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确实没办法,在大秦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阳光似乎格外眷顾着这里的人们,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本身大秦国的人均寿命就要比以前的长不少,大街小巷中,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比比皆是,他们或是在公园里下棋聊天,或是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这便是大秦国人均寿命大幅增长后的日常景象。
当然,单纯的长寿并不能导致大秦在这两千多年里人数激增,真正要命的是,在这个国度里,生育能力并未因寿命的延长而减弱,反而因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营养水平的提升得到了增强。年轻夫妇们自然是能轻松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家庭规模逐渐扩大,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实现了长寿的夫妻,也还能继续孕育后代。与此同时,那些服用过不死药的超级长寿者更是为这一现象添了一把火。这些超级长寿者通常出自权贵之家,他们的财富如同他们的寿命一样绵延不绝。这些家族不仅自身成员个个健康长寿,而且由于拥有充足的资源,他们可以养育更多的后代,并给予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于是乎,每一代都能繁衍出庞大的分支,家族树不断向外延伸,枝叶繁茂。
新生儿嘹亮的啼哭声此起彼伏,成为每个家庭最动听的旋律。
一边是不断出生的新人,一边是更长命的老人,然后子孙延续,香火鼎盛,那人能不多吗?走在繁华的大秦都市街头,你随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少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共同出行,年轻人充满活力地谈笑着,中间夹杂着长辈们的慈祥笑容,还有那背着、抱着的小娃娃,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当然一般人也不会轻易去随便猜测对方的家庭关系,因为实在是猜不出,谁知道那个小孩子是长者的老来子还是不知道多少辈孙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出生率加上低死亡率的现象使得大秦国的人口数量迅速膨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口密度都在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国度,人丁兴旺不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
在大秦国早期,上层对人口的增长是喜闻乐见的,人口的增长被上层视为一种福祉。那时,国家正处于扩张期,无论是开垦荒地还是建设新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只有嫌人少的,哪有嫌多的。每一个新生的婴儿都被看作是未来的劳动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每当有新的生命诞生,家族和社区都会欢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希望与可能。城市里,新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田野间,新开垦的土地一片绿意盎然。人们忙碌而充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医疗条件的改善让非正常死亡率和婴幼儿夭折率逐渐下降,这本应是一件好事,却意外地成为了问题的开端。人口开始以几何倍数增长,资源的需求也随之暴涨。原本富饶的土地变得不再足够,水源也成了争夺的对象,森林被过度砍伐用于建造房屋和燃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内卷现象悄然来临,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付出更多努力,内卷也拉开了序幕。
尤其是百年前的科技大爆发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之后对人力的解放和对资源的消耗就愈发的明显,内卷就更加严重了。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要说起来,当时鼓励女人走出家门,追求自己的事业,这一重要策略就是解决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一举措不仅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生育率。女性们投身于各行各业,做起事来,被分散了精力,她们的身影出现在工厂、办公室乃至政府部门中。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提升,让许多女性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再将生儿育女视为唯一的生活目标,就不会像从前那样,主动或被动的在家生孩子了。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开始推行,尽管成效显现需要时间,但对于缓解人口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过,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对于像小白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仍然能感受到人口过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住房成本居高不下,年轻人独立生活面临挑战;教育资源紧张,优质教育机会成为稀缺品。尽管长期来看计划生育政策正在逐步产生效果,但短期内,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新一代的大秦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