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身穿70,恋爱脑老公玩命宠 > 第39章 家属区

第39章 家属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家属区的西边是一片低矮的红砖房,不超过四层,楼与楼之间挨得很近。每层楼有两到三户人家,楼前楼后是些杂草地,居民们因地制宜,在上面种些时令蔬菜或野花。

种花的人少,大多数都是种菜的,偶尔有几朵野花在菜畦间探出头来,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周围用一圈低矮的围墙区分开,围墙上的爬山虎已经爬满了砖墙,绿意盎然。

苏尚早她们住在东边,是一排小平房,人比较少。平房前的小花园里,几只麻雀在草丛中蹦蹦跳跳,周边还修着一座小亭子。再过几天,春暖花开,人们就会在小亭子那边读书、看报、下棋,什么活动都有。

“我们这边比较偏,要买什么东西得去市里。”焦恩文一边走,一边干巴巴地介绍着,语气里带着几分生硬。

她没怎么和小辈相处过,走了一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机械地重复着这些日常琐事。“每周三和周日,单位会安排班车,你提前等着就行。如果你有自行车,也可以骑着去,就是远了些。”

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古板、不讲情面、痴迷舞蹈的"怪胎"。艺术是她生命中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她对艺术的追求近乎偏执,甚至有些怪异。她会因为一首歌的旋律不对,而要求全团重新排练,她甚至会因为一件道具的颜色不对,而大发雷霆。

团员们私下里都称她为"艺术疯子"。

焦恩文知道,但她从不在意,久而久之,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直来直去冲撞了很多人。不过现在年纪大了,加上老孔一直在教她为人处世,她也慢慢变得柔和了一些。

即使这样,和苏尚早的相处,还是略显尴尬。

她知道自己这脾气不是太好,怕一不小心说错什么,干脆就什么都不说。

焦恩文沉默的这段时间,苏尚早也在默默打量她。她知道自己这脾气不是太好,怕一不小心说错什么,干脆就什么都不说。

焦恩文沉默的这段时间,苏尚早也在默默打量她。

她身材中等偏高,走路时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总是带着一股严肃的神情,不过眼睛很亮,没有一丝杂念,却又带着一种疏离感,给人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

在这个人人脸上挂笑脸的时代,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看出她有些拘谨,苏尚早先挑起话题:“焦团长,最近文工团会有演出吗?”

“新春汇演结束后,最近不会有演出了。”焦恩文回答得有些机械,但提到文工团,她的眼神稍微亮了一些,“不过,我们最近在排练一个新剧。”

“哦?是什么”苏尚早表现出适度的好奇。

“《边疆之声》,和傣族舞蹈融合,展示边疆民族的生活与文化。”焦恩文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但随即又有些迟疑。

“那很好啊,既继承了传统,又尝试了创新,展示社会的多元面貌。”苏尚早漫不经心开口,声音清凌凌的

“你真是这样想的吗?”焦恩文猛然顿住脚步,不由怔住了。

“文工团就应该演革命题材,宣传正能量,搞这么文艺干什么?”

“以前的排练已经够辛苦了,现在还要搞这些新花样,我们哪有那么多精力?”

“弄这些新花样,观众看了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搞怪?我们文工团的名声可不能毁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

“她这是不是太想出风头了?搞这些,不就是想让自己显得更有本事吗?”

质疑声如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焦恩文虽然是团长,也架不住整个团从上到下一起反对她。

她这几天心烦意乱,索性也不管排练的事,这才闲下来。

“改革创新是潮流,是大势所趋,人们一开始不会那么轻易接受的,你也不要心急,慢慢来就好。”

苏尚早猜她要排的舞蹈可能像杨丽萍孔雀舞那种,艺术气息更浓厚的,人们一时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你知道吗?”焦恩文沉默了一会,声音显得有些疲惫:“我最近总是在想,我们文工团是不是真的走不下去了。”

苏尚早愣了一下,抬头看着她:“怎么突然这么说?”

她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两年,我总觉得文工团像是在原地打转。我们排的那些戏,唱的那些歌,好像一直在重复,没有一点新意。观众越来越少,连我们自己都开始觉得乏味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记得以前,我们排一场新戏,整个团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儿,恨不得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那时候,观众席上总是坐得满满当当,掌声、欢呼声不断。但现在呢?现在的观众席上,连一半都坐不满,有些人甚至中途就走了。”

焦恩文改革受阻,原因有很多,即使苏尚早不了解她们内部的具体情况,也能猜到一二。

对于老团员,要学新舞,需要时间。对于干部,创新有风险,谁也不想担责。

或许这么改革,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焦恩文不像是会在团里拉帮结派的人,前期工作没做好,没有人支持她也很正常。

“我倒是觉得,你这步棋走得很妙。”苏尚早找了阴凉的地方坐下,慢悠悠地说。

焦恩文惊讶地看了一眼她,连忙说:“为什么?”

“好比在旧戏服上绣新花样,你偏硬要扯了重裁,先惹得裁缝跳脚。”她忽然抿嘴一笑,露出颊边浅浅的梨涡,“然后再装作妥协,只说领口袖口该换个时兴样式......”

后者相比于前者,让人心里更容易接受。

实际操作起来当然更复杂,存在一种博弈关系,你拉我扯,你进我退。

看焦恩文神色有所松动,苏尚早想了想,继续说:“之前有班车抛锚,大家抱怨连连。”她话锋一转,“有个师傅搬出备用胎时,大伙儿才发现他早备着新轮胎呢。”

她眨眨眼,“您猜后来怎么着?抱怨声都成了夸赞声。”

焦恩文猛然顿住脚步。她终于明白这丫头的弦外之音——反对声最响的吴队长,不正是全团最擅傣族舞的?若把编舞主导权悄悄分出去......

苏尚早言尽于此,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谁都能想得到,最重要的是看如何用。

焦恩文又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不再理会苏尚早。不过,苏尚早也乐得自在。天气越来越暖和,春风一吹,带来好闻的春天的气息,惬意得很。她坐在那里,目光悠远,仿佛看透了世事,却又带着几分淡然与从容。

好半晌,焦恩文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她略带歉意地转过头,对苏尚早轻声说道:“抱歉,刚才想事情想得有些入神了。”

“没关系,我们也逛得差不多了,我也准备回家做饭了。”

“好,那我们回去吧。”焦恩文点头应道。

两人起身,刚走出几步,迎面便碰上了一位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