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63章 和平使命

第63章 和平使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臣想请一份恩典。”

朱载垕放下手中的开关奏疏,目光越过御案。

身形魁梧的男子正恭敬地躬身站着,他身着蟒纹锦袍,可锦袍之上,还隐隐沾染着西南边陲的晨露,以及那挥之不去的山林气息。

此人正是云南的世袭土司木东。

“什么恩典?”朱载垕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案头的御赐玉镇纸。

木东忽然抬头,眼神如苍山洱海般深邃:“臣想要一封讣文,转赠与那后人。”

他的声音带着澜沧江峡谷特有的沙哑,“就像礼部为俺答汗围城时的边军所写的那样。”

“你就要这个?”朱载垕微微皱眉,手指叩了叩御案,朱载垕的笔尖悬在宣纸上方,迟迟未落,“也是……”

他低声呢喃,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隆庆元年。

那年,俺答汗的铁骑如汹涌潮水般踏破山西防线,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

那些为了保护百姓,与敌军殊死搏斗的边军,许多人浴血奋战,最终连一具完整的尸首也没能留下。

听闻木东的请求,让他心中泛起一丝动容。

“是”木东斩钉截铁道。

去年,边境王朝犯边,木东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亲率八百土兵,星夜兼程,奔赴边关救援。

这份忠诚与果敢,朱载垕一直铭记于心,所以此时木东要用战功换一个恩典,他不会拒绝。

思量片刻,朱载垕终于点了点头,挥动手中毛笔,写下御旨,落在的末尾,又祝福礼部在末尾添上一行小字:“愿后世子孙,永享太平。”

写完,他一怔,自己的年号“隆庆”,本意不正是期望天下兴隆、庆云呈祥吗?

木东双手接过讣文,神色庄重的“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虔诚:“陛下,臣还有一事,斗胆相求。”

“但说无妨。”朱载垕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

“臣想把这封讣文刻在玉龙山的摩崖之上,”木东的声音微微颤抖,“让后世子孙知晓。”

朱载垕沉默了,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紫禁城那高耸的宫墙,大明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许久,他忽然大笑起来说道:“好!就依你所言!”

木东退下时,步伐沉稳却又带着一丝急切。

朱载垕望着他的背影,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在昆仑镜中看到的小杨,那个年轻男人的眼睛,和木东一样明亮。

朱载垕不禁思忖,这封带着木东敬重的讣文,或许有朝一日,真的能跨越漫长时空,与后世维和士兵相遇。

“不知后人看见,会如何啊!”

在当下的时代,日光透过云层。

小杨身着笔挺的黑西装,身姿挺拔,可脸上却难掩沉重之色,他向连队郑重告假外出,只为赶赴一场意义非凡却又令人心碎的告别仪式

——送别那位曾与他一同为维和事业并肩奋战的马来华裔同志,福森。

当小杨踏入马来维和营地时,一股凝重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

营地内,平日里的热闹喧嚣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静得让人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此刻都默默伫立着,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哀伤与不舍,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沉痛的情绪之中,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马来方面对此次告别仪式极为重视,他们怀着敬重与缅怀之情,严格按照牺牲战士的家族习惯进行操办。

在仪式现场,福森对父母也日夜兼程,赶来接孩子回家。

马来营的长官清了清嗓子,宣读起来国内遇难遗属们请大师写好寄来的讣文:

「致祭于维和捐躯诸英烈之灵曰:

……有维和之士,远离桑梓,奔赴异域,志在靖乱,情系苍生。其行也,若星耀暗夜;其德也,如日暖寒秋。

诸英烈临危受命,义无反顾,执干戈以卫和平,冒锋镝而护黎庶。或冲锋在前,不惧生死;或救助伤患,不辞辛劳。其心也善,其志也坚,虽千难万险,而矢志不渝。

念年少风华,壮志未酬,却为天下之安,捐躯赴难,夫英烈者,国之脊梁,民之楷模。虽身死异域,而精神不朽,风范长存……」

语毕,临时征用的会议堂,身着制服的战士们整齐肃穆地站成队列,静静默哀并庄重的三鞠躬。

“既然是我们东大的后裔,自然要献上一份心。”

陶弘景一袭道袍,手持拂尘,长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神色庄重肃穆。

他缓缓闭上双眼,口中吟诵着古老的经文,那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

陆羽与皎然双手合十,口中诵念着佛号,开启了佛教的法事。

杭城的一条小巷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脸疑惑地拉了拉身旁妇人的衣袖,脆生生地问道:“阿娘,他们不是夷人吗?”

不等妇人开口,旁白一头戴方巾的老者,原本正悠然踱步,听闻大户居然为后世义士请了法事,脸上瞬间涌起怒色。

他的胡须气得根根竖起,双眼圆睁,大声斥责:“夏如夷则夷,为夷祈福,恬不知耻!”

门角处,满脸通红的汉子踉跄着出现,明显是刚吓席,还带着几分醉意。

“哪里来的昏老头!老子出钱为义士送行管你什么事?给我赶出去,别藏了老子的地。”

听到老者这番言论,他几步上前,手指几乎戳到老者鼻尖,扯着嗓子吼,若不是同伴阻挡,一拳头就下去了。

“赵二你慢点,这出来门不是自己地了——”

在城中大大小小的庙宇里,香烟袅袅,善男信女们纷纷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面向昆仑镜的方向,默默祈祷。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虔诚与关切,为这些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勇士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小杨望着安详闭目的友人,思绪不由自主地飘了与福森的相遇。

在马赫迪地区,气候炎热难耐,杂草丛生,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简直是白尾伊蚊和埃及伊蚊繁衍的“天堂”。

也正因如此,登革热在当地极为流行。

稍不留意就会成为登革热的目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