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刘珵: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刘禅之女,被伪装成皇子,此时被孙曜(吴国)庇护。
5.乌程:县名,属吴郡,在今浙江湖州。孙皓被封为乌程侯。
6.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东吴景帝孙休的年号。
7.蜀汉倾覆:指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
8.钟、邓授首:指灭蜀功臣钟会、邓艾在公元264年初的成都兵变及后续事件中先后被杀。
9.天下三分:指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10.扁舟(piān zhōu):小船。
11.晋王:指司马昭,于公元264年四月受九锡,进位晋王。
12.觊觎(jì yú):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企图。
13.建业:东吴都城,今江苏南京。
14.偏安:指一个政权失去大部分疆土,在一个角落里维持统治。
15.“爱好文学,躬勤政事”:《三国志·孙休传》对孙休的评价。
16.病入膏肓(gāo huāng):指病势严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膏肓,古代医学指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
17.命在旦夕(dàn xī):生命垂危,就在早晚之间。
18.药气:指熬药或药物散发的气味。
19.龙榻:皇帝的卧床。
20.形容枯槁(kū gǎo):指人的形体容貌干瘦、憔悴。
21.濮阳兴:字子元,东吴丞相,孙休托孤大臣之一。
22.张布:字仲嗣,东吴左将军,孙休宠臣,托孤大臣之一。
23.龙驭上宾(lóng yù shàng bīn):古代指帝王去世的讳称。
24.内忧外患:内部存在祸患,外部存在敌人侵扰。
25.细麻:较细的麻线织成的布。
26.木簪:用木头制成的簪子。
27.慧黠(huì xiá):聪明而狡黠(此处取聪明、机灵之意)。
28.气息奄奄(yān yān):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29.司马晟: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司马炎之女,被伪装成公子。
30.曹襄: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曹髦之女,被伪装成皇子。
31.刘祎: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山阳公刘康之女,被伪装成公子。
32.托孤:帝王临死前把年幼的继承人委托给重臣辅佐。
33.强敌环伺(huán sì):强大的敌人围绕在四周窥伺着,形容处境危险。
34.逡巡(qūn xún):徘徊不前,欲进又退的样子。此处指目光来回扫视。
35.眼观鼻,鼻观心:形容人沉思、虔诚或心中有事,不愿或不敢旁顾。
36.翕动(xī dòng):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
37.天人交战:形容内心非常矛盾,难以抉择。
38.敏慧:聪明。
39.百年:死的讳称。
40.女主:指女性统治者。历史上如西汉吕后临朝称制。
41.江山社稷(shè jì):江山指国家疆土;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代帝王把社稷看得非常重要,用作国家的代称。
42.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43.九泉:迷信说法,指人死后居住的地下深处。
44.不瞑目(míng mù):死不闭眼。形容心事未了,死有遗憾。
45.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264年9月3日,孙休去世的确切日期。
46.哀恸(tòng):极其悲哀、伤痛。
47.主少国疑:君主年幼,人心疑惧不安。
48.大军压境:大军逼近国境。形容军事形势危急。
49.朝野:朝廷和民间。
50.国赖长君:国家依赖年长的君主才能安定。是古代宗法和政治观念。
51.孙皓:见注3。
52.孙和:字子孝,孙权第三子,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黜。孙皓是他的长子。
53.孙权:字仲谋,东吴的建立者,吴大帝。
54.“好学,通《诗》《书》”:史书上对孙皓早年的评价,用以说明他初时形象尚佳。
55.法度:规矩、制度。指行为合乎规范。
56.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
57.左典军:官职名,负责管理宫廷禁军或宿卫。
58.万彧(yù):东吴后期大臣,力劝濮阳兴、张布迎立孙皓。
59.边境未宁:边境地区不安定。
60.伊尹: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辅佐商汤建立商朝,后又辅佐太甲,曾放逐太甲,待其悔过后迎回复位。常被后世引为权臣废立的榜样(褒贬皆有)。
61.霍光:西汉权臣,辅佐汉昭帝、汉宣帝,曾废黜昌邑王刘贺,改立汉宣帝。亦是权臣废立的典型。
62.奠安:使安定。
63.知遇之恩:受到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64.守孝:遵照礼俗,在尊亲去世后的一定时期内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65.流言蜚语(fēi yǔ):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或挑拨离间的话。
66.内侍:在宫中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官员,多为宦官。
67.五雷轰顶:形容遭受巨大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上、精神上好像被雷击了一样。
68.尸骨未寒:尸体和骨头还没有冷却。指人刚死不久。
69.同病相怜: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
70.世态炎凉:指社会上人情反复无常,有的热烈,有的冷淡。
7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以后没有发展。
72.朱氏:孙休的皇后。按理应由太后(孙休母已死,理论上应由皇后主事)下诏,但实权在濮阳兴、张布手中。
73.幼冲:年幼。
74.八月初三:公元264年9月6日,孙皓即位的日期。
75.元兴:孙皓的第一个年号,仅用了数月即改元甘露。
76.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新君即位通常要告祭太庙。
77.仪表堂堂:形容人相貌端正,举止大方。
78.加官进爵:提升官职,增加爵位。是拥立新君的常见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