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的天气比较走极端,冷的时候,像掉进冰窖;热的时候,如困在火笼。有人说,这说法不对,大东北冬天零下三十几度不比你冷?不错,北方地区的冬天,室外很冷,潇湘无法比,但那里室内到处都有暖气,温暖如春。反观潇湘地区,到了寒冬腊月,那种沁入骨髓的冷,使你无处躲藏。夏天刚好相反,从早一直热到晚,如果没有空调,上半夜无法入睡。
器材厂的职工面临着又一个酷暑的考验。
厂区通道上,悬挂着红底白字的大横幅::“战高温,夺高产,彻底打个翻身仗!”
午餐时间,周亚平走进食堂就餐。
打饭窗口买了饭菜后,周亚平向附近的一张餐桌走去,准备坐下。原来坐在这张桌旁的几个小伙子看见厂长过来,赶紧挪了挪,一个小伙子好奇地问:“周厂长,你怎么也到食堂吃饭?”
“中午想留点时间咪咪眼,回去自己做饭太费时间,就在食堂吃点。”
看到几个小伙子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周亚平一边夹菜吃饭,一边反问:“怎么啦,看起来一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跟你一样没睡好觉。当然我们知道,厂长你是日夜忙工厂生产的事,少了睡眠时间,我们却是无法安睡。”
“为什么?”周亚平停住筷子。
见厂长发问,说话的小伙子露出无奈的表情:“宿舍里晚上热得像个蒸笼,又没有电风扇,叫人怎么睡觉?”
“不对呀,昨天我还到单身宿舍去过,没听到这种反映呀?”
“我们这批新工人没有住工厂的宿舍,是借住外单位的宿舍。那叫什么宿舍,又潮又闷,冬冷夏热,真没法住。”
“哦,原来这样。”周亚平陷入沉思。
吃完中饭,周亚平回到办公室,原打算在沙发上睡个午觉,但翻来覆去睡不着,本想马上把后勤部门的人叫来问清情况,又意识到不便打扰别人的午休,只好爬起来阅批文件。
下午上班铃声响了,周亚平迫不及待地拨通了总务科的电话。
总务科科长徐茂林接到厂长电话,不知有什么重大事情,给科里其他人交待了几句,就匆匆忙忙赶到厂长办公室。
没有寒暄,周亚平直奔主题:“徐科长,住在厂外的那批新工人宿舍的情况你清楚吗?”
“太清楚了,近段时间好几个车间都到我们科来反映过,新工人睡不好觉,白天上班没精神。有的车间主任还提到,担心他们上班打瞌睡会出事故。”
“那为什么不尽快解决呢?”
徐茂林为难地说:“有什么办法?工厂扩大生产,招了一大批新工人,单身宿舍不够用,只能借住兄弟厂的宿舍,人家那是将要报废的住房,条件极差。”
“考虑过新建单身宿舍吗?”
“去年就打过报告,上级一直未批。”
那个年代,国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企业没有自主权,但凡稍微大一点的项目,都要请示上级单位审批。
“我记得你们科管基建的熊工提出过,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现有的单身宿舍基础上,加盖一层。”周亚平问。
“没错!当初建单身宿舍时,是按两层设计的,只是由于缺钱,只盖了一层。因此,熊工认为,现在加盖一层,地基毫无问题,而且工期也很短,只要两个多月就可完工。”
徐茂林补充说:“就是这个基建计划,去年就报上去了,部局到现在也没批下来。”
周亚平见一时也商议不出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对徐茂林说:“那就这样吧,你们先帮这批住在外面的工人解决电风扇问题。争取今天就安装好,暂时解决一下。其它办法,我们再想想。”
“好吧,厂长,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徐茂林准备离开。
“慢点!还有一件事,请你回去落实。现在天气很热,几个车间的工人天天守在高温炉前,更加辛苦,你们安排食堂煮点绿豆汤,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送到车间里,给工人们喝。这要作为一项防暑降温的措施坚持下去。”
“行!我马上去安排。”
徐茂林走后,周亚平打了几个电话,布置了相关的工作。期间,厂办罗主任又进来几次,汇报一些日常的事项及送来需要签批的文件。
下午3时左右,是周亚平给自己定下的巡视车间的时间。
每到一个车间,除了与负责人例行的工作交谈外,周亚平还忘不了问问该车间有多少住在厂外宿舍的新工人,他们有什么反映,等等。同时,也询问大家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