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礼部考教各地神童的日子,宋璟早早地打听好了时间,到时候与众人一同求试。
太平巷的小院子里面,孟阿婆正紧张得为阿沅和冬娘操心今日的装扮。
孟阿婆:“今日便要去礼部应试,冬娘和阿沅都是女孩子,还是穿些素色的衣服,低调些才好。”
宋璟不以为然:“正因为是女孩子,我们才要与众不同,要穿戴整齐、打扮得体才是。我托书坊的龚掌柜为她们做了两身上好的衣服,蜜合色的夹袄穿在身上,又精神又显眼。”
冬月二十六日,礼部在国子监开童子试,门口林林散散站着十几个各地选送上来的神童,都是些总角之年的小孩子,虽然都是一脸稚气,但是眉宇之间都有些少年老成的暮气,穿着灰色或是褐色的儒服,垂首站着,完全没有少年的朝气蓬勃之气。
反观阿沅与冬娘,穿着刚做的大红团锦的夹袄,头上梳着小巧的发髻,插着细绢花,系着红罗头须,令人眼前一亮。
“怎么会有女童来这里?”
“女子也来应试吗?”
阿沅和冬娘刚出现,就有人在议论纷纷。
阿沅毫不胆怯地回道:“童子科只规定了年龄,有没有规定男女,女童为何不能求试。”
值守的小吏看见有女童,拿不准主意,连忙进去询问是否允许二人进场。
孟阿婆有些担心地问道:“璟哥儿,他们会不会不让冬娘和阿沅进去呀?”
宋璟:“不会的。科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化,朝廷开童子科的原因也是为了劝人向学,如今有女子应试而来,就算最后不会授予官职,也会多加勉励的。”
果然一炷香之后,阿沅与冬娘跟随众人一起进了国子监。
没过多久,陆续有人垂头丧气或欢天喜地地出来,童子科不会向春闱秋闱那样考个几天几夜,只要背书几本或者作诗几首就好,这十几个小孩子一天便能考完。
宋璟今日索性请了假,也没有去学堂,就在国子监外一直等着,直到阿沅与冬娘出来。
“你们考得如何?”
阿沅抢先说:“我们解了洛书九宫,后来考官又出了有关田域、赋税、钱谷的算术题,我都做出来了,考官给了我一等。”
宋璟没想到考官会出这么难的题目,也没想到阿沅能够全部解出来,算术与将数学应用到实际完全不是一个难度,阿沅竟然能够算出田亩赋税之类的实际应用题,宋璟有些难以想象。
冬娘略带羞愧地低头道:“我只会小璟哥哥交的九宫算数,其它题目我都看不懂。”
宋璟:对嘛!这才是普通小孩的水平。
看着阿沅兴高采烈的样子,宋璟很高兴阿沅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
今日童子试的结果国子监要上报礼部,礼部再上报中书,还要等陛下批阅之后才有结果。宋璟便没有在外面多等,而已早早地回去了。
当天晚上,宋璟在书房画《西游记》画册的第八章,现如今《西游记》已经是京都中最畅销的书,便是学子们的科举用书也比不上这本受欢迎。每当新的一册问世之后,总是一书难求。
龚掌柜也十分信守承诺,每月将盈利所得的一半送来,如今宋璟与阿沅已经有了数百两的积蓄,再也不愁没钱花了。
宋璟想着用这些钱做些什么,但是最近事多,总是被耽误住了。
“哥哥,你说孙悟空是真的心甘情愿地跟唐僧去取经的吗?”
阿沅翻阅着画稿问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大道,惩奸除恶便是孙悟空心中的大道。是否情愿并不重要。”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开门,郑沅可住在这里?”
一群身着皂衣的书吏站在屋外,手上提着礼部的灯笼。
“传礼部令,女童郑沅应童子试,天资卓绝,陛下甚悦,命明日辰时由国子监博士亲试之。”
宋璟惊讶:“陛下也知道了吗?”这次风头会不会出得大了些?
“国子监的柳博士师从前朝的算学大家,精通算术一科,不管明日结果如何,能得到柳博士的指导也是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