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景站在场边等他们过来。先是对张贺难和王朝北点点头:“还可以,第一次配嘛,有问题难免的,一会儿把录像拷回去研究研究再调整。”说完看向刘叶青:“你们俩都配多少年了?还输给人家三分!后面他俩配合起来了你们俩赢得也不轻松,一样的录像拷回去研究调整!”
刘叶青手在身后戳李萧逸的腰眼:“得令!走着。”
李萧逸伸手抹一把汗:“教练再见。”就被刘叶青推着腰走了。
王朝北站在张贺难的旁边,刚刚放松了些的身体再度绷起,像是在等一个最终的宣判。陈苏景看过来,在他的胳膊上拍了拍:“挺好的!回去跟你师哥复盘复盘,第一回搭打不过青逸是正常的,啊~”王朝北打起精神点头。陈苏景在张贺难胳膊上也拍了一巴掌:“行了,走吧。我还得看下一组呢。”
视频被张贺难拷走,两个人去张贺难的宿舍看录像。
第一次搭档,对对方的了解和默契不足。王朝北虽然这么多年看过很多张贺难的录像,但场边视角和场上是不一样的。
球的落点不在中间还好,落在中间的球要么两个人都冲上去了,要么彼此谦让了起来。刘叶青和李萧逸的球速很快,但凡犹豫一秒便是球落地的结局。
张贺难按下暂停,嘴里边说边打开王朝北的微信打字:“一会儿咱们看看,把场上分区再分细点儿试试?”王朝北在他身旁点头。
张贺难对王朝北不太了解,而王朝北对张贺难的了解是知道他在面对什么球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习惯走位,准不准地另说,王朝北看到球,反应张贺难会去哪儿,再反应一下自己去补位,这一来二去地反应就浪费了反应时间。效果和张贺难场上回头找王朝北的效果差不了多少。
张贺难按下暂停,王朝北坐在他身边,一双星星眼直直地看过来。张贺难皱着眉想了半天,最后叹口气:“这种情况,应该是纯默契,咱们到时候再练吧?”
王朝北挠了挠头:“师哥,我发现刘叶青打球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喊声。”
张贺难回忆了一下刘叶青的哦吼哈嘿,笑道:“他是像个猴儿一样,一打球一个人能搞出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效果。”
王朝北也跟着他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咱们的默契培养可能还需要点儿时间,在这期间或许我们可以试试搞点儿暗号什么的,比如‘吼!’就表示换位,‘哈!’就说明不换之类的。”
张贺难在王朝北大腿上拍一把:“可以啊王朝北小朋友!一会儿咱们就研究一套!明儿就找他们报仇去!”
那晚两人熬到很晚,不仅对平行站位时两人的覆盖面积进行了细分。还真的嘀嘀咕咕地研究出了两人的暗号,包括但不限于“呦!”代表换位,“嘿!”代表不换,“哈!”代表拉斜线打对角,“来!”“呜!”代表张贺难创造机会和王朝北跳杀。
可惜第二天还是没能一雪前耻,这一点儿作弊式的暗号虽然有用,但在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还是不够用。
知道换位但不知道换到哪儿,所以还是要看一眼对方。
对暗号没那么熟悉或者喊出暗号就需要时间,他们彼此还要反应一下,而刘叶青和李萧逸凭借着和彼此这么多年的默契直接就是一个心有灵犀。再加上王朝北才刚成年,虽然在同龄人中杀球算重,但是对于已经在国际赛场上打了4年成人赛的青逸来说,完完全全确确实实是刘叶青嘴里说的:“给我我能接一天”的杀球。
故而两个人再度败下阵来。
还未等三番挑战,刘叶青和李萧逸就被安排出国比赛去了。于是两人将目光放在了还在队里的毅俊身上。
不同于刘叶青灵活的网前和李萧逸的分球。徐弘毅和周俊的风格就要简单粗暴地多。属于要什么我们都是有力气咔咔就是杀你们防住了我们没力了失误了就输。你们要是没防住那就不好意思只好说声对不起你还得练了~
王朝北明显还没有适应这种直给的凶残,在一开始完全防不住,不是没反应过来球就落了地就是碰到了但是球飞了或者没过网。对面的两个人得着他一个人库库杀,杀到后来王朝北被杀出一肚子气,伸手给了自己一巴掌,一举镇住三个人。晚上自己加了好几天的持拍挥拍。
在这期间两个人白天训练晚上复盘,对彼此的节奏和习惯更加了解,默契提升。不过虽然默契提升了,但之前两个人发明的小暗号儿也没有下岗。依然活跃在场上呦哈嘿来!对场馆里的众人进行着无差别声波攻击。
一周后再次对阵俊毅,2:1惊险获胜。
获胜的时候王朝北用力挥动拳头高呼一声!随后和张贺难拍拍。
在球网上方握手的时候被周俊调侃说原来这就是大嘴巴子的力量!
然后在徐弘毅举起的手下捂住了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