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需求稳定,养猪门槛较低,饲料成本也相对便宜,因此养猪确实为部分农民带来了可观收益,帮助他们致富。
然而,养猪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养殖技术、疾病防控、市场波动等。尽管当时机会较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致富,部分农户因缺乏经验或市场变化而亏损。
总的来说,八十年代养猪为部分农民提供了致富机会,但成功与否仍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市场条件。
农村养猪他们经验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人家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养猪最怕的就是猪生病还治不好,一旦发生这种意外,一年的心血就打水漂了。
看到田大江一下子养这么多猪,周围的人说什么的都有,很多人都笑话田大江失心疯了,好好的挂面生意不做了跑去养猪。
万一发猪瘟了一家子孩子怎么养,特别是老婆身体不好,干不得田地里的重活,他就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
田大江心里其实也在打鼓,可是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脸,他还是想拼一拼的。
他田大江何其有幸,普通人难得拥有的龙凤胎,他却有三对!看着孩子们,再苦再累也不怕。没道理孩子们能养的猪,他一个大人还搞不定!
要不是有田锦心的金手指,养这么多猪还真的有很大的风险。
家猪是野猪经过人们长期以来的驯化而来的,在历经1万多年的养猪历史中,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保留了野猪的一些习性,但更多的是有家养猪的特征。
要养好猪是很不容易的!猪需要关爱,猪的繁殖力强,有的人说给猪听音乐能让猪更开心。
人们原本有时候形容别人比猪笨,实际上猪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
在80年代,人们养猪只能自己摸索,可没有多少书本知识给你用!
田锦心目前还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给家里的猪食放点泉水,她知道这个泉水的效果非常的逆天,但是她不能说,想扩大规模她一个小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田大江能够迈出这一大步,已经很不错了!
…………
很快一学期结束了,田锦心和田金贵两人都是双百,一人一张大红奖状拿回家。
听说城里的学校还会发白漆红字的搪瓷脸盆和搪瓷杯子,得奖的孩子一路骄傲的端回家,明明不重的东西,还得一边走一边歇着。
城里好的学校还有奖学金,5元10元的,在那时候可是一笔大款子,拿到手赶紧上缴父母。
就算只是一张薄薄的纸,可是代表的荣耀还是值得高兴的。大家长田大江看到这样的成绩,一个高兴就去买肉回家,加了肉的菜是格外的香,一家人吃的满嘴流油!
家里四个孩子读书,老大老二虽然没有双百分,但是也有九十多,这成绩对于他们没有任何辅导的农村孩子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好成绩了。
看着自己这几个水灵灵的孩子,田大江心里充满了干劲。孩子们每一个都聪明又懂事,还都晓得挑着父母的长处长,个个都可爱,他看着几个孩子,再苦再累也不累了。
孩子一学期结束,也就半年的时间,田大江惊讶的发现,自己家的猪全部都养得非常的肥了,而且没有一头生病的猪,他把这一切归功到饲料的大作用!
田锦心深藏功与名!
十头大肥猪半年都可以出栏了,还都是两三百的大肥猪,周围的人都眼红不止,一个个都跑来取经。田大江也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自己是用县城买的猪饲料,才能养的这么好。
“大江,你家的猪可真精神,养得太好了。”村子里的人看到田大江,总要夸一句。
这些猪卖了,那可是一大笔钱,村里人都会算这笔账,眼看着田大江一家就要起来了。
田大江现在看着这些猪那都是一只只活蹦乱跳的人民币呀!他每天看着这些猪猪,都会不由得笑出声来。
他们这个小村子主要生活着两个姓氏的家族,另一个是姓张的,都是战乱的时候从外地迁入的,这个地方的本地人那时候青壮年都死得差不多了。
这么多年的互相结亲通婚,每一家也都沾亲带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