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盛宁姚华录 > 第61章 做大糕饼

第61章 做大糕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朝的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率领着赫赫有名的娘子军,和李世民共同攻破长安,是历史上唯一一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不管怎样,有一点能够肯定,皇帝对姚谅寄予厚望。

姚谅和兄弟俩分别见礼,盛闻一偏头,见他大哥都看傻了。

盛闱原想着姚谅不过是一个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之女,或许有些美貌,那又如何?宫里最不缺美貌的女子了。

可见了姚谅真人,这一举手一投足,哪像一个农户女了?别说是他了,怕不是他母妃方充容也只有抖的份。

这气势不像姐姐,像妈妈…盛闱颤抖。

姚谅久违地浓妆艳抹,长眉入鬓,神采飞扬,头上的朱翠更是晃得人眼晕,她坐在盛闻右侧,悄声道,“如何?”

“脖子真强。”盛闻由衷地道,这么多发饰还不得十来斤,要是他戴,能给他的颈椎压折了。

“浑话。”姚谅白了他一眼,“我巴巴地来给你撑场子,半句谢也不说,真让姐姐我寒心。”

“你既然来了,我当然要谢你啦。”盛闻道,“我请你吃糕饼。”

盛闱只来得及听见糕饼二字,目光灼灼地盯着二人。

姚谅不知先前兄弟两人的谈话,她小声道,“大皇子喜欢吃糕饼?”

“对。”盛闻点头,“我们兄弟姐妹都最爱吃糕饼。”

“我从前竟不知道这事。”姚谅不疑有他,将皇子皇女们喜欢吃糕饼记在心里的小本本上。

姚谅一来,其余的商行也纷纷到了,各自落座,盛闻递了个眼神,金华等宫女为他们各自奉上茶水,又用粉色的硬卡纸在他们面前立起一个小名牌,上书某某商行某某的字眼。

“这味儿就对了。”盛闻把自己面前的名牌“东宫董事长盛闻”摆正,满足地喟叹了一声。

这些没屁用的细节皇帝不会管,盛闻玩得很开心。

这里的人不全是真心实意来竞标的,有不少都是前来看看这种新奇的运营模式能有什么空子可钻。

盛闻清了清嗓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稿子,“诸位贤达,商界诸君,今月临朱雀,星拱北辰…”

这都什么屁话,看不懂一点。盛闻硬着头皮往下接着念。

小裴你再写这种华而不实的破文章,一辈子也考不上科举。

说到底这是他自己的错,不该老实把写发言稿这事推给别人。

推给别人就算了,他自己预先连看也没看。

一堆假大空的话念完,盛闻道,“光动嘴皮子有纸上谈兵之嫌,孤代表东宫认下朱雀大街外郭到明德门的一段,免得有人说孤是从商人手里白掏钱。”

白居易所写“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船载沙…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描写了京都街道的主要构造,即黄土上铺河沙。

遇风则尘土飞扬,遇雨则泥泞不堪。

“小裴,把东宫的演示文稿挂出来。”盛闻拍了拍手,裴钧立刻拽了两下盛闻背后的机关。

咔的一声,一副数米长宽的幕布落下,裴钧拉了一下垂下来的绳子,幕布立刻翻了一页。

裴钧正了正衣冠 ,“伏惟大人钧鉴,朱雀通衢,南抵明德,乃我大雍龙脊,帝阙咽喉。”

“ …燕山与太行山东翼,石灰岩储量丰富,临近地表,便于开采,取东郊浐河之河沙,黄土可就地取材。”

“道旁槐柏无需移栽,或可改为果树种植,供行人解渴乘凉。”

“另设养路银十万贯,岁取息钱,供后世补葺。”

裴钧击掌三声,四名宫人合力抬入一琉璃沙盘, “应太子殿下令,此段修整后试改为商业街,不再设坊市之分。”

此处要提一下,“坊”是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封闭的地理空间,居民区被土墙围起的同时,实行严格的连坐和宵禁制度。

简单来说,居民区就是居民区,不可以摆摊卖艺,商业区就是商业区,不能住人。

姚谅从前只能推着小车来京都这样的大城市卖胡饼,不是因为京都人傻钱多,而是因为“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她在村子里私自卖肉饼,是违法的行为。

虽说官府不会拉着这些小商人斤斤计较,坊内也有酒楼商行的存在,但到底不稳妥安全,所以姚谅有了本金之后,立刻到京都开始进行正经八百的生意。

想进行大规模的采买,还是要到市当中去。

商人们一愣,随即轰得炸开了,他们手中大宗的买卖多,当然有木兰诗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经历。

花木兰她也不傻啊,为什么不把东西在一块儿买齐?

除了文人有意的互文手法,古代买东西是真的很不方便。

“好了诸位。”盛闻比划了一个下压的手势,“准备好标书的,来裴秘书这里抽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