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11章 文食天下

第11章 文食天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在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成为大众饮料,大概是在清代,其中尤以北京城为正宗。

酸梅汤出自太医院的药方,京城闹时疫时,因为要治疗腹泻,所以使用乌梅,意在收敛,再配以冰糖、桂花、砂仁、豆蔻之类补气、提神的药物,防治时疫效果尤佳,此方称乌梅饮,后来就成了大酸梅汤。

不过后来在民间,为了节约成本,去掉砂仁、豆蔻等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过量饮用会加剧症状。”赵简明摇了摇手里的杯子,透亮如琉璃般的冰块与玻璃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咚声音,似笑非笑的揶揄道,“古法制冰,这个大家应该更感兴趣吧。”」

时疫、腹泻!

刘彻、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等等皇帝噌得从椅子上跳起,大灾大疫一个查漏就是上万臣民的死伤,历来时王朝统治者们头痛并棘手的问题。原本以为这只是消暑小食,没想到居然能还预防时疫,刘彻大为感慨,这天人说的云淡风轻,然后深里话还是要专研,漏了一点,就可能错过大事。

“卫青,”为了方便刘彻唤用,李广便私下把卫青调到长乐宫侍奉,“我记得你还有个妹妹,把这法子记下,送出宫与她研制。”

防范时疫的药,刘彻用脚趾头想就知道陈皇后那边也不会放弃,中宫至今无子需要保稳,但迟早有一日他要迎卫子夫入宫与陈皇后、窦太后对上,不如放出去给作为外戚的卫青添点身家,也是给自己藏底牌。

卫青当即拜谢,他兄妹三人,皆是平阳侯府的奴婢出身,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他自然要努力把握机会,给家人挣个好前程。

「“最简单的,就是挖掘地下冰窖等天冷结冰了,从湖中凿冰运送入冰窖,人力要求巨大,基本就是统治者专享。二就是硝石制冰。技术起源唐代,在宋朝普及,果然是因为南迁受不住南方的热吗?”赵简明不着痕迹的带过一句吐槽。

“利用硝石溶于水时会大量吸收热量的特性,使水的温度低于凝固点,就能造冰了。通常为了增大硝石与清水的接触,充分反应,会把硝石磨成粉,放入密封性好的陶罐中搅拌后盖住,至于安全地区,大量硝石堆积是容易连人带家一起炸上天的,所以制作时需要注意用量,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制冰后,把硝石放在太阳下高温烘干再次使用。”」

赵宋的皇帝们纷纷练就了厚脸皮的功夫权当没听见赵简明的讥讽,只被囚禁在府邸的赵光义想说什么,又放弃了。他已经失势,由他举荐的官员纷纷以谋反的罪名谪贬京外或是下狱,如今礼不下士大夫的话不多说。儿孙难得出了一个有骨气的,却是亡国君。

赵光义颓废的望着深深庭院,念在兄弟情分,赵匡胤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府中的用度如旧,儿子们还保留了宗室的头衔。威恩并施,赵光义无力回天,甘心也不甘心,但事已至此,为自己求个体面吧。

国公府里的阴郁无人深究,东京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小贩推着冰溜的小食大声吆喝贩卖。

打从天人的制冰法流传开,家家户户都抢上了硝石,一时间硝石价格疯涨断货,还有无良的商家甚至直接上矿采买堆积,全然不顾赵简明的提醒。然后,东京郊外轰轰烈烈一声巨响,奸商连带着万贯家财上了天,硝石价格应声暴跌,被硝石威力吓到的囤积商人纷纷抛售。加上硝石重复利用的能力,足够东京城里凉水小贩都购买一些使用。

王家娘子小心的封盖,把陶罐放在离房子最远的墙角阴凉处。天娘子说了,要注意安全,天娘子心善,过去每年暑热,王家铺子的汤水放久了易馊难卖,现在有冰水制凉,生意好了几倍。

再攒上钱,就请一尊天娘子像供奉,送小儿去私塾进学,不对,不止,女儿也看看有没有夫子愿意收,学了能管家。王家娘子想,她与丈夫不识字,白手起家吃了不少亏,儿女要是都能如天人一般麻利善辩,也不怕未来遭人欺骗。

「“当然了,以上都是古法制冰。现在的制冰技术发明于1879年的德国,而同一时期的清朝正值光绪五年,与沙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把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以及赔偿军费、免税贸易、增辟通商线路和增设领事等。”赵简明神色冷酷的补充道,丝毫不在意段段一句话会创死多少人,反正投放时间基点都在1840年以前,“大哥别说二哥,比结局,赵宋的小皇帝至少有骨气跳海殉国。”」

平生半载近乎顺风顺水的乾隆,听见后人嘲讽气到吐血,满脸难以置信的望向左右近臣,“她说的哪里。”

“回陛下,说的是伊犁。”侍卫们苦着脸战战兢兢的跪地磕头,头一次希望自己没那么好学识,懂得汉话。

伊犁?伊犁!

他刚刚收复的伊犁就这么丢了。乾隆难以置信的捂住胸口大喘气,赔偿军费、免税贸易

——这、这不就是重蹈两宋的覆辙。

乾隆两眼一闭,险些背过气去。在臣子们此起彼伏的慌张声中,颤巍巍睁开眼睛,伸手搀扶着侍卫坐稳,“去、去吧诸皇子及皇孙叫来听朝!”

甭管是哪个儿孙,都踹一遍解气先,比赵宋还没有风骨,那岂不是,他的后代皇帝,居然投了沙俄。

宋末元初,寓居杭城的周密看着天幕中对南宋唯一的一句夸赞摇摇头,如今说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早年间宋旗未易,朝中文武不思抗元相互争斗,乌烟瘴气的风气与北宋末年相似,那么走向同样都末路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南宋再无后路,只能十万军民共赴国难。

周密是南人,在元人的铁蹄下反抗的最久,理所当然,在新朝不受待见。他也无意为外族效力,只是拖着遗民的身份收集整理故国文献,后人提起他的《武林旧事》,才恍惚旧梦重温,南宋在后人仿佛口里一无是处,也是他的国,他的乡。

南宋尚有的少帝风骨荣光给他怀念,那大清在后人口里更加不堪,周密长叹一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