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38章 不止考古

第38章 不止考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常宁指的不只是说他们的父亲福临,在位时就亲近洋人,尤其是那个汤若望,因母亲孝庄文皇后称汤若望为义父,而称其为“玛法”,更是在逝世前立三子玄烨为皇太子为帝位的继承人,也是采纳汤若望建议的结果。

时至今日,若不是康熙突然暴起,钦天监里的洋人还有哄骗大清多久?常宁或许不懂历法,但因为西洋馆一案,京中的天主信徒骚动,连老太后都惊动了。

西洋馆的传教士一直是暗中收监的,由福全一手操办,选的都是八旗的亲近子弟,还是走漏了消息,也让康熙意识到天主教在他眼皮子底下生出的隐患。

或许其中有一两个纯善之人,但康熙宁不放过。

恰逢尼布楚急报,负责翻译的徐日升擅自在谈判时,加翻译了一句“已向雅克萨派出大量军队”,遭到沙俄借题发挥,康熙的谨慎成真,好在胤禔机智,运用流利的沙俄语镇住场子,即时更换了满、汉两族的翻译上场,至于徐日升和张诚,索额图已经命人押送回来。

“总不能一直防备。”福全说了句实话,“咱大清地大,指不定洋人从哪里溜进来。”

“咋办,咱也出海?”常宁不可置否,瞥见康熙的若有所思,暗骂一声不好,这三哥不会真想派人去海外看看,他赶紧建议道,“要不先去沙俄打探,既然洋人喜好传教,这教会定然就是他们传递消息的据点。”

【“唐朝文化远播东西,以文成公主入藏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举例,不仅促进了中藏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直到现在海外华人定居的社区,仍习惯以唐人街称呼自身。

甚至在李世民因病逝世后,突厥族将领阿史那社尔‘请以身殉葬’,铁勒契苾部将领契苾何力‘欲杀身以殉’,侍卫陵寝。李治听说此事后,亲自劝慰契苾何力,告诉他李世民曾有遗旨,不允许活人殉葬,契苾何力这才作罢。

不过,昭陵仍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分别为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很可惜都是昭陵早年遭受破坏,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

这块万国来朝雕塑表现的就是大唐王朝四海成服,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朱元璋沉醉在盛唐的辉煌之中,目光飘渺的注视着昆仑镜,良久,他沉默的取出《宋书》与《唐书》摆在案前。

朱元璋贫民出身,最初只抱着朴实的农家思想,想要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但显然治理国家并非简单的农家生活,不能只满足于家庭的温暖与安宁,他想要的是一个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

虽然有心与孔家交好,但孔克坚不听召见假装生病了,只让儿子孔希学代替,朱元璋不理解孔家的贰臣之心,毕竟大明已经稳固了江南的根基,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是正经的华夏天下。孔家居然还要与蒙人的“社稷宗庙共存亡”,令朱元璋发笑,更为不满。

“孔家的骨气都在崖山了。”朱元璋嗤笑,“赵宋轻武重文,李唐失于武宦,各有得失,标儿,你说咱家学谁好啊?”

“归根结底都是外敌入侵时还在党政内耗,”朱标总结道,“上下离心,相互猜忌,给了外敌乘虚而入的机会。”

朱元璋点点头,怅惘道:“人心易变啊。”

【朱简明清了清嗓子,以最饱满且热情的声音播报道:“我们面前的这组雕塑,以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画为蓝本,上承贞观之兴、下启开元之盛,而它中间被簇拥的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她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深远而广泛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还推动了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发展,使唐朝走向了一个繁荣和稳定的时代。

在政治方面,女帝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推行了科举考试,打破自两晋以来九品中正制度导致的世族垄断,使得更多有才华的人才得以一展宏图,提升了官僚体系的整体素质。设立宫廷学校,选拔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人物,这一批人才中很多成为了开元之盛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

世族官员嗤之以鼻,但寒门子弟却眼睛一亮,巴结世家为他人做嫁衣,还是靠着个人实力平步青云,这还要选?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世家从来也不是一个铁桶,政治也不是非黑即白,有利可图才是士人的追求,开元贤相清名令人瞩目,李治道:“狄仁杰,似乎是去年随朕巡幸汾阳宫的那名官员。开元贤相,如今想来却有风范。”

武天后侧目,迟疑的说道:“女帝?”

“太平?”李治下意识回答,又否决,考虑到狄仁杰的年岁,女帝必然是两代以内的皇帝,“还是显儿的?”

李治不好推论了,李显的女儿继位,说的是他父子两得多短命,李显有没有风疾可不好乌鸦嘴。李治揉着眼眉思来想去,发现好像真的只有太平是最合适的选择,他恍惚道:“显儿又做了什么?”

武天后感慨,李贤的事情看来让李治备受打击,不仅明崇俨死后,李治失去了医师身体每况愈下,更是让李治开始怀疑人生,你看他都会抢答了。

武天后虽然有心培育太平,但是这时候不宜引人注目,她还是要为太平找个补:“太平小孩子家家,成日在观中斗鸡弄狗,前日还请求去看望李贤,你指望她执政,大唐怕不是要完蛋。”

“胡闹!”纵使爱女心切,李治也不能否认,他头痛欲裂,只好摆摆手,暂时把“女帝”人选托付给武天后思考,他还有好几个儿子,孙子也不少,总归有一个能比过“女帝”吧,既然知道了后果,着手培育好李显肯定能避免发生。

见李治精神不济,武天后命人服侍歇息,自己出了殿,紧随出行的上官婉儿这才抬头望向面露轻松的武天后:“女帝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