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一见面均是互相打量一眼,章简书眼中的李清照体态风流,眉目舒朗,仪态端庄舒雅,虽不是绝色之姿却有睥睨之态,许是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带一股豪迈洒脱之感。
李清照也暗暗观察章简书,好一个昳丽的小娘子,肩平背直,昂首挺胸,纤致修长,长腿遒劲。
莫怪她用遒劲形容一个小娘子,章简书身旁的王明明芊芊细步,章简书直接一步迈两个台阶,实在形成对比。
许是要见到偶像了,章简书难免有一丝急切。
“姐姐,这位便是章大娘子。”王明明开口,又向着章简书说到:“简书,这位是我的表姐,名清照。”
章简书待王明明说完,率先面向李清照深深一躬执了一礼。
“晚辈章氏简书,见过前辈。”
王明明和李清照都颇为惊讶,只因章简书对李清照执弟子礼。
一来二人非亲非故,二来此礼是男子所行之礼,三来此乃晚辈弟子对师长所行之礼。
此举一出,李清照便感觉到了章简书对自己的尊敬。
“快快起来,当不得章家妹妹如此大礼。”李清照急忙把章简书拉起。
“先生大才高义,当的此礼。”章简书郑重道。
此言一出,王明明又是一惊,李清照也笑道:“妾身一女子安得此称。”
章简书也笑了,“女子如何不能称为先生,新唐书记载,宋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历三朝,后妃与诸王主率以师礼见,称先生,先生之才举国通晓,又志存高远,晚辈仰慕至极。”
说完二人相视一眼,均都笑了。
有的人相伴一身也是相同陌路,有的人初次见面便可引为知己。
寒暄一番,三人落座,李清照作为当今才女,自然少不了对文学的探讨。
“先生莫要取笑我了,那如梦令当真不是我所做,乃故人所书,说起来文风与先生颇为相像。”就是平行世界的你所做。
“即是故人,当真可惜不能一见。”莫名的李清照与那故人有相惜之感。
一番言谈,从诗词歌赋到民间风俗,从衣服首饰到吃喝玩乐,甚至还有马吊棋牌,得知章简书也是略通一二,李清照颇为欣喜。
章简书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李清照的形象在她心中更鲜活了。若在后世,这拽姐也是一个大顽主。
与她相比,自己那冲浪、滑雪、攀岩、骑射只能算是兴趣爱好,而且是很省钱的兴趣爱好。
不愧是豪门之家养育出的女子,谈吐见识果真不凡。此处所说豪门不单是指钱财,还有学识、教养、礼仪、见识、心胸、眼界。李清照除开那些还有聪慧的头脑,和开明的父母。
华夏几千年就孕育了一个李清照,当然有人会杠,也有别的才情俱佳的女子,只是被埋没在闺阁内宅之中了。
要知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若无伯乐,无论什么马,终将骈死于槽枥之间。
朱淑真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
古代常言,三代方知穿衣吃饭,五代诗书传家,百年以上高门望族,且代代出官方称世家。
普通的升斗小民,仅填饱肚子就用尽全力了,谈何教育后代。
在章简书感叹李清照时,李清照也在心中默默地欣赏章简书,小小年级已是见识不凡。
当然若是章简书知晓她心中所想,也会摇头失笑,她并不是真正的规格小姐啊。
三人又闲聊几句,就匆匆告别了,章简书实在太忙,与二人约好日后再见。
此后一连三天,中秋庙会的名声响彻汴京。
若说前期是全体市民的狂欢,那后面的拍卖会,便是将整个中秋庙会的商业氛围推向了高潮。
各界商家巨贾和豪门贵胄纷纷来拍卖会寻宝,豪门公子一掷千金的不在少数。一时之间在朋友圈出尽风头。
章简书也见识了汴京有钱人的奢靡,上辈子家中只是中产阶级,父母节俭,生活小康。
本场拍卖拍出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轰动了全场,竞价最终高达三百万贯,还有柳公权的十六日帖也是竞出天价。
还有唐代的兽首玛瑙杯、八重宝函、五色秘瓷盘,春秋秦公镈,西周的玉鹿佩等,不甚出名的拍品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现场氛围的热络,后来倒是促成不少竞标的意向。单是佣金就让章简书赚的盆满钵满。
此拍卖会还有一人乐的合不拢嘴,便是马记商行的东家,女儿红作为冠名商自是不提,每次拍卖都会念马记商行的广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记商行您身边的不二之选。”这句广告词,使得马记商行,也在一众商家心中挂上了号。后面订单暴增也是让马掌柜笑开了花。
当然为此拍卖会章简书也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镖师、武僧自是不提,连税吏也被章简书请到现场。
拍卖一旦完成,双方请人鉴定无误,签字画押,即刻纳税交接,再请镖师护送回家。
服务周到,细致入微,买卖双方均满意,百分之五到十不等的佣金,双方交的倒也爽快。
尤其是那卖方,相比典当行死命压价,拍卖场可是帮自己抬价的。若无难处,谁会典当物件。既已出手,自然想卖一个好价钱。
当然也有眼红嫉妒来捣乱的,流拍之物是一个七彩琉璃盏,被叫到三百贯的高价,实际价值也就是五十贯钱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