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烈看着鹤宁,只见他笑得勾魂摄魄,那笑容之后明显透露着不屑,似乎在嘲笑谁的愚蠢。
元烈虽然心中愤怒,但面上却保持着云淡风轻的姿态,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他一直认为,有时候适当地展现自己的弱点,甚至故意显得愚蠢,才能够迷惑对手,让他们放松警惕。
鹤宁这样野心勃勃、城府极深的人,元烈更是小心翼翼,可不敢轻信。
元烈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微妙的讥讽,他赶紧抬头,突兀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又要下雪了,这天气,真是变幻莫测。”
鹤宁原本沉浸在思考中,听到元烈的话后,微微一愣,随即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好奇:“是吗?”
就在这时,外面的侍女轻声禀告,崔明宜过来的消息。
元烈皱了皱眉,他觉得崔明宜深夜来访有些不合时宜,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示意侍女将人领过来。
随着轻轻的“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崔明宜的身影映入眼帘。她披着一顶青色的斗篷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
见到有外人到来,鹤宁立刻收敛了之前的肆意,恢复了平日里清风朗月般的模样,举止间透露出一种从容与优雅。
崔明宜的目光在鹤宁的身上轻轻地滑过,仅仅只是一瞬间,也足够激起她心中的涟漪。尽管她已无数次欣赏过鹤宁的容颜,但每一次的遇见,都会让她情不自禁地惊艳。她在心里默默感慨,鹤宁是一个不老的妖精,岁月似乎无法在他的身上留下痕迹。鹤宁明明年长她二十多岁,但那清俊的面庞,却宛如一个翩翩少年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魅力。
鹤宁微微侧过头,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元烈那柔情似水的面容,随即迅速低头摆弄自己腰间的玉佩。
崔明宜见到元烈,随即盈盈下拜,声音柔弱:“见过殿下。”
元烈看着崔明宜那故作姿态的模样,心里的厌烦如潮水般涌来。初见崔明宜时,她那傲慢的神态便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那是一种纯粹到近乎愚蠢的自信。所以,他还是更欣赏崔明宜桀骜不驯的本色。毕竟还是赵青萍那瘦弱单薄的身形更能演绎出柔弱的韵味,但他仍然保持着虚伪的笑容,客气又热情地道:“崔小姐,不必多礼,快请起。”
崔明宜缓缓起身,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凝重,轻声道:“殿下,今日我偶然得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事关重大,因此特地前来告知殿下。”
元烈心中虽然疑惑万分,但他知道崔氏一向谨慎,既然能让崔明宜亲自走一趟,那必然非同小可。他眉头轻轻一挑,尽量保持平静,声音里带着一丝探寻:“哦?究竟是什么样的消息,能让你如此慎重?”
崔明宜神秘兮兮地靠近元烈,特意压低了声音:“我收到了一条可靠的消息,柏氏一族有重要人物秘密地进京了,他们很可能是在和赵青萍进行接触,商量某些重要的事情。”
元烈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感到一阵惊愕,他猛地站起身,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什么?这怎么可能?你确定这消息是真的?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千万不能随意乱传消息。”
崔明宜眼神灼灼,紧盯着元烈,语气坚定地道:“殿下,赵青萍经营西南这件事,我们都心知肚明。她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柏氏一族合作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元烈深吸了一口气,已经恢复了镇定了,点点头,尽力保持冷静的口吻道:“你说得对,是我刚才失态了。但柏氏虽然强大,但他们的势力远在西南,不足以影响望京城里的局面。我们只需保持警惕,不必过分关注他们的动向。”
崔明宜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她微微眯起眼睛,缓缓道:“殿下,如今的柏氏一族,固然已不复昔日之最鼎盛,然其底蕴犹在。切莫忘记,元忠曾经是柏皇后膝下的养子,当年就差一步,他便会被先帝立为太子。如果有朝臣和宗室意图拨乱反正,同时对刘氏的血脉赶尽杀绝,他们必然会选择扶持非女帝亲生子的元忠登上皇位。”
元烈轻蔑地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他淡淡地道:“柏氏一族虽然依旧强盛,但终究偏居于西南,不足为惧。而定王体弱多病,膝下又无子嗣,想要成气候,简直是难如登天。”
然而,尽管元烈表面上不屑一顾,但内心却震惊不已。如果不是崔明宜的提醒,他恐怕还会继续忽视元忠的存在。元忠虽然势单力薄,但如果朝堂上有人想要做权臣,这确实是一个极佳的傀儡人选。
崔明宜微微蹙眉,缓缓道:“殿下,给元忠过继一个儿子续香火不就名正言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