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流放路上,全家逃荒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午分发窝头时,还总要克扣韩家的份例,有次甚至当着众人的面把窝头扔进泥水里。

原来那日在流民路上被韩守信父子打后,董老二一直怀恨在心。如今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既要立威又要报仇。他常对跟班炫耀:“看见没?这就是得罪我的下场!”

韩守信几人虽然忍气吞声,但董老二的刁难却越来越过分。第五天清晨,董老二直接拦在城门口:“西城墙不缺人了。”他歪着嘴笑,露出参差的黄牙。

韩元庆猛地挣开父亲的手,却被官差明晃晃的腰刀逼退。

“爹,咱们去其他城门问问?”韩元庆红着眼道,“东城、南城、北城,总有个地方要人吧?”

韩守信摇头,粗糙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带暗袋,那里藏着最后的碎银:“各城门都有各自的派系,咱们是西城这边登记的流民,名册都攥在董家手里。”

他压低声音,“前日我去东城问过,那边管事的见我是西城记档的,连话都不让说完就赶人。”

原来这营州四门,早被几大家族瓜分干净。东城归张巡检的连襟管着,南城是县丞妻弟的地盘,北城则由几个胥吏把持。流民们按最初登记的城门划分,几大家商量好不能越界讨活计的。

??深夜,青柳村的草屋里。??油灯将几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林夕开口打破沉默:“张三上次不是说,他叔叔在府衙做巡检,会不会就有东城的关系,爹爹你们是不是可以去问问?”

这几日她与韩元祝兄妹日日去后山,和村里小孩混熟了,早把张三家底细摸清。原来这张三父母双亡,靠着当巡检的叔叔荫庇,在宗族庇护下做起了给流放犯销除刺青的生意,连他给流放犯销刺青时用的艾草掺几分朱砂,都被小童们当趣事说了个干净。

韩守信猛地拍腿,震得灯焰摇晃。他暗骂自己糊涂,怎就忘了这茬?当年在长安做布庄生意时,哪月不往各衙门送时令鲜货?当即翻出最后珍藏的几节鲜藕,又包了五两雪花银,趁着夜色敲开张三的房门。

张三披衣开门时,眼角还沾着眵目糊。待瞧见那少见的新鲜藕节,想到喷香的藕汤,喉头不自觉地滚了滚。

“令叔在东城门当值吧?”韩守信将青布包袱往榆木桌案上一搁,银锭碰撞声惊醒了檐下宿雀。

这些天张三也早摸清了韩家底细,虽不知具体遭了什么难,但看那妇人手上的织茧、少年背诗的腔调,必是遭了事的体面人家。

他的目光在银两上打了个转,却未伸手去取。他捻了捻下巴上的短须,缓声道:“家叔确实在东城门当值,说几句话的分量还是有的。只是不知韩兄所求何事?”

韩守信身子微微前倾:“所求不过是个糊口的活计。只消将我一家三口调去东城修墙,待做满十日领了凭证便好。”

“这事……”张三手指轻叩桌面,忽然将银两推回,“银子且收着。待我明日问过家叔,有了准信再来寻你。”

他说得轻巧,眼角却掠过一丝精光,这钱他收得,但要收得漂亮,还得先去问个稳妥。

要说张三能在乡里立足,靠的不仅是宗族荫庇。他深谙市井之道,既知何时该仗义,也懂何时该拿捏分寸,和这样的相处就是舒服。

翌日天未大亮,他便踏着晨露往城里去给打听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