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千里外的大唐皇宫,公元754年,或者说天保十三载。
阳春三月,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琉璃瓦下,书香飘散,诵声朗朗。
崇文馆内,端坐着一排排年轻贵胄,他们身穿绫罗绸缎,腰佩精雕细琢,尊贵无比。这些便是唐炫宗的皇孙们。
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最特立独行,她容貌清丽,身穿胡服,紧身上衣长裤搭配革靴,一副干脆利落的模样。
她,就是宁玉公主李霄,当今太子李想的大女儿。坐在她前面的,则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李玉。在李霄的旁边,则是李吉,李霄的堂兄。
此刻,李霄正全神贯注的盯着眼前的郭先生,津津有味地聆听他的教诲。郭先生,虽说只是负责教授皇孙们武术和军事理论,却是李霄在这个世界上最尊敬的人之一。
李霄正听得入神,浑然不觉旁边的两个皇孙在交头接耳对她评头论足:“你说她来做什么?”
“是呀是呀,这儿不是皇孙书院吗?什么时候成了郡主书院了。”
……
一日,下了书院,几位皇兄弟在嘻哈打闹。李霄走出一段,忽然前面有一个人杀气腾腾而来,原来是李吉。
李霄向来跟李吉不对付,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得罪了他。是那次李吉爬上高树捣鸟蛋,她把他的梯子撤走了?还是那次,他和李玉斗鸡快赢了,她撒了一把米?还是那次他欺负李筝妹妹,李霄帮她出了头?.......不记得了。 总之就算她是有意,也绝对是无心的。 可李吉已经铁了心把她列为十冤九仇排名第一的仇人,这就没办法了。说实在的,能在玄宗这么多皇孙里面,排在他心中仇人第一,也着实不易。 因为炫宗的皇孙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有多少呢?恐怕爷爷自己也未必数得清。
首先,炫宗的儿子有37个,还不包括女儿,和那些还没名分的。然后,这些皇子又开枝散叶,比如李霄的父亲李想,在娶了她的母亲张妃之后,又娶了好几个侧妃,数得过来的就有14个儿子和7个女儿。其他的皇兄弟姐妹,就更加多了。
此时,只见堂兄李吉斜着眼睛看她,轻蔑地说:“皇妹,你明明女儿身,却硬要跟我们一起上学,羞不羞呀?”
李霄毫不退让地回击一记:“皇兄此言差矣,女孩子也可以跟男孩子做一样的事情,太祖母不就是一代女皇吗?”
“太祖母是太祖母,你是你。就凭你个小不点,难道也想当女皇吗?”
“我可没说过要当女皇。只是皇兄与我,谁的本事大还说不定呢!”
李吉当场被激怒,立下战书:“小小丫头好大口气,你可敢与我比试比试?”
“比什么?”
“今日先生不是刚教拳法吗,就比拳法怎么样?”
李霄暗自思忖:“你就想得美!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跟你比拳法,不被打成肉酱才怪呢。不行,我得想个办法。”
她瞥见旁边有一块巨石,一时计上心来。
“拳法就不必了。我倒是有个主意,不如我们来比比谁的力气大,怎么样?”
听到李霄说要比力气大,李吉更乐了:“霄妹妹可真有志气。来,让妹妹看看,二爷我的力气有多大。看好咯——”
李吉随手拿来一根胳膊粗的棍子,用手啪的一下,棍子居然断成两半。李吉的嘴角得瑟地往上扯,眼角瞅着李霄。
李霄却淡定地回答道:“李吉,这就是力气大了吗?你看到那边那块巨石没有?不用别人帮忙,你一个人能搬得动它吗?”
李记侧眼看过去,巨石上写着“崇文尚德”四个大字。好家伙,这巨石比他们个头还高半截,一看起码有几百斤,就是两个男人一起,也未必搬得动半点。
可是这时,大伙儿都围拢了过来要看热闹,局又是他挑起的,他不能认怂阿!
李吉只好挺着胸膛,故作雄赳赳地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喊道:“先生不是刚刚教过修炼内功吗?哼!正好哥哥给你上上课,睁开眼睛看清楚咯!”
说完,他就沉下身子,扎好马步,然后撩起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