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太守宴也 > 第14章 第14章:相送

第14章 第14章:相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氏望着此景,不禁眼眶微红,轻声对欧阳发道,“快去告知你爹。”

滁州虽地处边陲,民风尚未开化,但在此地的百姓的热情欢迎下,却显得与夷陵不相上下。

薛氏望向欧阳修,笑意盈盈地指着岸边的百姓道,“官人,你看,百姓们对你的到来多么欢喜。”

随着船只缓缓靠岸,百姓们的欢呼声愈发清晰,他们口中反复着呼喊着“欢迎。”

薛氏继续道,“滁州虽偏远,民风尚待开化,但百姓们能有此等热忱,或许你在此地也能有所作为。”

欧阳修听着薛氏宽慰与鼓励,心中的阴霾逐渐散去。

在人潮汹涌的岸边,两人先行上岸,映入眼帘,便是前排百姓手中挥舞着的红纸,每一张都赫然书写着“欢迎欧公知滁”的字样。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缤纷的彩带如同雪花般漫天飞舞。

此情此景,让欧阳修顿感震撼,他凝望着面前的百姓,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永叔你来了啊!”赵良规注视着欧阳修的情绪波动,心中了然。

他回想起自己与家人抵达码头时,也同样被这样的热烈的场面所打动。这不仅是对新任太守的欢迎,更是一场为他而设的欢送盛宴。

欧阳修迈步向前,紧紧握住赵良规的手,“元甫,多年未见,没有想到会在此重逢。”他环顾四周的百姓,再将目光转向赵良规,“先前路上,我总以为滁州地处偏远,民风未开,现在看来,却是我过于片面了。”

赵良规微笑着回应,“永叔,莫要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滁州的百姓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我刚来滁州时,也有与你相同的想法,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领略到了这里的魅力。”

他紧接着说道,“虽然滁州无法与京城的繁华相提并论,但它独有的风情却是别处难以比拟的。”

言毕,赵良规将人群中的杜彬和谢缜唤到身边,为欧阳修介绍二人,“子陵和通微曾是我的得力助手,日后也将成为你的得力干将。通微还是圣俞的内弟,这件事我也是今日才得知。”他笑了笑,“你与圣俞交情深厚,相信与通微、子陵也会成为知己。”

谢缜和杜彬听罢赵良规的介绍,立刻上前向欧阳修行礼,“见过欧公。”

欧阳修打量着这两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满意地点点头,“好,好!日后还请两位多多指点,助我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

“定不负所托。”谢缜与杜彬同时开口,声音交织在一起。

“永叔,今日我得向你介绍几位小友,这位三位小友,其中最小的尚未及笄,但今日这场盛大的仪式,是根据她提出来的法子举办,亦是由她两位姐姐一手操办。”赵良规说着,目光转向不远处站立的陆紫菀和陆瑶琴,招手示意她们过来。

陆紫菀和陆瑶琴两人步履轻盈地走近,恭敬地向欧阳修行礼,“后学陆紫菀、陆瑶琴,拜见欧公。”

赵良规脸上的喜色难掩,继续对欧阳修说道,“永叔,你或许不知,这滁州如今焕然一新,其实都得益于这三位娘子。陆大娘子精通医术,陆二娘子擅长编写话本子,而陆小娘子则是一手好厨艺。虽说这滁州在你们眼中或许只是边陲之地,但如今在周边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说到此处,赵良规突然愣了一下,似乎想找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景象,但一时之间却未能想出。

陆紫菀见状,轻声提醒道,“赵太守,你是想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吧。”

陆瑶琴则在一旁捂嘴偷笑,打趣道,“赵太守,你怎么总是记不住这些呢?难道是嫌杜官人和谢官人说得还不够多吗?”

赵良规看着这对姐妹,眉眼间也流露出几分笑意,转头对欧阳修说道,“永叔,你一路奔波劳顿,今日还是先回宅子里休息吧,明日一早,再让子陵和通微带你四处走走,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

欧阳修点头致谢,目光转向赵良规,感慨道,“元甫,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赵良规微微一笑,回道,“有缘自会相见。”说完,他便与家人一一登上客船,渐行渐远。

待赵良规的船只消失在视线中,欧阳修才将目光重新落在面前的陆紫菀等人身上。

此时,周围的百姓已经散去,只剩下几位好奇的学子留在此处,想要一睹这位名满天下的文豪真容。

陆紫菀看着杜彬,客气地说道,“杜官人、谢官人,欧公已经抵滁,接下来的事宜就交给你们二位了。我和妹妹先回铺子里去了。”言毕,她脸上露出温柔而端庄的笑容。

欧阳修闻言,向她们摆摆手,示意她们可以先行离开。

欧阳修在杜彬和谢缜的陪同下,步入了那座曾经的宅院。

眼前的宅门上,“欧阳宅”三个大字赫然在目,显然已经不再是赵良规的昔日居所。

杜彬向欧阳修介绍道,“欧公,此处原为赵太守的府邸,若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或修缮,还请不吝赐教。此宅历史悠久,自王公起,历任太守皆曾居于此。”

欧阳修环顾四周,对宅院的布置颇为满意,淡淡道,“这般模样已然甚好,无须多费心思。”

杜彬见欧阳修面露倦色,便体贴地说,“欧公一路舟车劳顿,想必已感疲惫。今日请先好好休息,待明日我与通微再陪你四处走走,领略滁州的风土人情。”

欧阳修点头致谢,“如此便有劳子陵和通微了。”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欧阳修将视线投入院中那棵高耸入云的古树,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夫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官人,看来滁州的风光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迷人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