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第32章 盐城

第32章 盐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午时分,车队在路边一处茶棚停下歇脚。茶棚简陋,几根竹竿撑着茅草顶,四面透风。老板是个精瘦的老汉,正有气无力地摇着蒲扇。

“几位客官用点什么?”老汉拎着茶壶过来,壶嘴冒着若有若无的热气。

都文曜抹了把脸上的汗:“有什么凉快的?”

老汉苦笑着摇头:“这鬼天气,井水都是温的。茶都晒成温的了,客人嫌不够凉快,生意难做啊。”他给每人倒了碗淡茶,果然只是微温。

江心月抿了一口,茶味苦涩,确实难以下咽。她环顾四周,发现茶棚里除了他们,只有两个挑夫在角落里打盹。

“老板,若是能有冰镇酸梅汤,您愿意出多少钱买冰?”江心月突然问道。

老汉眼睛一亮,蒲扇都忘了摇:“真有冰?那二十文一碗都有人抢着要!”他压低声音,“不瞒您说,前几日有个贩冰的车队路过,一碗冰镇绿豆汤卖到三十文呢。”

离开茶棚后,江心月坐在马车里,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像是在算账。浔阳秋打马靠近车窗,马鞭在手中轻转:“在想什么?”

“我在算账。”江心月眼睛亮晶晶的,从袖中掏出个小算盘,“若是能学会制冰,一个夏天赚的钱,够珍珠坊半年的开销了。”她纤细的手指在算盘上飞快拨动,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都文曜在前头听见,勒马回头笑道:“江小姐倒是会算计。不过盐城的冰户向来秘技自珍,怕是不好学。”

“总要试试。”江心月收起算盘,摸了摸身边昏昏欲睡的呆六娘,“大不了花钱买他们的冰。”她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已经开始盘算要带多少冰回去。

车队继续前行,路面渐渐变得崎岖。呆六娘被颠得东倒西歪,终于忍不住抱怨:“屁股疼...”

浔阳秋闻言,从马背上俯身敲了敲车窗:“前头有片林子,咱们歇会儿?”

林子里凉快许多,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呆六娘一下车就活泛起来,追着一只花蝴蝶跑。都文曜从行囊里取出几个桃子,在溪水里洗净分给大家。

“再往前就是清水镇了。”都文曜啃着桃子说,“那里的客栈有口古井,水特别凉。”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清水镇。客栈果然如都文曜所说,院子里有口深井。呆六娘趴在井沿往下看,黑漆漆的井水映出她小小的倒影。

“真凉快!”她惊喜地喊道,小手不停地往脸上泼水。

江心月打上来一桶水,浸湿帕子敷在脖子上,舒服得叹了口气。店小二过来帮忙卸行李,好奇地问:“几位是去盐城买冰的?”

“你怎么知道?”浔阳秋挑眉。

小二笑道:“这个时节,去盐城的不是买盐就是买冰。”他压低声音,“不过今年的冰价涨了,听说是因为官府加收了冰税。”

晚饭后,江心月坐在院子里乘凉。浔阳秋拿着两盏灯笼过来,递给她一盏:“明日就能到盐城了。”

“嗯。”江心月接过灯笼,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我在想,若是冰户不肯传授技艺,我们能不能想别的法子?”

浔阳秋在她身边坐下:“比如?”

“比如合伙。”江心月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们出银子,他们出冰,利润分成。”

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夜风带着白天的余温拂过庭院。两人又聊了些细节,直到呆六娘揉着眼睛出来找人才各自回房。

第三天行程更加闷热。中午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他们看见几个孩童围着一辆运冰车,眼巴巴地看着车上滴落的水珠。车夫凶巴巴地赶人:“去去去,碰坏了冰把你们卖了都赔不起!”

呆六娘扒着车窗看,小脸上写满不解:“三娘,为什么冰这么金贵?”

江心月摸摸她的头:“因为只有盐城的人会在夏天制冰啊。”

傍晚时分,盐城高大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夕阳的余晖照在城墙上,折射出奇异的光彩,像是撒了一层盐晶。城门口排着长队,都是等着进城的运冰车,车夫们互相打着招呼,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气息。

呆六娘被江心月摇醒,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到了吗?”

“到了。”江心月指着远处闪闪发光的城墙,“那就是盐城,盛产冰和盐的地方。”

排队进城时,都文曜跟前面车夫搭话:“老哥,今年冰价如何?”

车夫抹了把汗:“贵着呢!一尺见方的冰块要一两二钱银子,比去年涨了三成。”他压低声音,“听说是因为官府要修冰窖,加收了冰税。”

进城后,众人才发现这里与众不同。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口都挂着厚厚的草帘,伙计们进出时总是快速掀帘,生怕热气进入。街上的行人也行色匆匆,似乎都不愿在烈日下多待片刻。

“冰糖莲子羹!冰镇酸梅汤!”一个头戴草帽的小贩推车经过,车上木桶冒着丝丝白气,在炎热的空气中格外醒目。

呆六娘立刻精神了,趴在车窗上眼巴巴地看着:“三娘,我想喝!”

都文曜拦住小贩,买了几碗。冰凉的酸梅汤盛在粗瓷碗里,碗壁凝结着水珠,拿在手里凉丝丝的。呆六娘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冻得直缩脖子,又舍不得吐出来,那小模样逗得众人直乐。

江心月小口啜饮,酸甜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连日的暑气。她注意到碗里的冰块形状规整,像是特意凿过的。

找客栈安顿时,掌柜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头,正打着算盘记账。听说他们想学制冰,老头停下算盘,连连摆手:“客官别费心了,冰户的技艺都是祖传的,连女儿都不教,何况外人。”

江心月不死心,从荷包里取出一小块碎银推过去:“掌柜的可知哪位冰户最好说话?”

掌柜摸了摸银子,思索片刻:“城西的杨老憨或许能通融。他去年伤了腿,家里就剩个闺女操持,日子不太好过。”他压低声音,“不过您可别说是我告诉的,坏了规矩我可担待不起。”

安顿好行李,江心月站在窗前望着盐城的夜景。远处传来凿冰的叮当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咸味。

明天,他们将去拜访这位杨老憨,或许能为珍珠坊打开新的局面。

想到这里,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窗棂,像是已经拨起了心爱的算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