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出来,把行李往永康胡同宿舍一丢,周亚平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集团公司总部。
和同事们寒暄一番后,周亚平直接走进总裁办公室。
“哦,小周回来了,听干部处说你已经毕业了,是吗?”总裁蔡斌泉笑着问。
“是的,蔡总。我今天来就是请示领导,毕业后的工作安排。说实话,学习回来,很期望能大干一场。”
“坐下来谈,坐下来谈!”
见周亚平一直站着说话,蔡斌泉示意他坐下来。
“我们现在也很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干部。” 蔡斌泉一边说,一边倒了杯开水递给周亚平,“这两年,企业发展很快,干部队伍跟不上呀。对于工作,你个人有什么要求?”
“听从组织安排。”周亚平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那就好。” 蔡斌泉表示满意,“关于你的工作安排问题,局党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有一个方向,这就是到南方电话设备厂去当厂长。小周,南方厂可是我们集团的重点呀,我们国家的第一套万门程控交换机就将在那里诞生。在那里你是大有可为的,你可以考虑考虑再给我们答复。”
离开蔡总办公室后,周亚平又来到副总彭旭辉办公室。周亚平在器材厂当厂长时,彭总曾多次到过工厂,故而两人更加熟络一些,因而一进门,周亚平就开门见山地说:“彭总,我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刚从蔡总那儿出来,向您也报个到。”
彭总把手上的文件放下,热情地招呼:“嗬,是亚平啊,快坐快坐!”
随意聊了几句后,彭旭辉问周亚平:“亚平,关于你以后的工作安排,蔡总跟你说了什么没有?”
“他说党组还没有最后确定,但好像南方电话设备厂需要人,让我可以考虑考虑。”
“哎!这个老蔡……”彭旭辉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但马上意识到自己不宜在下属面前暴露领导之间的分歧,赶快和周亚平聊起其它话题。
关于南方电话设备厂的领导班子,还是有些说道。彭旭辉是分管干部工作的,这里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厂长人选是他考察确定的。今年以来,这个厂的职工群众对厂长的许多做法严重不满,甚至闹到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要罢免现任厂长。
为此事,两位局领导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蔡总认为,作为工厂行政的一把手,却招到了这么多职工群众的反对,以至于召开职代会讨论罢免事项,已经够丢人了,必须尽快撤换。而彭旭辉觉得,南方厂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工厂一系列改革措施触犯了部分职工的利益,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厂长本人并没有什么大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还算是一个积极工作,忠于职守的干部。如果此时马上撤换,必将使南方厂的改革夭折,让很多人寒心。正因为如此,彭旭辉听说蔡有意把周亚平派去南方厂当厂长,一股火腾地冒了上来。但又不便明说,因此,与周亚平七七八八地聊了一会,就让他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来,听候组织安排。
回到宿舍后,回想起和两个局长的谈话,周亚平仿佛嗅到了一丝不和谐的味道。
他知道,南方电话设备厂是集团中最大的一家企业,由原来的三个部属工厂合并而成,共计三千多名职工。这个厂占地面积很大,厂房宽敞漂亮,设备精良,产品先进,代表了当时我国通讯设备企业最高的技术水平。蔡总想让自己去那里担任领导职务,显然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但看来彭总并不认同蔡总的提议,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周亚平对于去南方厂工作也是很犹豫的,主要是对以往器材厂的厂长生涯还心有余悸。回想当年的坎坷历程,深知在国营企业当厂长的不易。改革开放虽然在社会上已经深入发展,各条战线都取得辉煌成就,但在国有企业内部却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化。体制上的痼疾,体现在人事制度上,劳动报酬制度上,奖励处罚制度上,仍然与市场经济严重脱节。当厂长的很难施展身手,那种上下掣肘,动辄遭人诬告,费力不讨好的味道真是说不出的难受。尽管离自己当厂长已过去两年多,但估计现在的南方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天,周亚平再次来到集团公司,在干部处等待老总召唤。
这次是两位老总一起在小会议室接见周亚平。
“小周,昨天跟你说的,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蔡总一见面就问周亚平。
迟疑了一下,周亚平说:“领导准备安排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从心里说,十分感激领导的信任和重视。按理说,我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但我还是想问一句,还有没有其它的岗位,哪怕是普通的职位,只要能发挥所学之长,我也心甘情愿。”
“倒还真有一个完全陌生的崭新领域需要人。”彭旭辉接过话题,面向蔡斌泉说,“蔡总,还记得吧,前几天,岳部长找我们去他办公室,交待了一件事。有个美籍华人邓先生特意到京城来见他,称在深圳开办了一家生产通讯产品的企业,想与我们部合作再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希望前期由我们派一名干部去,先期参与他本人的独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然后筹办与我们的中外合资企业。”
“对,有这么回事。那个邓先生原来是台湾的企业家,他号称当年在台湾的企业一年生产电话机6百万台,被欧美业内人士称为‘电话机大王’。这也太厉害了,要知道,现在我国大陆一年的电话机产量全部加在一起可能也到不了这个数。”
“不管他是真的还是吹的,反正部长指示我们派人,我们派人就对了。蔡总,我觉得亚平刚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也学到了一些适应改革的管理知识。派他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去,我认为比较合适。”
蔡斌泉没有马上表态。
周亚平却兴奋起来:“我愿意接受新的挑战,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只是,只是……”蔡斌泉有点左右为难,“南方厂怎么办?小周也是很合适的。”
“事急从权,蔡总,部长安排的任务,如不尽快完成,恐怕不好交待。”彭旭辉提醒蔡斌泉。
蔡斌泉最终下定决心:“好吧,就把周亚平派到深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