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淮山赋 > 第1章 家法

第1章 家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近日欧洲时局动荡,远在柏林留学的钟延龄接到家信,下月祖母八十大寿,要她回国拜寿。

同样是家信,两年前那一封,仿佛写尽了她的余生。

长兄钟桓聿打娘胎里出来,便体虚气弱。

平日里走上几步都要喘上好几口气,硬是靠着汤药吊着,转眼即将而立。

两年前,长兄病重,汤药的作用甚微。

眼看着时日不多,依着江宁这边的规矩,不到而立之年算英年早逝,不予下葬立碑。

钟家上下什么法子都试过了,老太太身边的贴身丫鬟婆子提了一嘴“冲喜”。

便有了之后的那场鸿门宴。

受了十多年西方教育的钟延龄知道这乱世荒唐,她竟不知如此荒唐。

母亲李氏作为续弦,早年不孕,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有了一个钟延龄。

若无子傍身,老太太定要给钟家主纳妾。

私心是藏不住的利剑,从此钟延龄便踏上了“女扮男装”的不归路。

母亲要她身体强健,身量颀长,又要她掩人耳目。

十二岁的她便被送到德国去念书,一去十四载。

当她被绑着娶妻给长兄“冲喜”后,不出一月,钟氏府门上还是挂了白布。

新婚第二日天还未亮,她便收拾了些行李从大宅后门跑了。

这一走,又是两个春冬。

老太太八十大寿前三日,钟延龄一身黑色长袍拎着黑色皮箱站在了府门前迟疑了片刻。

门口打盹的两个小厮,看清来人的瞬间困意除尽。

“二少爷!二少爷回来了!”

听见府门前的动静,管家钟安小跑了出来。

刚准备问二小厮在嚷嚷什么,喉间的话在见到钟延龄的刹那间咽回了肚子里。

钟安跟着喜出望外,“二少爷!”

钟延龄长腿一迈,迈过五寸高的门槛。

她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压住了她眼里的无神。

“二少爷,您怎么不提前捎信来,我好安排车去码头接您啊!”钟安上前接过她手里的皮箱。

钟延龄温润的嗓音响起,“整个江宁就一个钟家,我对车夫一提钟宅,他闭着眼也能把我拉回家。”

钟安讪讪一笑,“这倒不差。”

钟延龄知道自己此次回来的目的是为给祖母拜寿,她并不打算久留。

连回国的行李都没带上几件。

“祖母身体如何?母亲现下在何处?”

钟安略微思量,“老太太身体还算硬朗,只怕是心里记挂着您记挂得紧。太太应该在佛堂礼佛,二少奶奶应当在陪同。”

“什么二少奶奶?钟家什么时候多了个二少奶奶?”

听到“二少奶奶”这四个字,钟延龄神色一变,眉头紧锁,语调也变得咄咄逼人。

两年前的那场“鸿门宴”除了她之外,所有人好似都心安理得接受了。

在佛堂陪同李氏礼佛的岑君词心下有些不安,眼皮都跳了好些下。

从前院来传话的下人面上很是欣喜,一时忘了佛堂清静的规矩。

一路跑过来传话的下人气喘吁吁,话都说不利索,“太太、二少奶奶……二……二少爷……二少爷回来了!”

本想斥责下人没规矩的李氏,面上同样一喜。

“淮胤回来了?”

钟延龄,字淮胤。

岑君词心下的不安被坐实了,身旁的侍女比她看着还要高兴,“二少奶奶,二少爷总算是舍得回来了!”

从她入府那日,桑群便是她的贴身侍女,两年的主仆情谊在这,桑群也是实打实为主子高兴。

自己也该跟着高兴么?岑君词对这个名义上的“丈夫”没有过多的了解,只知道她们大婚当夜,两个人只是静坐到了东方露白。

她对自己无话可说,自然也不会同自己做些什么。

若不是自己八字命硬,她一个小中药商的女儿怎配嫁给世家出身的公子为妻。

钟延龄看不上她,也不可能看上她。

前院里,钟安让厨房给钟延龄做了些吃食垫垫肚子。

李氏一行人风风火火往前院赶,怎么说钟宅也是十进十出的大院。

见到女儿的那刻,李氏不由得落泪,“淮胤啊,娘的淮胤,怎的这般清瘦?”

自知母亲矫情性子的钟延龄泼了盆冷水,“德国佬天天吃干不拉几的面包,不是娘要孩儿去德国的么?”

她稍稍抬头看向母亲,一双瑞凤眼冲着母亲眨巴了两下,满是揶揄。

从母亲要她以男儿身示人,她便知道母亲为保全自己的地位,手段多狠厉。

面前的这一行人里,钟延龄一眼便认出了新婚那日见过的女子。

新婚那日,她没有当“新郎官”的喜悦,自然也没有揭盖头同那人喝合卺酒。

同那人坐到后半夜,昏暗的火烛下,一只清瘦白皙的素手揭开了自己的红盖头。

那是钟延龄第一次见有人能把大红喜色的婚服穿出如此素雅的气质。

再见到这人,梳着妇人装束,穿着素色的旗袍。

那份清幽淡雅,一如当初。

钟延龄瞥过来的目光灼热,岑君词往人群中挪了一个步子。

她对自己两年未归的“丈夫”有些惧色。

钟延龄收回自己的视线,在心中盘算着,此次给老太太过完寿,她启程回德国前应当与这人和离了才好。

家主钟南寻刚从上海回来,一进府,便听府里下人口口相传,说是钟延龄回来了。

谁知钟南寻面上竟无一丝喜色,反而大怒,对着钟安喊了一嗓子,“这个逆子终于回来了!把她叫到祠堂,再取家法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