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几句家常,二丫没再多话,两人安安静静做起针线活,只春芽不时往外张望。
好不容易见花嬷嬷出来,春芽让二丫屋里待着,她拿起个小包裹就跑了出去。
“这些是我给您纳的两双鞋底,和一些帕子、荷包,东西不多,府里您打点用得上。”
花嬷嬷也不推辞:“行了,你回去吧,我也该回府了。”
尽管不舍,但也不好耽误嬷嬷时辰,便只好看着她远去。
走远,花嬷嬷擦了把脸上的泪痕。
春芽直到看不见人影这才回屋,二丫这会倒也不用避讳了,就问来人是谁。
春芽简单说了下,然后两人继续忙活针线活。
不一会儿,春桃也拿着针线活过来了,她手艺不比春芽,只能给家里人缝补衣服。她过来也没多聊府里的事,而是唠些家常,不时调笑几句。
绣活很是费时,春芽帕子才绣了一角,太阳就西斜了。
三人收拾了一番,一起去挖野菜。
野菜春芽还是认识的,二丫带她们到地方,各自就采挖起来。这片地方不仅野菜多,还很鲜嫩,都不用怎么挑,三人没多久就盛满了篮子。
回了家,春芽开始做晚饭。
只是晚饭做好有一会儿,都不见当家的回来,不由有些着急。
正迟疑着要不要出门去找,就听见院外熟悉声音喊道:“我回来了。”
春芽抱怨道:“今儿个怎么这么晚?”
李川拎着两条鲫鱼炫耀:“你瞧这是什么。”
“哪里来的?”
“我让师傅带我捞的,明儿个煮了给你补补,这些时日你都瘦了。”
“你不也是。”
用木盆把鱼安放好,洗手回屋吃饭,见到桌上有糕点,就打趣道:“今儿个怎么舍得买糕点了,可是有什么喜事?”
之前他买过一回,想着让她多少能垫下肚子,结果被数落了一通。
春芽白了他一眼道:“不是我买的,是嬷嬷买的。”
李川诧异道:“嬷嬷过来了?不是还有好些时日才该她轮休吗?”
春芽就简单把情况说了下,又提起衙门招衙役一事:“要不你去试试?”
她不想丈夫每天这么劳累,当了小吏,地里活计可以请人干。
李川摇头:“我这才上手,等忙完春耕再说吧。”
他不是个喜欢钻营的,官吏虽好,但他更乐意当个脚踏实地的农夫,只是这话不好跟妻子说。
春芽点头,又说起嬷嬷给拿了好些东西。
李川感慨道:“嬷嬷对咱家,和做娘的,也不差了。”
事实如此,差的只是个名分。早前春芽想认干娘来着,府里不少人都这么做,但嬷嬷拒绝了。
说情分是处出来的,不是认出来的。
春芽一开始不懂,还以为是自己笨被嫌弃,偷偷伤心了好久。后来才想明白,是嬷嬷不想以干娘的名分压着自己。
认了干娘,头上就多了个人。不仅礼节要做到位,就是月银和婚事都能被做主。
嬷嬷虽然没认她当干女儿,但也没少关照她。
春芽就试探道:“那等嬷嬷老了,我们就把她接家里孝顺。”
李川没意见:“这是应该的,要是可以,等房子下来,嬷嬷能来就更好了。”
家里有个老人持家,他更放心。
春芽当即笑道:“嬷嬷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轻易劝不动。”
离府前就再三请过了,她都没答应。
吃过晚饭,趁着天色还分明,李川到院里把柴火劈出来。
春芽收拾碗筷,又烧了点热水,一会好擦拭身子,也有好几天没洗澡了,顺带给当家的泡泡脚。
家里事情琐碎,做起来却也忙个不停。
直到天彻底黑透,两人这才躺床上休息。
“春桃家说要抓些小鸡来养,我也要了十只,等养大了,咱家就有鸡子吃了。”
“怎么要这么多?”
“我听人说小鸡不容易长大,就想着头一回,备多一点。”
“那你看着来,有什么重活等我忙完地里的活回来干。”
“等标准房下来,我打算再养两头猪,最近肉价涨了不少,养好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这你就别想了,猪哪是那么好养的,还要照看孩子呢。”
“倒也是,那就等孩子长大些再说。”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夫妻俩渐渐进入了梦乡。