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姊姊说要买咱们的菌子。”林喜兴奋地再说了一遍。
苏槿娘点点头,对众人说道:“我想收了你们背篓里的菌子,可以吗?”
“我们三兄妹自然是可以的,只是其他人就……”林平转头看向其它小伙伴,不确定道。
“这样吧!你们一会下山后先去征求家里父母亲同意,带着你们的爹娘来山下那个破庙,我在那儿等着你们,想要卖菌子的,都可以过来。”苏槿娘笑着对大家说道。
说完,她想了一下,对林平道:“我想请你们三兄妹帮我个忙,可以不?不白干活,给你们每人一文钱工钱。待会,帮我把收的菌子分门别类,把一些品质差的或者是有毒的给挑出来。”
林平想了想,答应了下来。“可以!没问题,放心交给我们好了。这山上论看菌子的本事,我林平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是就是,姊姊,我大哥最会挑菌子了。野菜他也会看。”林喜嬉笑着接话道。
苏槿娘点点头。
辰时,大家捡得差不多了。众人的箩筐都装得满满当当,苏槿娘的竹篓也都装满了见手青,赵南星帮她接过竹篓背了起来,往山下破庙走去。
破庙。
那些娃子唤来家中长辈一起过来,苏槿娘招呼大家把背篓卸下来。她笑盈盈地冲众人道:“我听林喜说,你们平常菌子晒干后拿到集市上去卖,是卖三文钱一斤,对吗?”
众人点点头。
她继续道:“那你们应该有称过重量,就是这晒干后跟新鲜的菌子重量是不同的,对不对?”
“没错!我阿娘说一斤鲜菌子晒干后也就剩三四两。”其中一个娃娃说道,其他人听后也都纷纷点头。
“那既然如此,那咱们鲜菌子就不能按干品的价格来算了。鲜菌子按一文钱一斤,可行?”苏槿娘暗地里算过了,按一文钱鲜品收购价比干品三文一斤来的划算一些。
她生怕大家不同意,向他们解释道:“你们得想想,菌子拿回去你们得晒,晒的过程中会有些坏的损失的,而且还得花好几天时间晾晒,遇上天公不作美,这些菌子都会坏掉,对不?晒完了又得花时间拿去集市上卖,是不是?这样来回折腾,倒不如直接全都卖给我省事儿。”
“那行!就一文一斤,合算下来也不亏!”说话的是一位婶子,她笑着大声道:“我先来。你把俺娃子捡的菌子都称一下。”
有了先例,后面的人也都纷纷把背篓往苏槿娘面前推。“买我的,买我家的……”
“好好好,一个一个来,不着急,你们的菌子今个儿我全收了。以后天天有,我天天收。”苏槿娘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朝那第一位的婶子喊道:“来!这位婶子先来!”
她转头招手,让林平过来:“你把背篓里的菌子挑一下,把品质不好的有毒的先挑出来。”
说着,林平便开始分拣起来。
她冲林安又道:“你会看称吗?”见林安点点头。她笑着去向农妇借了一杆秤过来,塞到他手中:“给!一会儿,你哥挑好的菌子,你就称一下重量,把重量大声喊出来。”
见他点点头。苏槿娘紧跟着安排:“还有那个,赵南星,这个钱给你,一文钱一斤,你负责结账给人家。”苏槿娘掏出全部家当塞到他手中。
然后喊道:“林喜,你过来!待会你二哥称好重量的菌子,你分门别类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分开放置。懂了吗?”
林喜点点头。
一条流水线就这么安排了起来。苏槿娘自己则站在林安身边帮忙着看称。万一称错重量,可就亏大了!所以她得仔细盯着点。
不消一会儿,便将所有菌子收购一空。
苏槿娘抬头问:“赵南星,你那儿总共支出多少钱?”
赵南星算了下,道:“六十文。” 说着将手中剩余的银子递给她。
苏槿娘接过银子揣进兜里,开始算了起来“那就是六十斤,再加上我们自己捡的见手青,约莫是有个八九十斤的菌子。”苏槿娘盘算着,又看了看林平三兄妹已将菌子分类的差不多了。她看向林平,问道:“平时,你们是怎么将菌子运去集市的?”
“背着去的。哥哥们背一箩筐,我背半背篓。”林喜插嘴道。
苏槿娘闻言,看着满地的菌子,面露难色。这可怎么办?运输菌子反倒成了难题。
林平像瞧出她的难处,“咱们村里都是背着箩筐出集市的。要说马车那是没有的,驴车……王胖婶家倒是有。只是……”他犹豫着,没接着往下说。
“只是什么?”苏槿娘问。
“王胖婶可凶了!性格乖张,动不动就拿扫帚撵人。那驴车就是她家的宝贝,可不是谁都碰得的。”林喜把她哥没讲完的话岔子接了下去。
苏槿娘了解后,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赵南星,像是在问他,“可有什么法子?”
赵南星摊摊手,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没辙。这离城里有段路程,周围都是农户,上哪弄车去?末了,他又觉得没帮上忙,不咋好意思。于是,道:“你要能将那驴车搞来,我倒是能负责赶车。”
苏槿娘犹豫了一下,喊上林平和林喜,拿了一茬子新鲜的菌子便上王胖婶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