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红楼之君子赖尚荣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姑丈。”贾琏看见来人,眼睛一亮,脆生生的就喊了人。

林如海利索的应了,笑着走近,早在赖尚荣跟贾琏去东林书院读书时,就去林府拜访过,之后贾敏更是隔三差五托人带东西过去,可以说几人虽然没见几面,但却早已熟稔。

林如海抬手轻轻拍了拍贾琏的肩膀,目光中满是慈爱,“琏儿,许久不见,瞧着又长高了不少,在书院可还习惯?”

贾琏忙不迭地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尚可,姑丈,姑姑进来可好?”

林如海笑着点头,“你姑姑甚好,只是闲些时候经常念叨你。”说完又把目光放在赖尚荣跟薛蝌身上。

赖尚荣,林如海是知道的,贾母早在信中言明此子的聪颖,更是暗示赖尚荣是贾家预备培养的文官一系,他早已经通过书信指点过赖尚荣的功课,大约过上两三年,便可下场一试。

至于薛蝌,林如海此前倒无甚印象,待贾琏与赖尚荣引见,方知是薛家族人,随即展颜相邀:

“原来是薛家公子。素闻薛家主经商有道,今日得见薛二公子,亦是气度不凡。改日若得闲暇,不妨一同至寒舍品茗论道。”

薛蝌闻言,忙躬身垂首,恭谨施礼道:“大人过誉了,小人不过一介晚辈,得大人盛情相邀,实乃三生有幸。他日定当择日登门,聆听大人教诲。”

几人相谈甚欢,因为林如海官职在身,只得带着赖尚荣、贾链二人同大儒致歉,才匆匆返回官衙。

至于赖尚荣、贾链二人,半道上就跟林如海分开,朝着林府而去。

此时林府,贾敏早已等候多时。她一会儿在堂中来回踱步,一会儿又站在门口,探出头去张望,嘴里还不时念叨着:“马上晌午了,怎么还没过来。”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盼。

一旁的丫鬟见状,轻声安慰道:“夫人莫急,两位公子应当是路上耽搁了些时辰,想必很快就会到了。”

贾敏微微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只是眼睛一直往外看。

正说着,只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有下人前来禀报:“夫人,贾琏公子和赖尚荣公子到了。”

贾敏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忙说道:“快,快请进来。”

话音刚落,贾琏和赖尚荣便迈步走进了堂中。贾琏一见到贾敏,便快步上前,行礼道:“姑姑,侄儿给您请安了。”

赖尚荣也紧随其后,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夫人。”

贾敏赶忙上前,一手拉着贾琏,一手拉着赖尚荣,眼中满是慈爱,说道:“好孩子,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贾琏嘴角上扬,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活泼:“姑姑放心,一切都好。在书院里,我和荣哥儿天天盼着姑姑的书信,您可不知,书院日子是真苦。每日天不亮便要起身诵读诗书,白日里又要在学堂里听先生讲学,晚上还要挑灯夜读,稍有懈怠,先生便要责罚。”

赖尚荣闻言,微微侧目,瞥了贾琏一眼,心中暗自腹诽这贾琏怎的如此口无遮拦,忙找补:“夫人莫要听他胡言,虽书院生活严谨,但能得众多大儒教诲,实乃晚辈之幸。多亏夫人往日的照顾,让晚辈在书院也能心无旁骛地求学。”

贾敏见了这两个如金童般的少年,心中十分欢喜,听着自家侄儿抱怨书院苦,她脸上浮现出一副小孩子不懂事的宠溺表情,语气中满是骄傲:“琏儿,你从小被娇惯坏了,不知道书院虽苦,可那也磨炼了你们心性。想当年,你祖父在世时,也是这般要求你爹的,后来你爹更是..”

贾敏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生生掐断了话头。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与哀伤,似是忆起了往昔那些不愿触碰的回忆。贾敏深吸一口气,强硬地改了话题,牵起贾琏的手,朝着桌子走去,轻声说道:“摆饭吧。”

贾琏虽年纪尚小,却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姑姑情绪的变化,他乖巧地任由姑姑牵着,不再言语。

赖尚荣跟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思忖,赦大老爷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不多时,丫鬟们便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佳肴摆上桌子。贾敏也恢复了兴致,招呼着贾琏和赖尚荣用膳,脸上重新挂上了笑:“来,尝尝这府中的饭菜,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贾琏和赖尚荣赶忙起身,恭敬应道:“多谢姑姑(夫人)。”随后,便纷纷拿起筷子,开始品尝。

贾琏比较偏爱红烧肉肥而不腻的口感,一连加了几次。赖尚荣口吻偏淡,小口吃着清蒸鱼,鱼肉鲜嫩,火候掌握极好,同京城的美食吃起来倒是不太一样。

贾敏见状,脸上笑意更浓:“好吃就多吃点,在姑姑这儿,不必拘束。”说着,又不停地为二人夹菜,贾链二人不大的饭碗中高高堆起。

二人无奈一笑,真是甜蜜的烦恼。

此后匆匆四年,这年赖尚荣十三,贾链十一,贾珠十四。

这些四年赖尚荣一边在书院苦读,一边利用赖家土地种起了玉米,玉米可能是水土不服,不太适应金陵的气候,产出并没有君子系统说的那么高,也就一亩地一百斤的产量,甚至比水稻低了不知几倍。

但是对君子系统长期产生的信任,赖尚荣怀疑是自己真的种错了。

可能是气候、土壤、或者是种植方式有失误。

他又在庄子上找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君子系统所说的实验田方式,开始通过记录跟对比,进行测试。

发现有的地块播种过早,遭遇了倒春寒,玉米苗就会长得稀稀拉拉;有的地块播种过晚,又错过了最佳生长期,玉米植株矮小瘦弱。

施肥方面,又尝试了不同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发现农家肥和化肥混合使用,且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能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浇水也有讲究,既不能过多导致涝灾,也不能过少造成干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