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的平稳,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不像盛夏时叫人燥的慌,但日子却是越发的不好过了。
南方罕见的发了水灾,一应马上就能丰收的粮食顿时颗粒无收。
奕京城内粮食一天涨一个价,就连胡七娘这样有本事的人都叹着气叫卓逸君换着法子做吃食了。
此外城外的灾民也一日日的增多。
七王妃倒是借机请卓逸君出城,与她一同摆立粥棚,赈济灾民。
小玉竹也想跟着去,毕竟第一次卓逸君去了七王府回来就不大好。
倒是胡七娘难得语重心长,告诫小玉竹最近都不要出门去。
“外面不太平,还是少去凑热闹为好。”
“不太平?”小玉竹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不理解。
“这话我只讲给你们听,万万不要讲出去,”胡七娘面上满是慎重:“南边啊,已经有人……”
“起义?”胡七娘最后两个字说的极轻,即便是有第四个人在场,也无法听清她的话。
但是她慎之又慎的两个字,却被小玉竹一个低呼喊了出来。
胡七娘赶紧将小玉竹嘴捂上:“咱们旁边就是锦衣府,这么喊不要命了?”
“这是要打仗了?”卓逸君也怕得很。
“不成气候的。”胡七娘安抚着这两个小丫头:“但是这场雨有的是让朝廷头疼一阵了。”
“怎么说?”卓逸君好奇。
“南边发水灾,朝廷要干嘛?要赈灾啊。”胡七娘轻声道:“赈灾要银子,但如今哪里有能赈灾的银子啊。”
“朝廷没有银子了?!”这可是顶天的消息。
小玉竹眼中满是不信:“掌柜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小玉竹的脑门上挨了一个弹指:“前一段时间,你知道锦衣府抓了谁么?七皇子妃的胞弟万宝玉!”
“那又如何?”小玉竹委屈的揉揉脑门,这消息对她来说早就不是新消息了。
“笨呐,那是因为什么原因抓的他,因为放印子钱!此等小事什么时候轮得到锦衣府出手了?你知道万家和七皇子府拿了多少银子去赎他么?连当带赁一共三万两白银。”
“这么多!”这回换成小玉竹自己捂自己的嘴巴了,她做梦都不敢想如果自己能有三万两白银会是什么样子。
“可不是么。”胡七娘道:“三万两白银送进去,那被抓的万宝玉和手下一人就打了十板子就丢出来了。那可是锦衣府,以前哪有给钱就能保人的先例?更何况七皇子连着几日都求私见圣上,圣上一直都没准。”
“七皇子见圣上做什么?”小玉竹问。
“那估计除了七皇子自己谁都不知道了。”胡七娘抿着嘴摇了摇头:“但我估摸着,是要参锦衣府一本。”
“怎么说?”卓逸君问。
“你想想,这锦衣府抓人只能算是勉强不合规矩,毕竟咱这律法上也没写了锦衣府不能管民间之事。但这放人却是实打实的不合规矩,哪有只打板子收银子就能解决的犯人?”
“但这事儿妙就妙在,圣上不见七皇子。”
“这就意味着,圣上知道这事儿,也知道这事儿不合情理,但他……需要锦衣府这么做?”
“聪明。”胡七娘十分赞许的看向接话的卓逸君。
“所以……是真的没钱了?”小玉竹满眼都是忧心忡忡。
胡七娘笑着刮了一下小玉竹的鼻子:“别担心,等你长大了,这一切也就都好了。”
会好么?
卓逸君也不自觉的就开始担心起来。
“快去做饭吧,今日初一,姓孔那小子不是要来么?”胡七娘打断了卓逸君的忧心忡忡。
“小舟哥哥今天不来啦。”小玉竹抢答:“没有几日他就要参加武试了,此时正是紧张准备的时候呢。”
“对对对,他还有这档子事儿呢,”胡七娘恍然:“不过你小舟哥哥的本事我见过,比那些世家子弟的花拳绣腿厉害多了,不用担心的。”
这话倒是不假,上月十五时孔孟舟是带着自己策论的书来的,胡七娘还笑话他假模假样,平时不下功夫,临时抱佛脚,还想钻武试策论的简单的空子。
孔孟舟脸涨的通红,还是卓逸君出来打圆场。
胡七娘不信,直到孔孟舟在后院耍了一套棒法后才正色起来,说了几句卓逸君和小玉竹都听不懂的话。
孔孟舟的面色也开始也严肃了起来,一套一模一样的棒法又练了一次。
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卓逸君瞧不出来,但隐约觉得就是有哪里不一样。
那日孔孟舟临近宵禁时分才走,走前还带走了胡七娘送他的两本册子。
书名露在外面的那本是《常氏心法》。
同样的字小玉竹也瞧见了,好奇的问胡七娘那是什么书。
“没什么,不过是之前在旧书店里淘到的两本书罢了。”
胡七娘蛮不在乎,但卓逸君总觉得胡七娘这样的说法是在打哈哈。
“要不要去慈安寺?我们去给你小舟哥哥上香祈福?”胡七娘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一样,忽然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