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戈舒翰在潼关坚守了将近半年,不知哪天有个大聪明给了他这样一个精囊妙计:“安录山是以诛杀杨国中清君侧为名,如果你领精锐回长安诛杀杨国中,安录山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好像很有道理,不过哥舒翰没有回答。
这个妙计传到了杨国中的耳里,这可吓坏了宰相大人。于是,无比机警的宰相大人再次出手了。
“皇上,臣早说过,安录山一伙人心背离不可持久,现在看果然没错。”
这话炫宗爱听,他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杨国中继续发挥:“依臣之见,戈舒翰郭子义怕是太谨慎了。安录山已是四面楚歌,又何须再等,我朝二十万大军出潼关之日,便就是叛军全面溃败之时啊!”
这话说得炫宗心花怒放,连说了三声“好”!
是呀,戈舒翰在潼关一驻扎就是半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炫宗已经七十一岁了,别人可以等,炫宗等不了了。
然后,他便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拟旨,令戈舒翰部速出潼关,收复陕郡、洛阳,不可有失。”
可是,三天过去了,朝廷还是没有收到戈舒翰出征的消息。
炫宗再次下旨,然而,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戈舒翰出征的消息。
此时,戈舒翰正忧心忡忡地站在潼关城头,看着下面操练的士兵们——这支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队伍,大部分都是新招的市井之徒。这样一支杂牌军,要怎么打赢这场仗呢?
这时,皇上的催命符又到了:“戈舒翰接旨,皇上有旨:令戈舒翰部速出潼关,收复陕郡、洛阳,不可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