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婵娟起了个大早,准备去所谓的“百鬼集市”里探一探。
只是她一起床,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但怪在哪里,她又说不出来。
洗漱时一切如常。
煲粥时一切如常。
直到她端着皮蛋瘦肉粥坐在餐桌上,沈婵娟才发现哪里不对。
天为什么只是亮了一点点?!
餐桌正对着客厅的落地窗,月亮已经隐去,但天色却是半亮不亮,像人界破晓的清晨,却因没有朝阳,又远不如那时明亮。
沈婵娟看了看时间,确定此时是晨时无疑。
此时正值夏末,按理来说,天早应该大亮才对。
种种情形,沈婵娟大胆猜测,地府没有白昼?!
沈婵娟一边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极夜得抑郁症,一边操心没有太阳的地府的湿气重不重。
要是湿气和阴气一样重,她上哪去晒被子杀死螨虫?
她抛开脑海里稀奇古怪的想法,草草吃完了早餐,就按着小黑小白给她安装的“地府万路通”上显示的路线,走到了百鬼集市。
虽然这个集市确是商贾云集,但说是一个占地广大的小镇更合适,她逛了一个多小时,才堪堪逛完五分之三。
集市内有各种各样的鬼屋、游戏厅、电影院、书店等等,也有很多个人摊贩在贩卖书法字画一类,生意也蛮红火。
甚至还有几个鬼厨在卖菜品,但大部分的菜肴都呈现黑灰色,蔬菜没有腐烂,却隐隐有发酸的味道。
她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想法,买了一份据说是“蔬菜沙拉”的东西。10阴时一份,还算能接受。
沈婵娟用赠送的叉子拌开沙拉酱,屏住呼吸吃了一口。
入口的蔬菜已经不再清爽可口,反而透出一种古怪的糜烂气味,小番茄也软趴趴的,汁水又酸又涩。熟鸡蛋尝起来也是令沈婵娟两眼一黑,居然是发腥发苦的!
这菜里唯一能吃的就是沙拉酱,但给的量很少。
沈婵娟总算知道,为什么黑白无常对人界食物那么不屑。要是她对人类美食的第一印象是这道蔬菜沙拉,她也会觉得人类没救了。
收拾好餐盒,沈婵娟顺便去了解了一下店铺的租金,大多数店面都是一年二十五万阴时,长租则是二十万。
而在入口处的店面,鬼流量更大,位置也宽敞,则要三十五万一年。
随后她又拜访了东城集市、老街集市,虽然租金更便宜,但鬼流量却远远不如百鬼集市。倘若她有了本钱,也会更倾向于在百鬼集市租下店面,甚至买下几个店面。
不过,这都和沈婵娟,一个余额300的鬼无关。她现在只能采取流动摆摊的策略,积攒初始资金。
好在她原先就是摆摊起家的,用于摆摊的餐车还堆放在家里的杂物间。
搞定了设备,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第一天卖什么?
地府美食摊只此一家,也就是说,鬼流量就算再大,终究是有限的。
更何况鬼们没有人界那么多五花八门的选择,她不可能像人界摆摊一样,只专卖一种食品。
而第一天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打响名头,菜色既要够香,还要易于打包携带。
同时最好是有多个种类选择,干食配饮品,咸辣的食物配甜食,就会有更多连带的消费。
只是,是做卡呲卡呲的炸鸡、劲爆的汽水还是爆辣鲜香的烤鱿鱼?
沈婵娟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地思索着每一个选题的利弊。
一个粉裙子的小女孩飘过她身边,沈婵娟走了神,想起来她小时候也有一条类似的裙子。
童年的记忆像潮水般涌出来,沈婵娟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若不是偶然想起,她自己都快要忘了,她的厨师梦,就是从一串烤鸡翅开始的。
她小时候其实并不喜欢吃饭,因为孤儿院里的饭菜永远是冷冰冰的,菜上浮着凝固的油脂,米饭又冷又硬,令人难以下咽。唯有院外不远处红火的烧烤摊,永远都有烟火的热气。
过路的行人拿着一串烤得酥脆的烤鸡翅,老远就能闻到油脂和辣椒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她透过孤儿院的栅栏,看着走过的人,一遍又一遍地幻想着烤鸡翅的味道。
直到李院长接手了这个孤儿院,他们一群孩子才勉强吃上热饭。不过虽然是热的,但口味也只是勉强果腹,并不算美味。
六一儿童节那天,大家在院里搞联欢活动,李院长答应满足每个人一个小愿望。大家都很懂事,大多只要了一些价格低廉的文具。当问到沈婵娟时,不知怎的,烤鸡翅越过廉价的橡皮和本子,蹦到了脑海的最前面。
于是她说,她想尝一尝烤鸡翅的味道。
烤鸡翅十五元一串,这也是她第一次向院长提出如此价值“高昂”的心愿。
李院长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好。
于是沈婵娟和其他小朋友分着吃了两串烤鸡翅。虽然她是愿望的提出者,但沈婵娟其实只是小小地吃了两口。
现在想来,孤儿院的记忆已经太遥远,远到她的记忆和味觉都褪色了,连带着那串烤鸡翅的味道也已经模糊不清。
但当她回首望去,又觉得那种温暖而辛辣的味道带给她的冲击和幸福,如此记忆犹新。
她从那一刻起就决定,她沈婵娟以后也要成为烧烤摊主,成为一个大厨,为小朋友、李院长、为每一个食客都烹饪这种幸福。
因此,在这个食客是鬼魂的地府里,在她职业生涯重新开始的第一天,她想用烤鸡翅来作为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