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43章 言道之错

第43章 言道之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精卫村涉及的远古上古之事,恐怕不止于那村老与老祭司记忆中的那点。”杨婵转而提及桃花水中的封印,大胆假设,“虽然不知那封印里是什么,但我曾见九尾狐妖灵沾染的道韵溶于水,也许那封印里中就是青丘墟。”

妖灵总说自己是青丘墟出来的,却说不出青丘墟在哪里。

村老与老祭司是精卫村里的掌权人,他们掌握的那些秘密,恐怕是要临死前才会告知继承人的。

口口相传必有损耗,传承到他们手里的也是支离破碎、只言片语,只讲述了他们是怎么背叛九尾狐的信仰,怎么压制族中的女子,怎么搬到精卫村,怎么蒙骗九尾狐妖灵的糟粕算计。

其余有用的术法、阵法、加法、减法,是一点没传下来。

今人难罚古人事,殷夫人身为齐国主,即便再生气,也不可能惩罚如今精卫村里那些不晓得真相的凡人,也不可能去坟地里把静娘的那些祖先拉出来鞭尸。

而且从律令的角度看,村老和老祭司虽然心怀鬼胎,但遵纪守法,就算他们承认当初让九尾狐妖灵给族里的女子下妖术,让女子们甘心情愿做贤妻良母,将所有收入交给父亲和丈夫,殷夫人也很难按照哪一条律令来惩罚他们。

因为现在的世道,就是如此。这种妖术,甚至一般被叫做赐福。某些极端渴求香火的神明,也会应信徒所求,降下类似的这种福气,潜移默化的改变女子,多数是一些类似于心理暗示的手段。只是,精卫村做的太极端了。除了那九尾狐妖灵,估计没哪个正神,会直接帮他们上手直接蒙蔽女子灵魂了。

毕竟,祈求神明让自己的妻子贤良,是男人们常做的,也是社会认可的。

律令可以规定不得强迫婚姻,这是与放奴令一起来的。

但是律令不能超脱于社会意识存在,不可能出一条律令,禁制男子要求女子贤良。

而且,九尾狐神也是一位正神,是死了很久的正神。村老和老祭司的行为,虽然殷夫人与杨婵都认为是错的,但祭祀正神本身不违法。妖灵的降福做法,是违背九尾狐姻缘道的,但也很难用因果进行惩处。毕竟女子受苦受难的因果,直接关联到了她们的父亲和丈夫身上。

杨婵能做的,就是将这因果逆转,把精卫村女子曾经遭受的苦难,平等的回报给造孽之人,直到因果两清。

所以,很快精卫村的风评就会大掉角,成为男德村的典范。需要等这一代活人的因果算完,才能恢复正常。

离开前,她看见村老的妻子把他的私房钱都收罗走了,还丢给他一盆脏衣服,村老就像中邪一样去河边洗衣服,那里蹲了一排逆来顺受的男子,吭哧吭哧洗洗刷刷。

静娘回家看到以后,都惊呆了,还收获了父亲还来的她这些年在纺织场的报酬。

而那些与妻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真正相敬如宾的家庭,即便女子也接受了赐福变得贤良,任劳任怨,却因为没有被丈夫磋磨,所以没有这一重因果可算。

至于已经死去的那些,因果却连接去了桃花水底,杨婵难免怀疑精卫村村民的灵魂,死后到底去没去地府。

“我觉得还是律令有问题。”敖丙想了想,小脸肃然,向着殷夫人抱拳躬身,正色说道,“宜立规于祈神之辞,勿使众人妄求诸事。”

人心是控制不住的。殷夫人心中叹息,但是求神之事,确实是该规范了,有规矩就比没有强,

“丙儿所言有理,我回去即刻聚众人相商,往昔仅规定村中每月大祭,祀龙神、水神诸事,然各村寨旧有祭神之举,未遑顾及。”殷夫人亦敛容肃然回道。

孩子这么认真的提出建议,做家长的也必须有回应,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

很多村落都有了自己的保护神,村民求神,付出香火,神明自有回应,确实是得规范一下,类似这种擦边的“赐福”必须免掉,就用不许干涉凡人心智的理由吧,“我当奏于大王,将列于天书之诸神规而范之,使其明晓大义。”

杨婵顺着因果看去,根本问题还在集体意识孱弱上。要是都让凡人去修仙就好了,大多数神明难以直接影响修士的心智,或者问一问静娘那大巫的传承,那个好像是凡人也能用的。

见殷夫人与敖丙肃然相对,杨婵也不自觉的正经说道:“欲护女子免罹迫害,当变众人之念,当增修士之数,或寻古之巫道。不然,虽有律令,亦难止村民提类此之求,且不能禁神明私应信徒。”

得,我也学会拿腔拿调的说话了。

敖丙想到自己那些已经被封为河神的堂哥、表哥们,“我听闻,诸事之中,有为则生孽者,神明必不应信徒之求。此等罪孽昭然,若神明助之,便是作恶,必堕为妖。如信徒欲杀其妻而祈于神,神明决然不应验其愿。”

摩昂拍了拍小龙的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回道:“然诸事之中,为之而无孽者,如使信徒之妻柔顺忍耐,此因果唯系于夫妻之间,不及神明。神明为求香火之盛,必为之。纵神明本不司掌姻缘之道,亦得以赐美德之名行赐福之事。”

杨婵恍然,“妖灵所为便是如此,即便那只黑狐狸口口声声提及其主人执掌姻缘,其行亦非循其主之姻缘道,而是以妖灵的妖法进行的所谓赐福。”

静娘受苦,但苦难本身来自她的丈夫行为不端,而非妖灵和父亲的直接侵害,所以报应也在她丈夫身上,她丈夫瘫痪了。她父亲的因果,最直接体现在钱财上,他把这些年支取的银钱都还了。

但妖灵和静娘的父亲身上,是没有孽债的。

这是精卫村集体意识认可女子便应当贤良淑德、逆来顺受,导致的结果。

也就是说精卫村认为女子恭顺谦卑、敬爱丈夫是美德,静娘的父亲要求她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强迫她这样做,自然也是正确的。

好在,精卫村之外,大商的社会意识还没有到,认为女子在夫家受苦是理所应当的。在倡导女子恭顺的时候,也没有到,将女子当成男子可以随意处置的物件的地步。

牛郎的父亲会瘫痪,就是他造孽的果。

但是,这即意味着,当作为天地主角的人族集体认可一件本来错误的事,是正确的时候,冥冥中的规则便也会认为这是对的,道就会出错。

理论上女子也可以求神,让自己的丈夫顾家,但这很难,因为社会意识不认为一个男人必须顾自己的小家,这并没有成为一条规则。

伸手扰乱天机之后,杨婵又取出宝莲灯,放出毫光护持。

敖丙不知其意,但也同步取出了混沌珠,再布下一层毫光。

“道是错的,无论如何做都很难对。”杨婵斩钉截铁说道:“我们要把姻缘道改了才行。”

殷夫人头脑风暴、举一反三,“姻缘道之外,还有纲常道、天伦道,若是以此推之,君王祭神,可求天下臣民无悖逆之心。父母祀神,能令子女恭顺听命、唯命是从。所以,当变众人之念,才能更易其道。”

摩昂没想到殷夫人与杨婵一问一答,竟然会说到这个程度,他不得不提醒,“齐国主当知,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前两者即纲常道、天伦道,由天帝掌控。后者即姻缘道,由王母执掌。”更易其道,谈何容易。好高骛远,登高跌重。

殷夫人点点头,她如何不知这三道在谁手上,正因为在那两位手中,才可怖啊。所以,之前她才会说时候未到。

作为一名合格的宗室女,姻缘她可能理解的不够深,但她深刻的明白纲常伦理的本质。

说严重一点,一旦众人之念演化到这个程度,那么,不论是非之忠孝节,就会成为凡人背负之巨山,沉重难荷。且此风若盛,则阶级必固,演进之路绝,女子为奴,人间必如滞水之渊,毫无生气。

之前一直没想过这档子事儿,只想封神之后的好处了,却忘了人心最难测,因果、冤孽不可能规范到方方面面去,总有些空子是可以钻的。

“欲变众人之念,需教育,需发展,需修炼,需时久矣。此过渡之期当如何?纵我等不能制村民,亦难束神明,可有术以限香火之递?”殷夫人想到,既然神明是为了香火应愿,香火到不了神明手中,不就好了嘛。

“若市易之理,虽买卖双方皆意许之,然财帛不得交割,则交易必废。”从大阵走出的赵公明,刚好听见殷夫人的话,便跟着说了几句。

“啊,我知道了,我知道该找谁了。”杨婵突然想起朝歌那位。

北俱芦洲太华山西岳神女庙

杨婵本尊素手轻扬,刹那间,无数缕光芒从掌心迸发而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罗网。罗网纹路仿若流动的星河,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缓缓铺展开来。

须臾间,朝歌城的景象清晰呈现。雕梁画栋的宫殿在日光下金碧辉煌,檐角悬挂的铜铃被微风拂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就连城中百姓的欢声笑语,都透过罗网,清晰地传至庙内。

杨婵意念微动,罗网泛起一阵涟漪。

不多时,效法娘娘的身影率先出现在罗网之中,她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光晕。紧接着,人皇妙阔步而来,她头戴冕旒,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威严。

杨婵神色凝重,一道道金色符文从指尖迸发而出,融入罗网之中。她将精卫村之事与效法娘娘、人皇分说明白,人皇妙尚未如何,效法娘娘已然皱起眉头。

若是神明肆意通过“赐福”干涉人族的意志,必然会导致人间秩序混乱,长此以往,神明、香火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失衡,乱象丛生,必将引发动荡。

随着杨婵指尖轻点,一条条目在罗网上亮起刺目光芒。

神明勿得僭越,擅操人族之思虑、左右其决。人族禀性灵明,自来享有自主之权,发展演进之路,当凭自身筹谋,断不容神明妄加干涉。然当下乱象频现,神明借 “赐福” 肆意扰乱人族决策。故立条规,峻法以约香火供奉,绝神明凭信众盲目尊崇而无尽需索之径。四方庙宇供奉之规,咸以本地民生为据,审慎裁定,期于至善,以保人间太平。

罗网前,人皇妙目光如炬,紧紧凝视着浮现的条文。效法娘娘则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一连十来天,李靖也没能用上罗网与夫人沟通上天一事,每次来都是人皇在占用,他也不敢说什么。眼见三日之期已过,他颇为无奈的与哪吒滞留在朝歌。

精卫村

自桃林回来以后,村老和祭司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他们再也没在静娘面前提过让她再嫁的事儿,以往张口闭口的男尊女卑、上古辉煌,如今也鲜少挂在嘴边。

村老看着家里忙碌的女人们,眼神里多了几分尊重和理解,开始帮手干家务。祭司在主持村中祭祀事务时,也开始倾听女人们的意见。

村子里的氛围渐渐有了变化,女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畏畏缩缩,她们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静娘深藏功与名,只是一味调教妖灵,定要叫它们俯首帖耳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