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从杭州飞离,两周后又重新抵达,李惟一走下飞机时,居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错觉。
李惟一没去和千仞当面对峙他的演员行为,是因为她觉得这样的人无法沟通,而千仞却把这当做是示弱的表现,在之后的一周消停了下来。
李惟一被林总喊去开解的时候,她也只是表示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状态,此事就不了了之。
冷冽的空气拂面,让人不由得精神一振,比之广州的湿冷,杭州的冷则像是青玉上的薄霜,触之微寒,握之温凉。
李惟一呼出口白气,回头就见IN的众人都戴上了和岚的样式相差无几的围巾,看上去倒还真像是一个队伍里的人。
“你们一起买的?”李惟一疑惑地问。
乌拉有些骄傲地扬起头,手工织作围巾在他脖子上绕了两圈,“这是山与给我们织的,每个IN成员都有份。”
“看不出来你还会织围巾。”李惟一看向何屿,调侃地说。
何屿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眉眼柔软地弯了下来,“一点爱好,以后给你也织一条。”
他顿了顿,有些担忧地开口:“你只穿这么一点,会冷吗?”
李惟一轻轻笑了笑,任凭寒风侵袭,“习惯了。”
她提着当初来IN俱乐部时提着的包,走向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汽车。
常规赛和季后赛之间只间隔了三周,各个进入季后赛的队伍还得提前两天到杭州场馆里调试设备和彩排,其实留给他们的训练时间并不算多。
IN战队算是最早来到杭州的一批,官方给他们安排的酒店里,其他的选手还没见到,倒是在酒店一楼大厅遇到了不知从哪得到消息,早早在此等候的粉丝。
“山与山与!”“山与可以给我们签个名吗?”几个还是学生模样的女生聚了过来,她们礼貌地对着战队的其他人点头示意,朝山与小心翼翼地递出小卡和黑笔。
“那你们先去办手续拿卡吧,我给她们签个名。”何屿有些歉意地对着李惟一等人说了句,随后就把走向了那几个粉丝。
林总去办手续,留李惟一几人在原地,乌拉朝李惟一走近几步,看着何屿被粉丝团团围住调侃道:“每次来线下就属山与最热门了,几乎每次都有粉丝等着他。”
有两个粉丝找完何屿又把岚喊住,岚朝刚说完这话的乌拉笑了笑,也走了过去。
乌拉摊手感慨一句,“现在岚也有了,打得早是真有优势啊,粉丝认识得又早数量又多,真羡慕啊,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么多粉丝就好了。”
“我记得神佑进入职业的时间比你早。”李惟一轻飘飘地开口。
李惟一虽然是上了六阶后才开始看的比赛,但平常在排位训练吃饭睡觉之外,也把以前的一些比赛翻出来看过。
IN战队相比起别的战队算是成员更迭得很多的一支队伍,如果说职业化后第一场秋季赛算是战队1.0的话,不算李惟一加入后的今天,IN战队已经是6.0版本了。
2026年夏季赛进入职业的神佑看着2027年深渊加入的乌拉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2027年秋季赛加入IN的千仞一言不发。
那几个女生小鸟似的簇拥着山与和岚,从包里掏出小卡、相片、信件……而后在一声声谢谢中,朝一众走向电梯的IN成员喊了声:“IN一定要拿冠军啊!”
而何屿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朝她们挥了挥手。
虽说酒店里有网,但信号实在差得可以,在酒店里训练是不成了,他们只得外出找了个网咖包了个房间来训练,几个人挤在不算宽敞的电竞包厢里,倒是有种职业前野队训练的感觉。
不出意外,他们接下来几天的训练都和电竞包厢脱不开关系了。
训练的间隙,小鹤又来找李惟一单练,他也知道李惟一因为要训练——如果说在观赛席上也算是训练的话,所以刻意约在了半夜十二点半到一点半,李惟一欣然答应,随即在网咖一楼的自动售货机里扫码购物。
李惟一拿了瓶蜂蜜柠檬水,转头就看见何屿抱着个保温杯走下楼来。
网咖里的光线不算太好,是为了避免反光到电脑屏幕上影响视线操作,即便在这样的灯光下,还是能感受出何屿清隽柔和的气质。
李惟一旋扭瓶盖,让蜂蜜进入瓶中的液体,端着蜂蜜柠檬水喝了一口,看着何屿找工作人员要了热水,也端着自己的保温杯走了过来。
“很养生啊。”李惟一从保温杯里升腾的热气中看向何屿,调侃道。
何屿笑了笑,“毕竟是冬天,还是喝点热的,不伤胃。”
“胃不太好?”李惟一又喝了一口手里冰凉的蜂蜜柠檬水,感受着一股凉意从喉舌一直延伸到胃部的感觉,全然不在意何屿说的话。
“很早以前打季后赛,bo5赛制下,训练单练都不敢停,为了吊着精神,一罐一罐的红牛灌下去,又不好好吃饭,消化系统出问题也是常有的事。”何屿敛眸,声音温沉,听起来像是从一片沉寂的湖底传来。
“24年你们拿冠军的时候?”李惟一问。
“是啊,”何屿眉眼微弯,笑意却并不完全,“可惜当初一起把红牛罐子垒起来的那几个人都已经退役了。”
24年的比赛李惟一还没看过,实在是太久远了,已经完全不适合当下的版本,除了当事人,恐怕只有冠军能在别人的记忆中留下一笔,她也一样,能记住的也只是属于IN战队的唯二两座冠军,随后便是无休止的战队成员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