火,开始熬猪油,香喷喷的油渣是过年才有的美味,油渣没有炼得很干,熬出来8斤左右的油渣,二十多斤的油,油罐装不下,另装了两个大汤碗。

就着油锅,她煎了鲫鱼,倒开水烧鱼汤,另一口油锅下调料腌制过的猪肝爆炒,炒好猪肝,于静切了豆腐放鱼汤里烧,还剩一个菜她可以边烧火边炒,就让于军先去喊于妈妈回家吃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