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苒有点怕镜头,眼神躲躲闪闪的,被旁边自信大方的云泠衬托的很僵硬很不自然。不过云泠看起来挺满意的,忙不迭拍了发Q|Q群里,表示请苏隽烨真是请对了,他居然给她送了个拍立得。
在此之前云苒连拍立得是什么都不知道,她看云泠跟人聊得起劲,鬼使神差地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那只冰淇淋绿色的胖嘟嘟的拍立得相机。
忽然有种冲动,也想举办一次生日会,也想邀请苏隽烨。
但这个念头转眼就被自己给摁灭了。
她和对方根本就不熟,仅仅见过两面,又有什么资格和身份,去邀请他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
没多久就迎来了除夕,又是新的一年。
云泠在这边住了快三年,十分熟悉附近有什么好去处,变着法子带一家人出去玩。
到了大年初十,云苒的生日。
她的十二岁生日依然犹如往年一样,订了个她爱吃的水果蛋糕,一家四口下馆子吃顿好吃的,然后把蛋糕分了。
云苒爹妈都是实用派,云海川送了她一只书包,阮怀蕾送了她一双鞋子。
云泠的礼物则有些特别,是一台复古胶片相机。
纯黄的机身,云泠说这个颜色叫拿坡里黄。因为是塑料外壳所以质感很轻,拿在手上没什么份量。
但云苒特别喜欢这个礼物,之前看云泠有了一台拍立得,她就也想要一台类似的相机,但不说那种数码相机,云泠那只拍立得价格也不低了,她完全不好意思开口要这么贵的礼物。
可以说云泠这个礼物送到她心坎上了。
云苒不会用,云泠也不会,两姐妹凑一块儿看着说明书琢磨了半天,总算晓得怎么用了,一晚上到处拍,把胶片拍掉了小半卷。
元宵节结束,新学期要开始了。
云苒转来了清禾市这边的公办小学,但附近的小学都没有这个年级段的学位了,她被分配到了离家六公里的一所小学。
阮怀蕾得知结果满面愁容,回来后和云海川在房间里商量了一整晚。
云苒不知道他们后面有没有去争取过,反正到最后,云苒还是要去那所小学上学。
阮怀蕾宽慰她道:“反正最后一个学期了,只能委屈一下苒苒了。”
云海川和阮怀蕾给人送货上的基本都是早班,而且云苒那个学校和他们工作的地方完全不顺路,云苒只能自己搭公交车去上学。
得知此事,云泠觉得没什么:“放心啦,我小学也是搭公交车去学校的,很简单的。”
阮怀蕾知道小女儿方向感不好,新学期开学前两天,带着她反复走了十几遍那条路线,确保云苒牢牢记住了才放下心来。
开学第一天,云苒早早起床,由骑自行车上学的云泠载她到小区门口的公交站车。
“我走啦,路上小心噢。”云泠笑着向她挥了挥手,便蹬自行车一阵风般走了。
云苒运气挺好,不到半分钟就等到了她要坐的那班线路,忙不迭抬手臂拦车。
那年的公交车有些脾气,有人招手或者车上有人喊下车才会停。那年的移动支付还没那么发达,公交车只能投币或者刷公交卡,云苒用的是阮怀蕾给她卡。
车上没什么座位了,云苒走到后排,找了个空位把书包脱下来抱到身前坐下。
车程大概半个小时,可以闭眼小憩一会儿。但云苒不敢,怕自己睡着坐过站。
位置不靠窗,她睁着眼睛看车不断停下又启动,车上人越来越多,在第四个站的时候,看到上来的人,云苒瞪大了眼睛。
苏隽烨!
这个名字她其实也没有惦记的那么深,但在看到对方时,有关他的一切记忆都被调动了起来。
苏隽烨今天穿了一件深棕色的菱格毛背心,里头搭的是长袖白衬衫,很不羁地散开最上面的两颗扣子,露出一截修长脖颈与纤细的锁骨。双肩包只背了一边的肩带,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机到耳朵间牵着一条耳机线。
他脸色看上去有点淡漠,刷了卡走到后门那一块儿,抬手轻松随意地扣住一只吊环,目光一直锁在手机屏幕上,并没有看见后排的云苒。
云苒心里闪过一丝窃喜,一丝紧张。
少年身姿挺拔修长,漫不经心地往那儿一站就是一道风景。
云苒目不转睛盯着他,可惜这样的时光很是短暂,还有两个站她就要下车了。
在前一个站,云苒提前站起来走到后门。
苏隽烨头就没抬起来过,仿佛身外一切都与他无关,自然也注意不到一道小小的身影挨到了他身侧。
云苒看他那么专注,不敢出声惊扰。事实上,她也没有那个主动打招呼的勇气。
眼看着还有个一百来米到站,云苒赶紧开嗓,将在心里酝酿了千百遍的两个字用尽全力喊出来:“有下!”
那时候的公交车上还没装按铃,下车都是靠喊。
然而司机没有停下,甚至没有减速,就这么呼啸地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