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对面门的那个纨绔 > 第7章 下墓了

第7章 下墓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午吃饭前,方书晴接了通电话。是研究生时期的一个师兄打过来。

他说云城这里有项抢救性考古工作,紧缺人手,钱不多,问她有没有兴趣。

她听了个大概,心中算了下和闫朝曦的补课时间没有冲突,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打心眼里,她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连带着午饭都是边看师兄发过来的材料,边对付着吃了。

资料显示,急需保护的对象是处唐墓,位于云城郊区郭家村南,是盛唐时期门下侍中与夫人的合葬墓。

而墓所在地春夏多雨潮湿、秋冬低温干燥,温度湿度变化较明显。特别是墓葬被发掘后,壁画与埋藏环境固有的平衡被打破,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突变,导致壁画被进一步破坏,也不适合在原址进行墓内壁画的修复、研究和展示,所以文物局打算将其揭取后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

但是,本次抢救性保护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参考,只能依照实际情况适时修正具体方案,看一步走一步。

目前已经完成的是前期调查,考古队对全部壁画进行拍照,并通过激光三维扫描及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到了墓室形制及图像信息。

按照规划,第二步是现场保护,这块涉及到不少理科知识,但云城考古队员总体年龄偏大,有理科背景的人不多,所以方书晴的师兄才会找上门来。

方书晴第二天起了个早,按照给的地址,她滴滴到郭家村南边下了车。

墓葬坐北向南,由长斜坡墓道、4过洞、5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平面呈刀把形。

出于现场保护的需要,考古队已经在墓葬周围搭了支架,挡风防水的蓝色油布铺在上面,三三两两戴着草帽身着长衣的人或蹲或站,远远看去,活像一个大工地。

确认了位置,方书晴站在外面没动,先给师兄发了信息。

不一会,一位三十出头的板寸头男人爬上斜坡。他似乎很热,上身只穿了一件白色背心,露出黝黑的肌肤,看上去很有力量。

方书晴喊了声:“庞师兄!”

眼前的男人正是庞翰森,研究生时期比方书晴高一届,和她同一个导师。

庞翰森朝她笑了起来,“来,跟我去见一下老师。”

方书晴应了声好,连忙跟上他的步伐。

庞翰森把她带到里边墓室,一个白发苍苍的男人双手背在身后,正戴着老花镜看四周壁画。

方书晴一眼认出来那是考古界的翘楚黄三木老先生,此人在隋唐墓葬领域很有权威。她恭恭敬敬地,“黄老师好!我是方书晴,叫我小方就可以了。”

黄三木虽然已过退休年龄,精神却相当不错,人也没什么架子。他对着方书晴比出大拇指,“女孩子啊,好!”

简简单单一句话,方书晴是明白其中含义的。

同样的高分,大多数人会选择更能赚钱的金融专业,而考古专业不仅两袖清风,还日晒雨淋辛苦得很,就连从业者都自嘲为“考古民工”。

正因为冷门,愿意学考古的人少,女生尤为稀缺。

很多人也不理解,为什么女生读了那么多书,还要风餐露宿、体力劳动,何不找个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工作呢?

一开始,方书晴还会很有耐心地解释,但次数多了,她最后也只是笑笑就过去了。

有些人觉得别人心有戚戚,走不出舒适区不上进;但人家还觉得他追名逐利,活的太累,日渐庸俗呢!

人各有志,不仅仅是志向这么简单的,遵从内心的选择也是其意。

说句通俗且粗糙的话,便是“关你屁事”。

听说了方书晴的毕业学校,黄三木更是对她多了几分欣赏,他有意探探底,“小方啊,你看这‘山水图’画面完整,有没有什么快的搬迁方法?直接揭取壁画可以不?”

顺着黄三木的手指,方书晴目光落在墓室东边,那是一幅独屏山水图,画中红日青云凌驾于群山之上,两座茅庵亭阁修建在嶙峋山峰之间,另有树木、溪水点缀其间,绘画技巧纯熟,水平高超。

但也正因为保存得比较好,画幅较大,且壁画地仗层与砖墙体结合紧密,如果贸然直接揭取壁画,恐怕很难保证画面的完整。

于是,方书晴摇摇头,“急不来。我觉得还是得采用整体加固壁画背面砖体,壁画连砖体一同搬迁的方法。”

“哦?”黄三木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怎么做,说说看。”

方书晴思索了一会,指向一处壁画开裂边缘,“这里快脱落了,应该先用泥膏加固修补,表面空鼓的地方,灌浆加固。然后用炭火烘干画面,待保护好画面后,安装钢架基,再起吊运输。”

沉寂数秒。

黄三木:“说完了?”

方书晴自认田野考古经验不算丰富,当下又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她绞尽脑汁,补充道:“保险起见,运输前还要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画面之上,以裁剪好的麻布片蘸取石膏灰浆,贴附在壁画上。”

“依你估计,灌浆材料怎么配置?”

黄三木对细节的追问,让方书晴有了一种重回博士论文答辩现场的错觉。

她只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觉得Remmers 和水硬性石灰1:2 比例的混合物可行,但还要筛选试验才能确定。”

庞翰森和方书晴私交不错,见她脸上有点不自在,于心不忍,在旁打圆场,“黄老师,小方还是新人,慢慢学。”

“小姑娘很有灵性,方案也稳,看不出紧张”,黄三木摘下眼镜拿在手上,总算结束了考察。

和学术大佬交流,怎么可能不紧张?

方书晴都要紧张死了。

但她不敢表露出来,只是谦虚笑笑,“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谢谢黄老师指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