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迪姐看到我,立刻迎了上来,眼神里满是关切:“怎么样,谈得如何?蔡宁川那家伙没再刁难你吧?”我无奈地摇摇头,把蔡宁川同意方案,但要求秦渊不参与对接工作的事情告诉了迪姐。迪姐听后,气愤地说:“这蔡宁川也太过分了!平白无故针对小秦,我怎么总感觉他是有别的目的!”
我叹了口气,“迪姐,我也觉得他的要求不合理,但目前项目关键时刻,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和他闹僵。”迪姐皱着眉头想了想,“话是这么说,可小秦这边怎么交代?这孩子自尊心强,别伤了他的心。”
正说着,秦渊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过来,看到我们凝重的神色,疑惑地问:“怎么了?是不是方案又出问题了?”我看着秦渊,有些犹豫该怎么开口。迪姐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她来说。
迪姐把情况简单跟秦渊说了一下,秦渊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没事,苏总监,您不用为难。只要能让项目顺利进行,我做什么都行。反正我在背后做好本职工作,也一样能帮上忙。”
我心中一阵感动,拍了拍秦渊的肩膀,“小秦,委屈你了。你放心,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等项目结束,我一定给你争取应有的奖励。”秦渊点点头,“苏总监,您别这么说,我明白大局为重。”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和蔡宁川的对接,但他在幕后一刻也没闲着。他主动承担了大量繁琐的基础工作,从市场调研到数据整理,每一项都完成得一丝不苟。
在关于项目细节的讨论会上,我和迪姐正为一个技术难题发愁。就在这时,秦渊拿着一份详细的资料走了进来,“苏总监,迪姐,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些研究,这是我整理的解决方案,你们看看可行不?”我和迪姐接过资料一看,眼前顿时一亮,秦渊提出的方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难题,还能为项目节省不少成本。
我兴奋地说:“小秦,你这思路太绝了!有了这个,项目推进又能加快不少。”迪姐也连连点头称赞。在秦渊的帮助下,项目顺利推进,各个环节都按计划完成。
随着项目接近尾声,蔡宁川提出要到我们公司实地考察,了解项目执行情况。我心里有些担心秦渊和蔡宁川碰面会出问题,但又不好拒绝蔡宁川。
考察当天,蔡宁川在公司四处参观。在经过秦渊工位时,蔡宁川突然停了下来,脸色阴沉。秦渊看到蔡宁川,起身礼貌地打了招呼,然后继续专注于手头的工作。蔡宁川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自那之后,秦渊便不再直接负责蔡宁川公司的项目,默默在背后准备资料和方案。在后续这段日子里,大家愈发清晰地见识到秦渊的卓越能力。他所撰写的项目方案,逻辑严密、内容详实且极具创新性,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面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难题,他总能沉着冷静应对,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捷的思维,迅速找出解决方案,问题在他手中迎刃而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秦渊主导推进的几个项目顺利完成签约流程,成功落地。秦渊也因此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方案策划阶段的头脑风暴,还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应对,他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项目的接连告捷,让整个团队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性格直爽的迪姐率先起哄:“苏总监,这不得好好请大家吃一顿呀!”众人纷纷响应。于是,大家围坐在餐厅里,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正热闹时,秦渊端着一杯酒,笑容满面地朝我走来。他微微弯腰,举起酒杯,打趣道:“苏总监,您还记得蔡总之前对我那浓浓的敌意吗?以我这男人独有的直觉判断,蔡总啊,应该是对您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