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站在叛军之中,看着局势逐渐失控,心中懊悔不已。但此刻已无退路,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指挥叛军抵抗。然而,萧逸提前布置的军队训练有素,且人数上渐渐占据优势,叛军开始节节败退。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叛军终于支撑不住。他们的防线被彻底突破,一个个丢盔弃甲,缴械投降。萧逸骑着马缓缓走向太后,此时的太后,脸上已没有了往日的威严,神色慌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太后,您为何要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萧逸看着太后,眼中既有愤怒,又有一丝无奈。太后咬着牙,别过头去,不愿回答。
萧逸长叹一口气,说道:“朕念及您是长辈,一直敬重您,可您却与叛军勾结,意图颠覆朕的统治。朕不能再姑息迁就。”说罢,他下令将太后软禁于后宫一处偏僻的宫殿之中,派专人看守,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与太后接触。
处理完太后的事情后,萧逸马不停蹄地开始整顿朝堂。他将参与政变的大臣一一查办,该撤职的撤职,该问罪的问罪,绝不姑息。同时,对于在此次危机中忠诚于他的大臣和将士们,萧逸大加封赏,以表彰他们的忠心。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朝廷内外焕然一新,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都被震慑住,再也不敢轻易对萧逸的统治发起挑战。而萧逸,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局面。
回到后宫,萧逸第一时间去看望田锦心。此时的田锦心,因为劳累和紧张,脸色略显苍白,但看到萧逸平安归来,她的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锦心,辛苦你了。若不是你,朕此次恐怕难以如此顺利化解危机。”萧逸紧紧握住田锦心的手,充满感激地说道。田锦心微微摇头,轻声说道:“皇上,您是一国之君,守护您是锦心应该做的。只要皇上和我们的孩子平安,锦心便心满意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锦心的肚子越来越大。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田锦心顺利诞下了一位皇子。整个皇宫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萧逸更是欣喜若狂,他给孩子取名为萧宇轩,寓意着气宇轩昂,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君主。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边境又传来了紧急军情。北方的游牧民族趁萧逸忙于处理宫廷内乱之际,再次集结大军,侵犯边境。萧逸得知消息后,眉头紧锁,他深知,新的挑战又来临了。
萧逸得知北方游牧民族再次进犯边境的消息后,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次若不能妥善应对,百姓又将生灵涂炭,自己好不容易稳固的统治也会受到冲击。
田锦心看到萧逸忧心忡忡的样子,心疼不已。她虽刚诞下皇子不久,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仍强撑着精神,决定为萧逸分忧。田锦心凭借自己的聪慧以及灵泉赋予的奇妙灵感,开始日夜钻研设计神兵利器。
她想起灵泉滋养过的一些珍稀矿石,其质地坚硬且富有韧性,若能加以锻造,必能打造出威力不凡的兵器。田锦心将想法告知萧逸,萧逸听后大喜,立刻下令召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按照田锦心的设计图纸,利用那些珍稀矿石打造兵器。
与此同时,田锦心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攻城器械。这种器械以巧妙的机关运作,能远距离投射巨石,且精准度极高,可对敌方的营帐和防御工事造成巨大破坏。
在工匠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神兵利器终于打造完成。萧逸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让他们加紧训练,熟悉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
一切准备就绪后,萧逸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奔赴边境。到达边境后,萧逸立刻部署战略。他将配备了新式兵器的士兵分成多个小队,埋伏在敌军的必经之路。
当游牧民族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杀来时,萧逸一声令下,顿时喊杀声四起。只见配备新型兵器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手中的兵器锋利无比,轻易地砍破了敌军的盔甲。而那新型攻城器械也发挥了巨大威力,巨石如雨点般砸向敌军营帐,一时间,敌军阵脚大乱。
游牧民族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武器,顿时惊慌失措,阵形大乱。萧逸抓住时机,指挥大军全面出击。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将游牧民族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萧逸的军队大获全胜,不仅击退了游牧民族的进犯,还乘胜追击,将他们赶出了边境,并且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马匹。
这场大胜的消息传回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满朝文武纷纷称赞萧逸的英明神武。而萧逸深知,此次胜利离不开田锦心的奇思妙想和精心设计。
经此一役,萧逸在国内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统治基础也因此更加稳固,百姓们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拥护,朝中大臣也对他心悦诚服。
回到京城后,萧逸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萧逸当众表彰了田锦心的功绩,他深情地看着田锦心,说道:“若不是贵妃娘娘的智慧和心血,设计出如此厉害的神兵利器,朕此次怎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贵妃娘娘,实乃我朝的大功臣!”
满朝文武纷纷起身,向田锦心敬酒,称赞她的聪慧和贤德。田锦心微笑着一一回应,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她与萧逸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