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废墟里的家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庆前夕,大连分厂的选址出了状况。原定的海边地块被当地渔业大队强行占用,林小满连夜坐火车赶去交涉。苏念晴次日在电话里听到个沙哑的声音:"搞定啦!我用深城厂的招工名额换的..."背景音是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恍惚间仿佛回到1978年的初见。

深秋的广交会上,M国客商指着林小满设计的"海洋系列"胸针惊呼:"这简直是艺术品!"当晚的庆功宴上,喝高了的林小满扒着苏念晴肩膀说悄悄话:"我偷看了你外婆的照片...我们比她俩有出息多了..."

初雪飘落时,苏念晴在阁楼发现个铁皮盒。里面整齐码着港币、外汇券和车船票——全是她们这五年出差的票据。最底下压着张纸条:"攒够钱就去荷兰,听说那里能让两个姑娘结婚。"字迹从歪扭到工整,记录着少女五年来的成长轨迹。

元旦清晨,她们被小贝壳的尖叫声吵醒。小姑娘举着报纸冲进卧室:"干娘上报纸啦!"《华国青年报》头版刊登着"渔家女林小满创业记",配图是她站在自动化生产线前的照片。林小满裹着被子抢报纸时,苏念晴突然发现她左手无名指戴着枚贝壳戒指——正是自己去年在海边随手打磨的那个。

1985年的钟声敲响时,她们站在院子里看邻居放烟花。林小满突然往苏念晴口袋里塞了串钥匙:"深城新家的,三居室。"火光映照下,少女眼角的细纹已初现端倪,但眸子依然亮如初见时的星辰。苏念晴摸出另一把钥匙:"巧了,我买的对门。"

雪花无声飘落在相握的掌间,融化成晶莹的水珠。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年代,她们终于不再是随波逐流的赶海人,而是并肩立潮头的弄潮儿。远处传来依稀的汽笛声,像极了命运在时光长河中的温柔回响。

1985年的春风刚吹绿柳梢,深城国贸大厦的玻璃幕墙就映出两个匆忙的身影。林小满踩着新买的高跟鞋,在光可鉴人的地砖上走得摇摇晃晃。苏念晴扶着她胳膊,另一只手提着塞满合同的公文包:"慢点,外商代表还没到。"

"这可是五十万美元的订单!"林小满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整理西装领口,突然从兜里掏出个贝壳发卡别在鬓边,"这样是不是...太花哨?"

电梯门开时,M国海洋工艺品公司的代表已经等在会议室。当林小满用带着渔村口音的英语介绍新产品时,金发碧眼的史密斯先生突然打断:"林女士,您知道自己的设计在纽约卖场有多火吗?"他打开公文包,取出张《纽约时报》,上面赫然印着念满公司的贝壳风铃,配图标题是"东方海洋艺术的奇迹"。

签完合同出来,林小满的高跟鞋卡在了排水沟里。她干脆赤脚踩在四月温暖的柏油路上,举着支票对着太阳看:"够建十所希望小学了!"苏念晴望着她晃动的背影,恍惚看见当年那个赤脚在滩涂上奔跑的渔家女。

五月的毕业季,苏念晴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水产学院发言。当她说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时,目光扫过台下鼓掌的林小满——少女的笔记本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贝壳,边角还记着"给晴晴买胃药"的提醒。校长颁发毕业证书时突然问:"苏同学真的不考虑留校任教?"林小满在最后一排猛地站起来:"她是我们公司技术总监!"全场哄笑中,苏念晴看见她红透的耳垂像熟透的樱桃。

盛夏时节,她们赞助的第一所"念满女子小学"在渔村落成。剪彩那天,小贝壳带着同学们表演自编的歌舞。小姑娘穿着新裙子转圈时,林小满突然捂住嘴——裙摆上绣着歪歪扭扭的浪花纹,正是她当年第一次学刺绣时的针法。

"干娘哭啥?"表演结束的小姑娘扑进林小满怀里,沾满彩纸屑的小手抹在她脸上。苏念晴按下相机快门,将这瞬间定格成永恒。

八月台风季,大连分厂的屋顶被掀翻。林小满连夜北上处理,回来时带着满身雨水和一张新图纸:"改建成穹顶!就跟你说过的...那个什么...水族馆一样!"苏念晴擦着她湿漉漉的头发,突然想起在现代海洋馆看到的介绍——1985年,华国第一个大型水族馆刚刚立项。

秋分那天,赵有才突然登门。他挺着啤酒肚,腋下夹着皱巴巴的文件:"县里要收归集体企业..."林小满慢条斯理地泡着功夫茶,直到对方说到"补偿款二十万",才从保险柜取出营业执照:"看清楚,我们是中外合资企业。"玻璃台板下压着的合资企业批准证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国庆前夕,深城的新家终于装修完毕。林小满执意要在客厅墙上挂幅渔民画,画的是两个女子并肩立在船头。苏念晴帮她调整画框时,发现角落藏着行小字:"阿爸,我找到自己的港湾了。"

第一场冬雪降临前,她们接到经贸部的邀请——作为乡镇企业代表参加全国外贸工作会议。人民大会堂的休息室里,林小满紧张得不断整理衣领。当工作人员来通知入场时,她突然抓住苏念晴的手:"我鞋跟卡地毯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