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从人到神 > 第4章 第四章死因

第4章 第四章死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拂晓掰着指头算了算,自己的手指脚趾加献的仍不够。“一掌又一指个吾们的手掌脚掌指数的掌又四指。”

拂晓说得太绕,献脑子里转了半天才算出来这是多少。

六百零四。

活了五十多年,献当然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死于非命,见过的老死之人屈指可数,但两者具体的比例差异她是没概念的。

如今拂晓这么拿数据说话,献倒吸一口冷气。

她想像不了六百零四是多少人,但她原本的部落大人稚童加起来也没超过四百人。

这么多人,只一个是老死的,这老死的概率也太低了。

献不解:“汝为何记这个?”

“吾能记得的最早的事便是死。”拂晓道。“一个崽倒下后,再没起来,不吃东西也不喝水,再后来就被埋入墓地。吾那时就想,吾是否也会如此?吾是否能活到长成大人?吾要如何才能活到长成大人,活很多很多个春天,在未来的某一日,是睡梦中平静的死去?”

献仍没明白。

“吾就想,若吾知道每个人是怎么死的,吾能否通过避开造成他们死的原因,从而不死?”

献惊讶道:“好像可以,拂晓真聪明。”

拂晓抚着木板长叹道:“然后吾就开始记这些,记下吾认识的每一个人的死,和他们的死因,不知不觉就记了这么多。”

“那汝有没有找到活很多很多个春天的办法?”

“没有。”拂晓摇头。“吾发现,人的生命,非常残酷。”

献疑惑的看着拂晓。

“与吾同岁出生的崽,到第六个春季时,五存二,而活着的到第三掌个春季时,亦死去半数,活着的到第四掌又一个春季时,又五存三,还活着的到如今,又五存四。”

献掰着指头算了好一会才算明白这是死了多少个,还活着几个。

若与拂晓一起出生的崽有一百个,到第六个春季时,还活着四十个,到第十五个春季时,还活着二十个,到二十一个春季时,还活着十二个,到现在,还活着九个半。

献:“....怎么死的?”

死了这么多,部落能延续下来真不容易。

“汝问得是大人还是崽?”

“都问。”

拂晓想了想,举例道:“崽每二十掌(一百)的人,四掌(二十)在会爬前,不知道为何病死的;三掌又三指(十八)是在会爬后见到什么都往嘴里塞,不知道吃了什么死的;两掌又二指(十二)是在会走路后磕磕碰碰受了伤,伤口坏掉死的;两掌又一指(十一)是被蛇虫咬了后死的,其中最多的就是蚊;一掌又两指(七)是冬季时吹了风死的;一掌(五)是被野兽叼走的;四指是打闹出汗后死的;剩下的是一些不太常见的死因,比如吃肉时被骨头噎死、走路摔死、跑丢了、烧火时被烫到这些。”

“大人呢?”

“每二十掌的人,六掌又三指(三十三)的人死于受伤后伤口坏掉,伤口有大有小,有的是被大豚獠牙刺伤,有的是弄柴时被木刺刺伤;三掌又二指(十七)的人是被蛇虫咬了后死的;一掌又二指(七)是野外喝了不干净的水或没煮熟的生血;一掌又一指(六)是被野兽杀死;四指是吃了没完全处理好,还有毒的食物;四指是溺水亡;三指是在部落冲突时战死;两指是失踪,大概是在野外走丢了,找不到回来的路;一个是伐木时被砸到.....一半的一半个人是死于生育,再就是一些不太常见的死因,和崽差不多,走路摔死、吃肉时被骨头噎死、走在山坡下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死。”

献为拂晓这细致到一半的一半死因统计瞠目结舌。

瞠目结舌之余,看着那一大捆木板,献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异感觉。

就是,突然觉得,死亡没那么可怕了。

明明木板上的记录那么离谱与可怕。

献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只能道:“这两块木板朽坏了。”

拂晓看了眼。“那两块木板是最早的,虽然吾很用心的保存,但木也会朽,等快入冬时吾弄些石头,刻石板上。”

饭食很快煮好,还是野果野菜炖肉。

煮好的肉汤被分成四部分,三部分是晚餐、明天早餐、明天晚餐,最后一部分是今日早餐。

虽然凉得没热的好吃,但没办法。

每次生火都要耗费不少燃料,一次煮两天的食物可以省下这部分燃料,若非气候炎热,肉汤最多放两天,超过就会变质,部落很愿意一次煮一个月食物。

饱食一顿后,拂晓以献需要熟悉环境为由带着献离开聚落,来到森林边缘。

“来,汝飞一飞,看最远能看到哪些东西。不要勉强,看得不远也没关系,吾能应付众人。”

献试着飞起来后往高处飞,飞得越高,越耗费体力,她以前飞行时都是卡着树冠高度,能避开野兽就行,这一次全力扇动翅膀,最终将树冠甩在身下。

高处本就望得远,献的视力也很好,在体力将耗尽时,献抓紧时间四顾,旋即下落。

拂晓一把接住落下的献。“真厉害,飞得比树冠还高。”

“只高出树冠一个汝的高度。”

“那也很高了,那么高,吾爬都爬不上去。”

献看了眼自己方才踩在脚下的树,至少五个拂晓合抱的树干,以及二三十个拂晓加起来的高度,谁会没事爬这么高的树?

哄人也哄得有技术点。

献道:“吾看到东边有一株枯死的大树,南边是聚落,西边是一条大水,北边是一条大大水。”

拂晓在脑子里将献说的地标与记忆对比了下。

大水应该是聚落周围的一条溪,大大水则是淇水,而东边枯死的树,应该是部落过段时间准备去伐的木。

献紧张的问拂晓。“远不远?”

不是很远,用来帮助狩猎有用,但不大,不过这不是问题。

现在都能飞这么高,长大了只会飞得更高。

至于那可能需要很多很多个春季,天上又不会下肉汤,想得到什么,自然要付出些什么,部落肯定能理解这一客观现实。

拂晓摸了摸献的脑袋。“远,很有用。”

献松了口气。“那就好,吾们去打猎吧。”

“先不忙着打猎,秋天果子熟了,挂在树上的时间很短,不及时采摘,就被鸟吃光了。”

“哦哦,吾差点忘了。”

采摘的果子被分成两类,一种是能晒干长期保存的,一种是不能长期保存的,前者摘下来后会被切开再晒干,晒干后储存至窖穴,后者则是以最快速度吃掉。

整个聚落所有人一天六顿的吃了十天果子都没吃完,没吃完的都腐坏了,但没扔掉,而是堆在一个窖穴里。

拂晓对疑惑的献解释道:“猴存放果子的地方,时间久了,果子也会变质,还会产生酒,猴很喜欢喝。吾喝过一些,滋味很不错,天冷的时候喝起来非常暖和。所以吾们也将吃不完的果子堆在一起,酿出酒,冬日饮用。”

献也喝过猴儿酒,虽然因此被猴追,但滋味很好,她不后悔,只是没想过还能自己酿酒。

果子都处理好是收稻。

农田里稻穗低垂,稻粒开始掉落,再不收就都掉地上了。

大人拿着石刀石镰割稻,献与幼崽们跟在后面捡拾地上掉落的稻粒,顺便驱赶鸟群。

献捡的时候捡起一粒稻,搓开表皮送进嘴里嚼了嚼,和以前吃过的粮食作物都不同。

也确实不同,她出生的部落,种的都是葫、青豆、黍等作物,稻这种作物根本没见过。

稻很噎人,粮食作物都很噎人,但谁让它保存期更长,能让冬季时有食物。

见献好奇的吃稻粒,拂晓笑问:“滋味如何?”

“味不美,黍更美。”

拂晓道:“滋味是不美,但它粒大,一粒当好几粒黍,也更顶饱。”

献叹息。“有这么多美处,怎么就不再美一处呢?”

拂晓莞尔。“若能美两处就更好了。”

献疑惑:“两处?”

“粒成熟后不会脱离穗,可以一直留在穗上就美极了。”拂晓痛心的看着地上的稻粒。

植物生来不是为了给人吃,果实成熟了就会掉落泥土中。

稻田里的稻粒将近半数掉在地上便宜了蛇虫鼠蚁与鸟类。

更令人吐血的是,这还不是全部损失,从果实结出起,鸟群就每天拜访稻田,因此结果后能长到成熟的稻粒也只是一部分。

献闻言,看了眼遮天蔽日怎么赶都赶不完的鸟群,她也开始肉疼了。

收稻收得很快,也必须快,每慢一分便会有若干稻粒被鸟群吃掉。

稻田收割结束后,聚落愤怒的抓捕鸟群,吃了一顿全鸟餐。

解恨的全鸟餐后,还要继续面对鸟群。

黍熟了。

与必须在合适时间播种的稻不同,早了或晚了都会影响收成,黍的播种不挑时间,早了晚了都可以,收成比稻更稳定——当然,黍也有缺点,产量是真低,同样面积,稻的产量是黍的两倍有余。

产量如此低的黍没被稻淘汰,自然不是人们多眷恋黍这种世代种植的作物,而是稻这种新作物有个致命缺点。

丰收的时候,它的产量是真高。

欠收的时候,它的产量是真低,最差能颗粒无收。

而播种后是丰收还是欠收,抱歉,这是一件非常随机的事,以至于每次种稻前,聚落都要宰肥麋祭祀,祈求土地,保佑今岁丰收。

至于土地配不配合,看它心情。

而土地的心情,用拂晓的话来说便是:

今岁心情好,让稻欠收吧。

今岁心情不好,让稻欠收吧。

“既然这样,为何还要种稻?黍不是更好吗?”

拂晓叹道:“黍很好,但收获太少,不像稻,虽然收获多寡随心所欲,但一次丰收可以顶几次黍收成。因此吾们结合了下,两个都种,稻欠收吃黍,稻丰收,那就有更多食物以防不测。”

又是一阵抢收,最后一季黍子收获。

解决了冬日口粮,而冬季将至,聚落里不分少长,只要能走,全拿着家伙进入山林寻找容易砍伐的小树、枯树、枯草,捡拾枯枝,为严冬储备燃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