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扯扯唇角。
她进门看到宋正阳身上干净崭新的褂子,和家里女眷的旧衣裳,就知道这是个驴粪蛋子表面光的家庭。
应是有些积蓄的,但族长的身份在,少不得救济人,家里儿孙又多,这么多张吃饭的嘴,家底定是经不住花销的。
而且宋正阳的大孙子相看了对象就等着结婚,不久就是四代同堂,家里怕是更住不下了。
这时候把持着梨花的钥匙,想必也存了占据的心,但他好脸面,还在等着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昭昭不想深思下去。
端起茶杯,垂眸呷了一口。
外婆是明年年底回来的。
宋正阳占不了房子,但不妨碍在这之前,让她拿来做做文章。
“但是梨花毕竟是宋家的人,怎好就这样随你走了?”宋正阳试探地说。
昭昭微微颔首,神色认同。
“梨花的叔叔实在靠不住,她能倚仗的只有您了。”
宋正阳面容慈爱地淡笑道:“我是梨花的叔公,照顾她是应该的。”
“但您还是宋家村的族长,不止要照顾梨花,还要照顾村里的老老少少呀,这得耗费您多少精力?”
“!”这、这小闺女真是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啊!
宋正阳顿时浑身舒畅。
昭昭说够了这些恶心巴拉的场面话,长长吐了一口气,又目光真诚地开口道:“所以,我想把梨花过继到名下。”
“你要过继梨花?!”宋正阳诧异极了。
他没想过林家外甥女不止想带梨花回城,还要给梨花一个城里人的身份。
他有点羡慕!
“我知道梨花是宋家的小辈,您是族长、还是叔公,一定会担心她在我身边过得好不好,这就是我的第一个诚意。”
原来过继,是因为他这个族长!
是啊,有他在,谁敢欺负他们宋家人呢?!
宋正阳有点飘飘然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所以、第二个诚意是那个房子?嘿!这小闺女挺上道啊!
“没想到你对梨花这样上心,之前是我误会你了。”宋正阳欣慰地笑着。
昭昭也笑了笑,从兜里取出一张信纸,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宋正阳眯起眼睛看着,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这才一脸懵地瞅着昭昭。
“我想过了,过继这件事,不论对梨花、还是对宋家族人都要有个交代。”昭昭扫了一眼自己临时写的信,上面是梨花告诉她的,外公遇险后的埋骨处。
宋正阳还是不敢置信。
他对老五是有几分疼爱的,这个侄子是个好的,又勤快又孝顺,在一众儿孙里就侄子生得最像他老宋家的人、标致!
听说侄子遇了险,他难过了好些日子。
但不论是老五媳妇、还是他,都没想过要把遗骸接回来。
那可是在外省啊!
殓骨保管、车马费、人力钱,也不知道得多少啊!
没有人愿意出这笔钱,所以谁也没问过老五在哪里、更没提过要把他带回来。
“老五在这里?”宋正阳的声音有些发颤。
昭昭看着难得流露出几分真情的人,却只觉得讽刺。
她面上不显,点头道:“是在这里,我已经联系了当地的船工,请他们把、表姐夫带回来。”
“……你。”
宋正阳吸了吸鼻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在伤感之余,有些不适时宜地想到,原来第二个诚意不是房子啊。
“表姐夫要是可以回家,您和梨花也算有所安慰了。”昭昭说完,见宋正阳不知道在想什么,眼神冷了冷,又道,“而且宋氏族人知道您这样记挂侄子,帮着处理了身后事,他们一定会很感动吧。”
信纸皱了一下。
接回老五。
既能全了叔侄一场的情义,也可把近年来那些不安分的小子们压下去。
林家外甥女又如何?她毕竟姓叶。
宋家为的是儿孙,他们可没有对林家人低头!
宋正阳面色凝重地审视着昭昭。
心道:文化人说话漂亮,彼此得了好处,还体体面面的,倒也没什么顾虑。
“梨花有你这样的姨姨,是她的运道啊。”宋正阳松了口。
昭昭弯唇笑笑,没说话。
宋正阳顿了一下,又道。
“只要你把老五接回来,我便以宋氏族长的名义写下过继文书,把梨花过继到你们老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