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边才微微露出鱼肚白,魏嫣然便早早地梳洗打扮停当,脂粉轻施,云鬟雾鬓,身着一袭淡雅的罗衣,袅袅婷婷地走进了厨房。
厨娘们正忙碌着准备早膳,见魏嫣然进来,皆是惊得愣住了,“不是说魏姑娘以后不用来了吗?”
魏嫣然浅浅一笑,轻声道:“今日不同,还请各位姐姐帮我。”
厨娘们见她如此,纷纷露出喜色,笑盈盈地走上前来,“说什么帮不帮,你来是我们的福气。只要有你在,长公主便喜欢用膳,赏钱都要比上我们的月银了。”
此时,厨房外的天色渐渐明亮起来,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石板地上,映出一片柔和的光影。
厨娘们忙碌的身影在光影中晃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柴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晨曲。
不多时,厨房中便弥漫起了一股诱人的香气。
终于,早膳准备妥当。
纪长月正坐在桌前,看着桌子上的菜式,兴趣缺缺的吃了一口,几乎是立刻她便知道这菜是谁做了。
“她人呢。”
明月低着头站在一旁,轻声道:“在外面等着呢。”
纪长月一笑,“别让她在外面等着了,叫她来陪我一起吃吧。”
“是。”明月低着头退出去,随后将在院子中翘首以盼的魏嫣然带了进来。
魏嫣然嘴边噙着笑,走进屋后也不见外地坐了下来,明月眼疾手快地给人添了一副碗筷。她拿起勺子盛了一碗皮蛋瘦肉粥,轻轻吹了吹。“明月姑姑,你吃饭没有。”
明月笑笑,“吃了,您安心吃就好。”
哪知下一刻,魏嫣然站起身,将勺子送到明月嘴边,“你尝尝,这个放了独家秘方,特别好喝。”
明月三番五次躲,但都躲不掉,最终在纪长月的眼神示意下,喝了一口。她抿了抿嘴,眼中满是惊讶与赞赏,“魏姑娘的手艺,果然是越来越好了。”
魏嫣然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你喜欢就好,以后我做给你吃。”
明月笑笑根本就不敢接下这话,她诚惶诚恐地看向她的主子,却发现纪长月好似不在乎她们在说什么,做什么。
纪长月吃饱喝足,什么也说,在侍女的环绕下起身,打算乘马车上朝。
魏嫣然连忙站起身。她当然不是一时兴起给纪长月做这顿饭。
她走上前拉住了纪长月的衣袖,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长公主带我一起去吧。”
纪长月回头望着她,微微皱眉,“太后的生辰宴要晚上,到时候自会有人带你去。”
说罢她扯回自己的袖子就要离开,但魏嫣然拽着她的衣袖不撒手,眼中满是渴望,“别呀,带我进宫见识见识,我那边城实在太小了,来这里这么久还什么都没见识过呢。”
纪长月回头看着魏嫣然,她当然这人脑袋里装的都是坏心思,必然不可能和现在说的一般老实。
可看着人恳求的目光,她眼中里却露出了不同寻常的笑意,“好吧,你跟我一起去就是了。”
魏嫣然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的计划得逞了,对着纪长月露出一丝无辜的笑,便顺势松开衣袖跟着人走了出去。
她知道的信息太少了,既然已经知道晚上是鸿门宴,那直接去硬闯是肯定不行的。至少要提早进去,打探消息,胜算才能高一些。
她坐上了那金漆雕花的马车,车厢内软垫锦绣,香气袅袅,魏嫣然坐在纪长月身侧,毫无心理负担地享受着整个大梁最高的待遇。
车轮滚滚,一路轻快,在士兵的护卫下,马车进了宫门。
魏嫣然听到四周安静下来,便知道到了森严的宫里。她轻轻撩起那绣着繁复花纹的帘子探出头,轻声道:“殿下,可以了,在这放下我就好。”
纪长月却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戏谑,“放你做什么?你不是要去涨见识吗?
魏嫣然愣了一会,她一时搞不清纪长月要做什么。这是等不到晚上了?
纪长月回过头,没有再搭理魏嫣然。随后马车停了,帘子被撩开,喜公公笑着行了个礼。
“长公主安,世子妃安。”
纪长月这才抬眼看向外面,她伸出手由着喜公公将她扶出去。
魏嫣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便跟着人下了马车。她慢慢赶在纪长月身后,想找机会溜走,可皇宫大内的侍卫怎么可能看不到她一个普通人。
就这样,别管愿不愿意,她一路跟着太监一齐走。直到走到了一个宫殿,走上了步步阶梯,眼前的宫女和太监都停在了两侧,只有喜公公扶着纪长月。
她看到了一束光亮。
魏嫣然抬头望去,只见大殿之上,金碧辉煌,正中高悬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威严无比。
雕龙画凤的龙椅放在最高处,纪长月缓缓走上前,而后坐了下来。
下一刻,一群身穿红白官服的大臣,纷纷跪了下来。
“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齐声高呼,声音洪亮,震得整个朝堂都微微颤动。
纪长月微微抬手,轻声道:“平身吧。”
那声音清冷而威严,众臣纷纷起身,站得笔直,眼神中带着几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