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将军夜引弓 > 第41章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第41章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罗诞倒是不费吹灰之力抢了齐州府上下千数人的两日劳作。颜娇让张力殷细算了算,这抢来的二十车粮食够多少人吃多少天?

不愧是立誓要做度支官吏之人,张力殷算的那个细致,连带着估算了流民的数量,以及流民所食之数!加上流民寨中所囤粮最多可食半年!

颜娇听闻不禁忧心忡忡的盘算,张力殷素来节俭的很,他给出半年之数怕是最低保守。

颜娇又揣摩起长安城里的事来,圣上收到她的态度,依着他对元仁载的偏爱和依仗,绝不能乖乖的剐了元仁载来换她回长安,最最次的怕是要和谈一次,若是连和谈都不愿的话,只能硬碰硬了。

只是她这该死的伤,伤口裂开不提,她如此行径保全了自己,怕是会害了李修缘,又想到百里書的嗓子,得速回安西都护府一趟,去找神医上官明,看他有没有医治百里書的方法,回大营可还有褚荣武要逼她成亲......

颜娇思绪万千忍不住的直唉声叹气,连赵锅喊了她多声都未曾听见。

“小将军,怎么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赵锅走过去在颜娇眼前摇了摇手,才算唤醒了颜娇。

颜娇只听到他说的后半句,便道:“在想日后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已经依照你之法,山下设了粥铺,罗王、力王正在山下忙乎呢,愿意留下的孤老妇幼都已安排在后山,年轻些感叹世道不公,愿意举兵的已跟着垚哥在教练场操练起来了。这万事妥备,小将军还有何可担心的呢?”赵锅不无欣慰的叹服,最近这几日山寨里接待了齐州府赶出来的诸多流民,愿意加入他们的还不足三日便有二百人之多。这不是好消息是什么!

“傻锅!”颜娇嗔道,“这么多人每天不要吃饭啦!寨里囤粮有限,我是怕粮食尽了,散兵难养。”

“没了......”赵锅刚开口,就被颜娇喊住,她知道赵锅的心思,怕是没了再去抢呗。可如此循环往复,流民抢了住民的粮,住民无粮不就闹饥荒,走投无路不也就成了流民,这可便是个死循环了。

颜娇虽有覆朝廷心,可她无意令百姓水深火热呐,如此行径令她无奈又心痛。想着百里書在,定有破解之法。

正兀自皱眉凝思,赵锅又开口道:“我深知小将军所想,不若我们去抢官仓,储备仓里皆有顶饥荒的存粮。”

颜娇听闻,这却是个好办法,然眼下是不能,便道:“再说吧,毕竟开仓赈粮是朝廷的事,咱们做起来于百姓有益,可却成了朝廷的眼中钉。届时大兵压过来,倒霉的还是我们。”

赵锅听闻确实如此,恰逢王猛副将来瞧颜娇的伤势,三人便又讨论了一下褚荣武对待此局势的态度,颜娇其实在等,等褚荣武先反。

褚荣武反了朝廷毕竟上下一片混乱,届时谁还能想起他们远在齐州这千数人呢?

可听着王猛副将所言,褚荣武也在等,在等一个合适的理由起兵谋反。如今的大唐虽是千疮百孔,但还不至于乱到不可救药。

颜娇心里琢磨若这次流民事件朝廷圣上处理不好,怕会是个导火索。想到此心中不免又是一阵酸楚,头也跟着痛起来。

送走王猛副将,赵锅又不适时宜的开口道:“那日罗亮看你箭术了得,便一直托我说合,想认你做师父,跟着你习箭术!”

颜娇正心烦着,便满口不在乎的道:“你去跟他说,早晚一千次的拉弓去,先练一个月,坚持下来再说。”

听闻颜娇语气不善,赵锅便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五日后,当禁军都尉捧着何禹人头与书信回长安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元相府里众幕僚齐在,与元仁载共商讨议。元仁载此刻心里真是难办,本想何愈这次去悄无声息的干掉颜娇永绝后患,不成想却被颜娇投机取巧的占尽了上风。如今,寝食难安的是他。

虽说圣上频频念着往日旧情对他一再礼待有加,然这次关系大唐国运,元仁载心里也没底了。众幕僚还未商议出个对策,宫里便派人来将他请去了。

颜娇抛出的这个难题,着实令圣上难以取舍,一是他念旧,二是他也不敢对大唐的国运不管。

元仁载对他可不光是辅佐之宜,若非元仁载相助,他不能在一众兄弟子侄中夺得皇位。藩王作乱、突厥乱唐,每一次都是元仁载出谋划策他才得以脱险,稳坐皇位。所以,他的江山,有一大半皆是元仁载替他守下的。两人刎颈之交,他疑心褚荣武谋反,却从不疑心元仁载谋反,最多是贪些钱财,这个他能容忍得了。

李修缘是想到颜娇会拒绝,也料定不能轻易说服她回长安,可毕竟真真实实血淋淋的摆在他面前,他亦是满腹忧心,为颜娇的命途,为自己的命途。

紫宸殿上,除了内侍松年便只有元仁载、李修缘、圣上三人。

李修缘侍立圣上身侧,此时元仁载礼毕站在殿下。

圣上满面愁容似是不忍直说,目光飘忽,一遍遍的扶额哀叹。

元仁载到底是为人臣子,相识三十多年,他深知圣上的脾性,不无悲痛的跪伏在地,叹道:“圣上为大唐国运忧心至此,老臣亦是心痛难抑,这颜娇小儿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老臣死不足惜,只怕她是借此事离间老臣与圣上的拳拳之心。藩王之乱老臣替圣上挡过箭,突厥乱唐老臣背着昏迷的圣上直走二里地避祸,老臣言此,并不是裹挟圣恩,恰恰彰显老臣为圣上一片赤胆忠心。若老天想收臣,臣早已死伤不下十回。臣不怕死,臣只怕颜娇小儿一心报复,设计臣死亦不肯罢手圣上,这才是老臣忧心之事。”

元仁载说的不无道理,这也正是圣上忧心的,颜娇断敢杀了招安副将,骨子里就没打算安心回长安。可不招她回来,圣上又不甘心。如此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李修缘观此情景,适时进言道:“颜娇将军桀骜难驯,若非可观的利害关系,怕是不能引她来长安。不若先和谈一次看看,能不动干戈最好别动。”

“李公所言极是,正是朕所想。只是这条件如何?”圣上边对李修缘说,边拿眼觑元仁载。

倒把元仁载觑出一身冷汗。

李修缘嘴角一浮,道:“听其意思,非杀了元相恐不能平添其怒气。不若先试试昭告天下颜族清誉,归还其颜家祖产,并敛收尸骨、归魂祖祠。兴许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干戈。”

圣上一听拨开愁云,一脸喜色,心中大石陡然滚落,道:“当如李公所言,先正其名,诱来长安试试。只是派谁好呢?”

“圣上,太常博士李公与颜将军自幼见过,又颇有些缘分,不若派李公去做和谈,总比朝中臣等愚人要好谈些吧。”

圣上听闻琢磨了琢磨,依着颜娇与李修缘之间这层交情,兴许能说动颜娇。

“李公,不管颜娇提什么条件,你都先依着她,务必要诱使回长安。”圣上嘱咐道。

随同李修缘一齐启程的还有从潭州调回京城的卢骏。元仁载鼎力举荐两人一同前去和谈颜娇。

圣上深思熟虑后便也欣然同意。李修缘那层关系自不必说,卢骏在西州时就对颜娇算是有知遇之恩,又同在潭州共事两年,关系自然亲厚,他此二人前去打个感情牌,威逼利诱的,圣上觉得颜娇此次定能回长安,不觉高枕无忧。

因之前的护卫队还余九百人在齐州,所以这次他们两人轻装简行并无带多少人马。

罗诞十多年的匪寇,关系网还是有些的,长安城里的动向一早便已知晓,当听闻是李修缘与卢骏前来时,颜娇不由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与他们二人相熟,可以绕去不必要的口舌麻烦。她做起事来也便利。

山寨里明着是罗诞抛头露面,可许多决策罗诞还是讨颜娇示下的。毕竟寨里能有此盛景,颜娇占了大部分功劳。

颜娇心里打定主意要走,便与罗诞坦白,临走之前有些不放心的,便将寨里的领导层统统叫来,又开了个送别酒会。

席间罗诞、张力殷、垚哥、李璧并王猛、赵锅、颜娇几人把酒言欢谈的那是酣畅淋漓。

不过依着张力殷的性子自然端出来的都是掺了水的劣酒,这个颜娇是授过意的。毕竟颜娇旨在叙话交代,并不是一醉方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