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你将她待下去,编入步兵营。”宋瑜吩咐一旁的亲卫。
李晋就带着她去见十夫长,这一个月以来战事吃紧,没工夫在训练新兵,只好把新兵补充进老兵的队伍中,以老带新。
李晋见林臻是个小白脸,没有经历过风霜,恰好前几日一名伙夫阵亡了,就将她推给了营地的十夫长当一名伙夫。
得知这个消息的宋瑜只是嗯了一声,并未多言语。
赵芊映拿起锅里的勺子,那比她还要大的锅,她看了半宿也没研究明白。
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边塞她要怎么做出让人满意的饭菜呢。
胖乎乎的阿良推了她一下,“别看了,锅里面没有花,待会营地的人就要回来了,我们要赶快把饭做好。”
她看了一眼旁边的烂白菜和几桶脏兮兮浑浊的水,“我们要用这些东西给他们做饭?”
她想过艰苦,没想过这么艰苦,这些食材放在现实社会可是给猪吃的啊!
在边疆浴血奋战的士兵就吃这些东西带兵打仗。
“别发愣了,待会晚了,士兵都要饿肚子了。”
“好的。”赵芊映将水倒在大锅里,阿良把木材抱过来。
打火石很快点燃,赵芊映就守在锅旁边,大白菜就这样混在水里煮着。
“没有大米吗?”
“你是哪里人,大米这样的好东西怎么是我们能享受的,我们一般吃红薯,前些日子红薯也没有了,将军给京都写信运送粮食,红薯还在路上。”阿良奇怪的看了赵芊映一眼。
“听闻你是儋州来的人。”
赵芊映点点头。
“儋州是一个富庶的地方,北境比不上儋州,你为何千里迢迢来这里。”阿良见她细皮嫩肉的,肯定她是家族落难来到这里谋生的。
“家中落了难,我来到北境想争一份军功替家人赎罪。”说着她落下几滴泪来。
阿良抱着赵芊映,“以后哥哥我罩着你,这北境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逃荒逃来的,家中死的就剩下一个了。”
“这伙夫的事情也简单,士兵每天吃两顿,你就和我给他们一块做饭就好了。”
赵芊映向远处望去,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一粒砂砾,在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中想象着自己的未来,千年后有人在这片沙漠中骑着骆驼旅游,她的眼中湿润,原来这就是千年前的战场,荒凉孤寂,除了在营地驻扎的人以外看不见一个活物。
“别难过,只要我们能活着回去,朝廷论功行赏,你的家人就可被赦免。”阿良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的说。
这群常年生活在北境的人愿望是如此的质朴,他们相信朝廷的调令,可赵嘉南眼里只有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明帝眼中只有封建统治,没有人将平民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他们以命相护的大周朝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即使在京都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也不过是流民的吃食。
北境的士兵每十年论功行赏,这是阿良进入宋家军的第一年。
“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一些银子回家讨个媳妇。”
赵芊映温柔的笑了笑,若在现代她肯定会认为这样的人想女人想疯了,可在这样的社会里,讨媳妇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军或许是他们唯一的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人埋骨在这里,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为了争权夺利把宋家军牵扯进来吗?
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平民而已。
火烧的越来越旺,她的思绪已经飘远,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她抬起头给自己盛了一碗,她忍着恶心艰难的吞下去。
“你们平常就吃这些?”
阿良不语,她抬头望望,阿良早就不见了踪迹,一身盔甲映入眼帘。
“宋将军!”
“北境艰苦,比不上儋州的繁华,你若吃不下就回去吧,别为难自己。”
“将军说笑了,我既然已经来了北境,就绝不会因为这点难处退缩的,您也不必试探我。”
“你不值得我试探,我告诉你的是实话,宋家军比不上朝廷官员大鱼大肉,这里不仅有红薯,还有战争,林家主实在不必吃苦。”
“我是世家子弟,若我能让朝廷知道世家子弟也在参军,朝廷自然也会拨款。”
“哦,是吗?林家主是否太看得起自己了。”
“林家的身后是太子,只要宋将军愿意合作,太子的粮草会直接运到北境。”
赵芊映豁然觉得脖子一紧,宋瑜掐着自己的脖子,“宋家军绝不站队,收起你的心思。”
说完他将赵芊映甩在一旁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