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21章 后日谈(其一)

第21章 后日谈(其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猜不出父亲态度,只晓得过关的刘禅扬着脸朝老师们乐呵笑。于是刘备摆摆手,让他出去玩。

“孙权派遣吕蒙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云长可到益阳了?”刘备问道。

“昨夜传信抵达了,正屯兵。”诸葛亮答,“有天人神器相助,关将军定能势如破竹。”

“好!”刘备回忆起诸葛亮受后人启发做出来的新式军器大笑,“先生机敏无人能敌。”

“主公,”诸葛亮正色道,“我等与孙相争,要当心曹袭汉中。”

刘备点点头,神情凝重,蜀地人才收拢众多,然而和孙、曹两家对比,他还是资质单薄,如何应对还需要从长计议。

“阿耶,天女还没有降下旨意吗?”李丽质好奇的追问道,难得空闲的李世民伸手乐呵呵试图用胡须扎哭孩子,被早有准备的李丽质躲开,一溜烟逃回了长孙皇后身后,“阿耶坏!”

李承乾抱着比脑袋还高的书卷颤颤巍巍的迈过门槛,撇撇嘴不去看榻上如同小猪般呼呼大睡的李泰,长孙皇后怜惜的接过书卷摆好,转身与李世民道:“茶市贸易日益增长,洛阳的马场已经容纳不下多余的马匹,陛下想如何分配?”

“观音婢不必担心,”李世民想起今日收到点消息,不由开怀大笑,不想才两年,唐与突厥攻势逆转,多亏了后人给的灵感,“回纥、拔野古等部归附大唐,颉利不满想让突利攻唐,突利也不是傻的,如今茶马互市的利益足够养活部落了,一旦反目只能等颉利手里的漏分,于是上表请求入朝归附。颉利气恼,发兵攻突利。我已经派周范至太原协助了。”

“啊,”长孙皇后恍然大悟,了然的在书卷上批注,“马匹用于对战突厥。”

“不止,薛延陀被推举为新可汗,他也有心附唐。”突厥三位可汗,两位臣服,这对大唐来说是喜事,但□□地域辽阔,只靠两位可汗的意思并不能稳定,李世民还是希望薛延陀的归附晚一些,至少要等到解决了颉利,好腾出手敲打剩余的部落。李世民总结道,“这些日子,有劳观音婢协助承乾处理茶事了。”本来也是借了太子的封地遮掩,不好与朝臣明面上商议。

李承乾谦逊的向长孙皇后行礼,长孙皇后回礼,母子相视一笑,只剩没的到答案的李丽质左右看看,不爽的薅了李泰垂发一根,李泰惊醒:“痛!”

“四娘你等等——”李显喘着气,步履匆匆在宫中奔驰,前面的太平公主更是身手矫健,一跃冲入后宫与前朝分割的门槛,徒留李显在宫门急得团团转,“上官才人!上官才人——这边!”

“英王殿下?”路过得上官婉儿拎着食盒困惑的凑近,隔着门槛,李显忙解释道,“四娘听闻传言,找阿娘去了!”

上官婉儿面色一紧:“您说的哪个?”

“都是。”李显苍白脸,不管是四娘还是二郎,万一捅到圣人面前那都得完犊子,“后宫重地孤不便进,还请才人快去拦住。”

“多谢大王告知。”上官婉儿将食盒塞给侍女,也赶忙追去,然而还是差了一步,赶到时殿门紧闭,左右的侍女认出她是天后身边的红人,小声拉到一边劝道,“上官才人莫要进去,天后方才砸毁砚台,圣人也将到了。”

“是孤最近纵容你了。”武天后冷笑,对着一脸毫不动摇的太平公主,慢悠悠的抽出折子甩在她面前,“吐蕃遣使者上表,指名求婚太平公主,你既然享受了皇家的恩宠,也得承担责任,践行你的言论。”

她才回长安,便听闻宫中有流言“李贤不是她亲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与圣人的儿子”,李治诧异,武天后冷笑,李贤疑虑恐惧。即使武后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李贤,李治多次命人追拿源头无果,现在不止内朝,外朝的大臣们都议论纷纷。这流言想攻击的何止武天后,令太子与武天后离间,还搅淆李治与武天后所生的皇子公主们是否为正脉血统。

而李贤,居然任由流言传递!哪怕是和亲公主,大唐也从未有过以在位皇帝的亲女作人选的。吐蕃打的好算盘呢。

李治按着风痛的额头,柔声道:“太平还小,阿耶怎会舍得,更何况入道就是世外人了,求婚,历来都是从宗女中择取的,莫要哭了,阿耶心痛。”

武天后沉默不语,冷酷的看着父慈女孝的场面,李治心累,安抚好太平公主,又有太子,他拍拍武天后的手道:“流言朕会处理。”

“斩草除根?”

“片不留情。”李治保证,“太子你可认清了严重!”

“臣遵旨。”李贤咬牙,暗自腹诽,明崇俨害我!

赵匡胤最后一次在御座上听朝,黄门尖着嗓子宣告禅位的圣旨,皇太子赵德昭三辞,再接过诏书,赵光美为首率领群臣高呼簇拥。

“从此以后,大宋就看你们兄弟俩了。”赵匡胤乏倦的喘息,他活过了历史上既定的岁寿,但征伐带来的伤痛仍旧无法回避,这些年他一直在筹备北征刘汉的事务,至少在最后,他想要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而不是困死在东京。

“芳儿,登基大典之后随父出征,你可有怨言?”赵匡胤便服行走在东京城,繁华的喧嚣尽收眼底,他望着皇城的巍峨红漆侧身问道。

“臣无,”赵德芳小声回答,竖在前面为赵匡胤挡去拥挤的人流,“北汉是父亲的心愿,攻下北汉收复十六州,大宋百年无忧。”

“对,”赵匡胤欣慰的点点头,铿锵有力的誓言道,“你记住,我大宋,只有站着死,绝无跪着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