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宴很快就去租了码头附近偏颇位置的仓库,随后两人去租了马。
又找人打探了消息,秦宴就带着沈昱赶去农庄密集的位置。
找一个农庄又一个农庄的管事谈。
干脆利落,他们也不要多,只要总共能收购五千斤稻谷,五千斤小麦,一千斤黄豆,几千斤蔬菜,白菜冬瓜南瓜土豆耐储存的都行。
那么多,至少够他们吃上十来年。
蔬菜就给一文钱一斤。
稻谷六文,小麦七文钱一斤。
现在新稻谷还没有出,去年的陈粮就便宜一些,小麦是刚出的,新粮,价格就贵一文。
沈昱看向秦宴开口道:“这样真能收到粮食吗?那些管事的都拒绝了。”
“还不如找大户一次性买了。”沈昱开口。
秦宴听到后:“一次性买太多粮食,是需要去衙门登记备案的,要身份证明。会引起注视,对我们这样偷偷摸摸的不利。”
“那我们这样,不用吗?”沈昱询问。
秦宴听到后笑了:“你不会以为那些管事的都是正人君子吧,他们不吃夜草的。虽然不一定能收购很多,但是一万斤肯定没有问题。”
毕竟分摊下去,每个庄子,都不用一千斤粮食。
“走了,我们回去仓库等。”秦宴开口。
果然,等到傍晚,就有一些农户推着推车过来,不过都是蔬菜。
白菜,土豆,冬瓜,南瓜这一类蔬菜。
好在,秦宴早就在钱庄换了不少铜钱碎银。
刚开始是零零散散,土豆一两百斤,白菜一两百斤,到后来,黄豆四五百斤。
一直到晚上,黑灯瞎火的,终于出现运粮食的。
看上去都偷偷摸摸的,脸都蒙着。
这个四五百斤稻谷,那个七八百斤小麦……
没多久,半个仓库堆满。
天色微亮,终于没有人送粮食来了。
沈昱算了算,一个晚上,他们收购了四五千斤的稻谷,五六千斤的小麦,蔬菜也有五六千斤,西瓜和甜瓜也有上千斤。
“大头还在晚上,收完我们就走,不然可能被盯上。”秦宴开口。
沈昱点头:“那个,我看码头似乎有海产品,这里距离海边远不远?”
秦宴听到后开口道:“也不是很远,大概两百里外,坐船一天一夜就能到。”
“那我们后天去海边,收点海货,大虾螃蟹海鱼海带海螺。”沈昱一边说一边流口水。
他都已经三年没有吃过海鲜了。
馋的不行。
秦宴听到后:“行,后天就去。”
第二天白天,依然不断有菜农送来西瓜甜瓜黄瓜黄豆绿豆土豆这类。
从白天干到晚上,沈昱和秦宴轮着干。
第三天早上,沈昱挥手间,所有东西收入空间内,昨晚他们收了很多粮食。
光去年的稻谷,就收了两万斤。
新麦子收了一万五千斤。
够他们吃好几年。
粮食是秦宴收的,沈昱分不出来陈粮和新粮的区别。
水果和蔬菜倒是没有问题,沈昱能看,毕竟一眼就能看明白新不新鲜。
有人想拿几年的陈粮浑水摸鱼,被秦宴赶出去。
两人关上仓库门,随后去到无人的位置,去掉原先的妆容,又换了一副,随后赶去码头直接上船,朝着两百里外的青海而去。
顺流而下,几十米的江面极为宽阔。
沈昱趴在船舷,已经吐了好几次,眼泪都吐出来,眼圈发红。
秦宴看着沈昱有点担心道:“还撑的住吗,不行我们到下个码头就下去,坐马车去。”
沈昱摇摇头:“乘船快,我不下,我以前也坐过船,我都不知道我居然会晕船。”
“扶我一把,我没力气了,我吐完了,要去躺一下,说不定一觉就睡到海边。”沈昱开口。
秦宴伸手,轻松把人扶起来,半搂着进入他们的船舱。
江面上的风挺大,秦宴把窗关上,避免沈昱被风吹着凉。
看着难受到眼圈发红的小妖精,秦宴伸手在青年后颈按了一下,沈昱瞬间陷入黑暗中。
沈昱和秦宴两人离开没有多久,四五个衙役带着一小队守卫兵赶到仓库。
敲不开门后,他们一脚踹在门上,厚重的木门被踹开。
一群衙役和守卫兵看着空荡荡的仓库:“人已经跑了。”
“晦气,我还以为这次能的逮住一个肥羊,那么多粮食,怎么也能弄到几百两银子。”一个衙役晦气道。
此时,一只信鸽落在衙门里。
负责信鸽的小史,马上把信鸽爪子上的小竹筒解下来,看着红色封泥上的急字标记,立刻拿着竹筒送到知府面前。
青州知府,揭开封蜡,倒出竹筒内的绢布,上面的字分开他都认识,合在一起后,知府眼前发黑,瞬间心里拔凉拔凉。
沉默了几秒钟,县慰走到知府身边:“大人,出了什么事情?”
师爷看着脸色难看的知府:“大人,不会是边关出事了吧?”
“是,也不是,北地边境,大将军传信过来,让我们立刻组织夏收,囤积粮食。北蛮惊现大量蝗虫,而且,北荒洪灾。北蛮人一旦缺少粮食,必定进入我国抢掠,大战很可能马上又要起了。”知府叹气。
宁为太平犬,不当乱世人。
现在稻谷正在灌浆期,即使收割了,也只能吃磨谷糠。
一旦蝗虫过来,他青州数百万百姓,该如何度过。
收还是不收,那蝗虫几天才会到达,青州知府立刻站起来开口道:“让幕僚全部过来仪事,县慰,派出侦察兵,五十里五人,朝北州走,一旦蝗虫出现,立刻快马加鞭,不,信鸽传递。”
稻子在田里多长一天,收成就多一些,只要半个月,粮食就可以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