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有事嘛。”里正笑道,“那边那个站得笔直的人是我侄子,他先前在镇子上做生意,眼看做不下去了,便准备回来种田讨生活。”
“我一寻思着,你最近不总是给我科普耕种知识嘛,我侄子识字又聪明,若是学会了,给村里大伙儿讲讲,也省的总是让我们两人讲的口干舌燥的。这不,前几日给刘顺家讲那耕种要领,给我讲哑了,这会儿说话喉咙还有些疼呢。”
说罢,里正咽了咽口水后又道,“你前段时日不是在写耕种知识书籍?让我侄子跟在你旁边学习学习,让他记记,帮你编写,也能松快些不是。”
陆穗宁听着里正的话,明白他意思。
其实就是想多找个人学学,他想偷个懒,这才将他侄子推过来。
看了眼里正身后那人,二十出头模样,长得白白净净的,有些瘦弱,不像耕种之人,反倒像读书之人。
“袁叔,你侄子不是做生意的吧?看着不太像,反而像读书之人。”
陆穗宁话刚出,里正便哈哈大笑起来:“还是陆丫头你眼睛毒辣,他确实是做生意的,只是前几年读了些书,后来见考科举无望,这才转去经商。”
“只是经商也没搞出个名堂来,还差点负债。我不得赶紧让他回来别折腾了,这才将人领来给你瞧瞧,你若看顺眼就收下这小子,若是不合眼缘,我便让他回去自己耕种,总归是饿不死他收与不收,陆丫头你只管回我便是,无需多虑。”
能多个人帮忙,陆穗宁当然乐意,想也不想当即痛快应下笑道:“既然袁叔这般说了,那就让他跟在我旁边学习,等学会了,就去教教村里人,也省的我总是讲的口干舌燥的。”
毕竟她自己比起教书育人,其实更喜欢专注农学研究。
既然能有人分担教导之责,她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在方圆村能碰到个会读会写之人,可谓难得,她不赶紧抓住这个人才,简直就是巨大损失。
“那可真是太好了。”里正笑道,对着站在远处那人挥了挥手,大声喊道,“袁郑昱,你过来。”
那人听见后,便乖乖走过来道:“二叔。”
里正将袁郑昱推到身前:“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个是陆穗宁,陆丫头,你师父,快喊师父。”
袁郑昱瞧见陆穗宁样貌后一楞,原以为他二叔虽嘴上总喊那人丫头,但应不年轻,只是喊习惯罢了。却不想,竟长得这般年幼,料想,他该比她大上几岁。一时之间,让他喊师父,还真喊不出来。
里正笑容灿烂,抬手拍了他肩膀一巴掌后道,“愣着干什么呢,快给你师父问好。”
陆穗宁瞧见袁郑昱后也一楞,以为袁叔说的侄子年纪要稍大些,却不想,似乎只比她大上几岁,笑道:“不必非喊我师父不可,喊我名字便成。”
“这可不行,该喊师父,还是得喊师父,礼数绝不能少。不然大伙儿还得以为我欺负丫头你年纪小,随意给你塞人,这可万万不行。”
“况且这事也是小昱他自个儿答应的,可不能随意反悔。”
里正摆摆手,让袁郑昱喊人。
袁郑昱见他二叔说的有理,是他一时糊涂,想差了。
恭敬作揖,对陆穗宁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陆穗宁还是第一次这般正式收徒,一时有些不习惯,笑道:“无需多礼,起来便好。”
话说,她这收徒,算是收学生吗?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里正见陆穗宁算是收下他侄子了,这才松了口气,对袁郑昱警戒道:“既然陆丫头收你为徒弟了,那就需认真跟着师父学习,可万万不能怠慢,知道不?”
袁郑昱轻声应道:“是,二叔,侄儿清楚。”
“清楚便好,清楚便好。”里正摸了摸下颚,满意笑道。
他这侄儿也是真乖巧听话,否则他也不会让他来跟陆丫头学习,若是旁人,他还会怕他们打扰到陆丫头,可这侄儿,他不怕。只管放心让他跟着陆丫头学习,给方圆村出一份力,也帮一帮陆丫头。
虽不知道为何陆丫头对村中耕种之事如此上心,但他知,陆丫头也不过是想让大伙儿能有个好收成,生活好过些。
也正因此,里正对陆穗宁才越发赏识,只恨他不是自己女儿,让她生活好过些。
不过现下看着陆丫头生活的越来越好,在村里已经立足,拥有一席之地,内心不由得欣慰起来。
不愧是他看中的人,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还能带着大伙儿一起过上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